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堂的“教”与“学”

2018-03-22 12:53吴雪花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工具书解决问题语文课堂

吴雪花

摘要:要想学好语文,一靠老师的“教”,二靠学生的“学”,只有“教”与“学”二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在语文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语文课堂;解决问题;工具书;教学活动

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必须转变教学和思维和方法,扭转过去“照本宣科”似的陈旧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呢?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知道“死记硬背”,而要在老师良好教学方法的指引下,找寻到适合自身语文成绩提高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既轻松,且又能扎实掌握语文课程知识。

小学语文成绩的提升,既离不开老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也离不开学生的努力配合,师生良好互动齐努力,向课堂要效益,才能结出语文课改的新硕果。

一、老师学生一起抓好语文课堂

何谓课堂?有老师、学生且大家积极互动的教学、学习场所,才叫课堂。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尤其是课堂教学,需要老师、学生的互相配合。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这里的“教”特指“教授”、“讲授”,带有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的意思。这里的“学”,主要是学生的“学习”,他们带着疑问、带着困惑在学,老师就承担“释疑解惑”的重任。

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老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主动教给学生“渔”的办法,让他们自己学会捕鱼,学会收獲,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前那种按照课本讲解“字、词、句、段、课文”的模式,而要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启主动思维,学会主动学习。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学生则要学好四十分钟,做到全神贯注,专心凝听。教师除有精通的教学业务,还需作好反馈记录、总结、提高。学生必须保持头脑清晰,课上做到一听二写三问四记五参考,或者是:说到手到眼到耳到心到,改变过去背诵课文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而是学习怎样概括,怎样分析,符合实际,疏通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同时,师生单独复习也有好处,集体条件下学习,学生不费劲,并且许多知识铭记肺腑,教师也才轻松。

二、语文知识要从问题开始

听、说、读、写能力是我们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些能力从何而来呢?其实这些问题课上都有,只是平时我们没有去训练,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问题,师生一般不会理睬的,可这样就失去了师生锻炼的机会,失去了朗读、阅读能力的培养,结果两者俱伤。

语文学习须从问题开始,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在教学中我们思考有一个过程,上课前,根据问题预习,然后进行独立思考课本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上课时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讨论并解决问题,而且要求学生记下解决问题的认识,课后对解决问题进行反馈分析、综合归纳、全面进步。如:“李勇有不少的零用钱”和“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这两个句子同学们判断就有些歧途了,总认为第一句是否定句,第二句是肯定句,这样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结论是凡是带否定词的都是否定句。因此,我们做题需从问题开始,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语文学习要常备工具书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疑难问题,但只要是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善于观察,解决问题根本就不算难了。

语文知识在于平时多积累,脑子里储存知识多了,做题,写文章就会游刃有余,知识在于应用,学了不用就会变成废物。要学好语文课,我认为师生身边应常有几本好书,如:《新华字典》、《词典》、《歇后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优秀作文选》等,关于观察、阅读、学习、写作就不会困难。听到学生反映作文难时,其实只要学生注意收集、记录,他们没有又感受到知识领域的浩瀚,风格各异,满目琳琅,使得写作无从下手,但只要围绕课文多阅读几遍优秀作文或几部优秀作品。我们就会感到知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但阅读不可套用,内容尽可能围绕课文去选择,这样既复习、加深,又延伸、扩展。不但积沉原有知识,而且还形成适合你自己的具体语感。因此,我们在学校、家里、书包里都应该有基本课外书、工具书。适时选择查阅,多读养成良好习惯。

四、通过各项活动来提升语文成绩

每个学校、班级都成立有各种兴趣小组,老师可倡导成绩语文兴趣小组,教师认真指导兴趣小组开展工作,促使每位同学积极参加,活动自然就吸引了学生。坚持活动,勤奋写作,学生全面受到熏陶,只要热忱认真努力,希望就在明天。“教”与“学”就会成为新的理念展现在人们眼前,以它独特的魅力,为教学带来一股新风尚。

语文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要学生 全力配合好,加上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师生掌握语文学科的“教”与“学”的好方法,才能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达到成功的彼岸。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语文知识活动,如听名师讲解课文,听完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读后感,老师再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具体如何优化呢?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如何培养有特长、有胆、有识、友情、有义、有趣的新型人才。教学方法就得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要传统地过多地考虑如何向学生进行知识注入。这就要求师者们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认真总结,尽力使自己的教法得以优化,以至于自己的教法不背于教学改革。

如高年级学生教学《虞美人》这首词的教学,首先选好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然后采用“范读(老师)——朗读(学生)——解读(老师)——味志(学生)——诵吟(学生)”的是个教学鉴赏方式。解读只注重过多过细的分析,只要求作必要的启发和诱导,要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朗读时,学生体悟会有些不同,老师就得鼓励,不能作强硬的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自成其说都要认可。吟诵时,要让学生有意识体会词和音乐的关系,并充分发挥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学生音乐才能的发现和挖掘,千万不要陷入传统的背诵朗读教学之中。

猜你喜欢
工具书解决问题语文课堂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两只想打架的熊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
初中生语文工具书使用的问题与对策
请你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