试述计算机课时设置合理性研究

2018-03-22 12:53廖联琴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合理性计算机

廖联琴

摘要:计算机教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一门学科,课程设置中,课时的设置死板僵硬,不能适应该学科的发展。因此,本文对计算机课时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课时设置;合理性

计算机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经常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和变化。这几年,计算机教学为适应培养目标需要,作了多方面的课程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然而课程设置中,课时的设置仍然死板僵硬,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课程的难易程度灵活制定。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计算机课时设置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计算机教学过程的要素分解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一个以教学计划为中介,由教师和学生在当前条件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共同完成的培养和学习过程。教学规律表明,任何教学计划都是基于社会的科技水平、教育发展状况、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性的普遍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运用知识的能力,按照一定的教、学对应关系制定的。鉴于以往教学计划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定性和趋势方面,本文意在根据教学过程中的特定规律,探索和明确教师、学生、教学计划在同一教学周期中的内在关系,并以此建立教学模型,进而对教学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并加以运用。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周期性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是在既定的外部环境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知识传授、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周期目标。据此,制定一个教学计划,必须考虑到以下各方面的要素:知识难度(适宜于教学)、授课质量(师资水平)、学习质量(学生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计划课时(自修时间、合理的教学周期),另外还有教学设备和条件以及种种其他相关的教学的和非教学的限制因素。

二、课时设置要灵活机动

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从就业市场看,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被看好;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让学生学完所有计算机课程是不现实的。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计算机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适时调整课时。在第一年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已充分认识到自己哪个发展方向有学习兴趣,因而无需死板地固定学生必须学习所有专业课程。这时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全”。据此,第三学期将专业课程以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划分,让学生自主报选学习方向,形成管理大班制、学习小班制的学习模式。

三、教师“讲”和学生“查”相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报杂志等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学习过程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培养他们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培养了能力。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的书目、报纸或杂志名称、网址等,要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把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头行动;然后分组汇报(每个小组选一个发言人) ,这样变老师准备资料在课堂上传输给学生为学生主动查找、主动学习,学生则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思考者,不仅补充了相关的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通过动手动脑,学生融合平时所学知识。

四、加强实验环节,保证试验和教学的一致性

成功的實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按照课堂教学内容设置实验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信心和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良好的沟通渠道,一旦学生遇到问题,学生应该愿意向实验教师咨询,而实验教师能够圆满的回答学生问题。这要求教师在实验课之前需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题,即使学生能够自己完成实验,也应鼓励学生多想想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最后,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一定要有耐心,有好的态度,否则,下次学生有问题可能就不愿意向教师提问,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五、突出技能,保证实践课的课时和质量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授课时不能一味的只上理论课,忽视上机课,应该给学生留够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在平时的上课中,大部分时间用来回答学生在上机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上机时只对一些易错且难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它的都由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探讨,这样的效果要比我们教师从实到尾给学生安排好每一个动手细节要好的多我们在安排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时不能采取放任式的,而应该采取及时加以引导并给予及时帮助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掌握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只会按照老师做过的方式方法去做,机械的进行模仿操作。

从教学计划改革人手,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计算机课程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切实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全面素质、实现高级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手段,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严格控制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整个教学总学时的50%左右。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实践课程,建立符合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为此,必须保证实践课的课时。稳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建立、健全各类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及各种规章制度,使实训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猜你喜欢
合理性计算机
从合理性和高效性浅谈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药学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观察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奇遇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随“声”随意 欧凡OA-G10 2.4G无线耳机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
计算机:看我72变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