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简析

2018-03-22 12:53梁秀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梁秀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整合能力以及综合实践创新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少的问题,学生无话可写、学法可写、写作质量较差。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鼓励学生多写多改,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过程,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作文的认知不完善,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学习中的状况,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开展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不断改进他们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养成良好的写作技能。

一、目前小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话可写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仰望天花板,不知道写什么内容。东拼西凑,胡编乱造,写出来的内容缺乏可读性。同时也要不少学生摘抄作文书、仿写其他同学的内容……学生对于写作充满恐惧、抵抗心理,这其实就是由于学生缺乏充足的写作素材。

(二)不知道怎么写

也有不少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新内容、有新案例,但是描述缺乏针对性与组织性,语言相对单调。对于事件的描述往往是“记流水账”,缺乏谋篇布局,写作过于平铺直叙,这就是由于学生缺乏充分的写作技巧。

(三)写作质量差

还有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重视卷面、缺乏对于作文的重视程度,往往想着“一遍成”,而后面则涂涂画画、修改内容较多,导致作文缺乏整体美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学生对于作文缺乏科学的理解与认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生作文写作应对策略

面对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以及学习状况进行科学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积累充分的写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的策略,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多练笔,不断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

(一)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是开展写作活动的关键。不少学生苦于作文无话可写、无词可用,其原因就是缺乏充分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写作素材引导教育,让学生能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作文基础素材积累习惯,更好的开展日后的写作活动。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是非标准,养成良好的审美标准,对于课本中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要及时记录下来,做成學习笔记,重点进行学习。特别是古诗词中的对仗句、排比句,我们要鼓励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与写作方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更好的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

另外教学中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素材,拓展学习视野。比如多阅读古典名著,了解其中的典故、人物,丰富学生的学习范围。另外我们也要鼓励学生涉猎社科、人文、科普等多个领域的读物,让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科学素材、人文精神,这些知识对于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认知体系,提升他们写作的深度与广度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此外我们也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入手,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趣事、趣话。鼓励学生能够记录生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技能。比如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俏皮话”、“歇后语”、民谚俗语都是作文的广泛素材。在作文中恰当、广泛使用这些内容能够为作文增光添彩,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提升学生作文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二)教给学生写作基本技巧

作文不是“大杂烩”,不是简单的素材积累,也不是记流水账。在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积累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够对于原有的写作素材进行综合组合,重新运用,提升学生对于素材的综合认知,更好的托扎他们的写作技能。比如在引导学生写春天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引用写春天的诗词名言之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春与秋的对比,春与冬的对比来进行横向写作,更好的突出春的特色。另外在写作中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标点的用法、段落的划分,文章结构的调整等等。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不拘一格,而是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完善写作形式,丰富写作活动。此外教学中我们也要定期组织主题作文竞赛,评出好的作品。予以奖励,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另外也要结合不同的节日、季节,引导学生写时事、写新鲜事,培养学生良好的临时创作能力,避免作文中的套作。在此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时令,运用不同的风格设计板报,将好作文放在板报中,创新作文形式。比如在中秋开展“给亲人的一封信”,在元旦开展“我的一年规划”征文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下更好的活跃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作文学习效率。

(三)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总结

写作技能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渐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引导学生对于作文有一个科学的理解与认知,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就是自己的作品,是自己的思想的代表与个人意志的体现,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就是自己的“影子”,是自己思想的体现,培养学生的重视程度,更好的端正他们的作文理念,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作文教学工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指导学生多思考、多总结,善于规划、敢于创新。对于自己原有的作文要结合教师的点评恰当进行改正、完善,不能简单的抛之脑后、不管不顾。另外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做好卷面的保持与整理,一笔一划完成写作活动,不能应付、敷衍了事。只要学生重视了写作活动,相信他们的写作技能就将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总之,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思考,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科学的引导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鲍璠.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 汉字文化, 2017(15):34-35

[2]王效美.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0):125-125

[3]程寅倩.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探讨[J]. 速读旬刊, 2017(10)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