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整合

2018-03-22 12:53李敏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东南亚教学资源课程标准

李敏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材料式”的教材观,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而存在。如何既利用好教材,又充分利用已有的或可以创造的教学资源,以适应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为教学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实施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角度探讨几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为课堂教学及其设计中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地理;教学资源;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提出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其实质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从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理念与原来的教学要求和模式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毫无疑问,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来说无疑是“源头活水”。

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没有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新课程的实施也就只能停留在“教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有不同版本的教材,一种教材的内容不等于课程的内容,它只是课程的一种“材料”和“范例”,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利用已有的或可以创造的一切教学资源(包括学生与教师本身),包括对选定的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从而使这些资源更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地理课堂中的教学资源整合问题与同仁们 探讨。

一、对地理教材编排顺序的有效整合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顺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所用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如七年级下册《东南亚》一节,教材是按“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海外华人最大的聚居区”这样的顺序编排,即按照常规的先自然地理后人文地理的区域地理编排体系。由于本地区是东南亚华人、华侨的祖籍地,特别是我校施教村中很多学生的亲人是华人或华侨,而这些华人华侨也经常回乡探亲,因此,学生对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比较熟悉。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华人华侨”作为导入新课的内容,而后结合课本“东南亚的国家”图学习东南亚的国家以及海陆分布,这样自然引入“马六甲海峡”的知识,接着,以图中的马六甲海峡为界分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从而进入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学习,最后结合自然环境学习东南亚的物产。这样,就把教材顺序整合成“海外华人最大的聚居区”——“东南亚的國家”——“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富饶的物产”这样一条学习链,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而且印象深刻,通过这样的因地制宜,有效整合,学生才能完善个人思维,建构自己的知识。

二、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有效整合

新课程改革同样使用教材,但教材有不同版本,一种教材的内容不等于课程的内容,它只是课程的一种“材料”或“范例”,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选取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如能依据课程标准将同一内容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进行有效取舍整合,将会使授课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地形复杂多样”一节时,教材在介绍中国的四大高原时,是以“阅读”的形式分别用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呈现四大高原的特征。而笔者所在学校是农村地区,学生知识面窄,阅历少,仅凭文字描述很难理解四大高原的特征。

三、国家地理课程与乡土地理教材的有效整合

《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乡土地理知识,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生自己身边生动实在的地理事实材料,和对家乡特殊感情的心理因素,提供一 些有趣的问题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思细想,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交通运输业》一节时,作为新课的导入,为了介绍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我让学生将《厦门地理》教材也带到课堂上来。上课开始,我首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到过厦门中山公园游玩吗?你乘车路线是怎样的?大概要乘多长的时间?” 此时,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昂起来了,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先坐301路车到马巷车站,然后转乘其它公交车经同安到集美,过厦门大桥到火车站,再转其它的公交车到中山公园,大概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时,我让学生们打开《厦门地理》扉页上的“厦门市政区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刚才所说的路线,然后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翔安区政府到厦门火车站的直线距离。通过计算,学生明白了我们所在地与厦门岛直线距离很近,而现在却要绕一大圈才能到达,交通非常不方便。接着我让学生找出图中刘五店和五通两个地点,进而介绍翔安隧道的建设情况,让学生明白翔安隧道建成后本地至厦门岛内的行程将会大大缩短,学生们也认识到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意义。这样,通过乡土地理教材与国家课程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感性中学地理,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就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目标层次角度分析学与教的需要,从而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以此为出发点,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使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猜你喜欢
东南亚教学资源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活捉一只“怪怪虫 ”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美俄聚焦东南亚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