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018-03-22 12:53周锦玉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高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周锦玉

摘要:语文活动要立足于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这生命能否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教师往往不能把握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征,只能用教师的权力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强制性要求和约束。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没有遵循教学规律的结果,也是压抑学生学习天性抹杀学生学习热情的不合适的教学方式。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旨在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双方交流活跃,教学效果就会好一些。当课堂富有生气时,枯燥的知识传授就会变得生动而轻松,学生必然乐于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二、准确解读教材文本,开展学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索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材文本的解读、理解、内化乃至吸收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教材文本这一教学工具,不断的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积累,在教材文本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盈学生的内心,丰满学生的心灵,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好教材的解读,离不开对于文本的反复朗读和理解。只有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深切的情感以及写作技巧,每一次朗读都是一次全新的发现。这是学生理解文本、掌握文本的最根本直接的方法,诚如古人言“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如此,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教材文本的理解往往离不开反复的诵读和教师的讲解。然而,教师的解读仅仅是教师将个人或者外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来对学生进行一种思维方式的解读而已。要想把文本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则离不开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索。

三、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营造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信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教材上的插图常是教师疏忽的地方,需要我们多揣摩、多利用。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教师要通过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方式传递自己获得的情感,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地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教师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五、课堂积极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教师必须采用赏识教育,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回答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老师这一声声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而言之,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心理状态。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思、多听、多说、多写,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常效率。

參考文献:

[1]张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1(06)

[2]刘庆伍.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1(10)

[3]高吉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4]李定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猜你喜欢
高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从合理性和高效性浅谈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