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科学课程师生互动关系剖析

2018-03-22 12:53申屠伟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初中科学

申屠伟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对于中学教学的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科学学习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提高对此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可见,在中学理科课程教学中,保持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这种现象,本文基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理科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初中理科课程师生互动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初中科学;师生互动关系

前言

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不断使老师的教学观念发生改变,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景。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在课堂组织方面,在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也可得到共同发展。同时,学生的潜能也是在一次次的师生互动中才得以一步步地被挖掘出来的,使得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新课改理念对于师生互动关系的要求

在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作为辅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时常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用和平相处以及互相尊重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了解学生所处的实际学习环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知识,加强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积极自主权,同时也可以利用这种学习方法来自我学习。在这个基础上,

根据时代的要求,初中理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积极创新,放弃填鸭式的教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念,结合师生合作的教学原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高效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为初中生的学习课堂增添活力。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互动也为初中科学教学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新课改师生互动关系优化措施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老师也对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反省,不断提升,这样促使初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改善和优化,为了使这种关系持续保持,初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为了使师生关系得到良好的构建,首先需要做的是向老师灌输以人为的教学观念,并且使这种观念得到正确的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所以我们需要以学生为本,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且运用到课堂教学模式中,当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措施并且加以调整,优化教學方案,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足够的空间进行探究和创新。比如在学习八年级《压强》这一课程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公式,知道压强的作用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再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试验,使自身的观察能力和试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为了使学生明确地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师会先让学生“动手试试”用手顶住三角板,体验有什么不同感觉?然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然后教师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没有伟大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并教给学生猜想的方法。通过“友情提示”指导学生压力的作用效果由物体的形变来体现,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小组合作完成。根据以上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利用价值,明白如何在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去对待和运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

(二)完善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了呈现一个更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初中科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班级管理和组织教学这一块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花费更大的精力。现如今初中的科学教学大部分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的渠道非常之多,所以也更好建立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关系,这种模式很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是教师的教为主体,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一直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给自己的知识,甚至不曾真正理解,不曾怀疑过。就比如在学习《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首先通过探究蜡烛以及蜡烛的燃烧来导入所学的知识,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蜡烛这个比较常见的物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这个课程的教学难点是为了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并且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清楚的意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整个教学环节是老师先提出课题,这个课题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疑问,然后教师与老师之间相互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不断的得到提升,从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将得到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动手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是教师的教为主体,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一直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给自己的知识,甚至不曾真正理解,不曾怀疑过。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不断使教学模式得到优化,真正适应学生,这样才可以很好的做到教与学的良好结合。所谓的教与学的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然后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媒介,学生为主体的形式进行的。教师通过每次的教学反馈对学生进行仔细分析,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提升,为初中科学课堂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芬燕. 初中科学课堂师生互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傅佳丽. 初中科学互动探究式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新课改理念初中科学
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地理习题课上的运用
自拍微视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略
基于新课改理念下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