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法律保护及强化探索

2018-03-22 12:53徐轶宸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强化对策法律保护青少年

徐轶宸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实现青少年法律保护教育的目的进行阐述,从存在孔隙、缺少刚性、追责难度大三个方面入手,对青少年法律保护现状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强化青少年法律保护的对策,希望在对青少年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利用法律知识防止青少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从而实现青少年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法律保护;强化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时代发展对人才素养提出了严格要求。针对高中生来说,在学校期间要做好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要做好公民,进入岗位以后还要落实好本职工作,做一个好的劳动者。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全面学习和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其中,法律职责和意识是当前每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通过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升学生法律保护实力,不但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还能防止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实现青少年法律保护教育的目的

针对当前高中生来说,不但要履行自身的学习职责,同时还要树立良好法律意识,在保证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抗衡,形成一个具备较强法律素养和意识的公民,给今后从事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想促进这一目标的思想,需要全社会一同努力,要求每个人员从自身角度出发,加强对青少年法律保护。对于学校教师,不但要求自身在迎合社会发展的同时努力按法办事,同时还担任一个重要的任务在于,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灌输法律意识[1]。此外,需要高中生意识到社会环境对自身发展带来的影响,强化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法律理念,利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给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青少年法律保护现状

(一)存在孔隙

青少年作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法律自然需要全面融合到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引导青少年茁壮成长,给青少年今后发展保驾护航。于1987年,相关部门就颁布了有关青少年法律保护条例,但是在立法方面还有待完善。相关部门设定了针对青少年专门的法律体系,例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从数量方面十分有限,地方部门均结合上述法律需求设定了对应的执行明细,而没有结合社会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无法迎合当前青少年法律保护要求。

(二)缺少刚性

我国青少年法律体系建设主要是从综合保护的角度出发,从立法初始阶段设定和执行的青少年保护法律,均是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理念为主,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对青少年进行法律保护。正是由于我国青少年掌门立法更注重对青少年的保护,而非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惩罚,从不管是在立法理念方面,还是在执行内容方面,均和其他法律之间存在差异,号召性内容相对较多,缺少刚性。

(三)追责难度大

法律权威性以及强制性在于对各项违法行为的追究和惩罚,能放让各个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人员或者行为得到应有的法律处罚,以此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出现,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我国在设定青少年法律保护条例中,即便涉及了诸多法律职责方面的内容,但是整体较为笼统,不具备具体性[2]。在青少年保护方面,因为管理、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而使得失职、失误现象的追责体系没有得到充分构建,从客观上引发诸多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例如,青少年不可购买香烟等成人用品,商店也不可向青少年出售任何成人用品,但是我国青少年吸烟现象屡见不鲜,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商店销售给青少年香烟等问题,是当前有关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强化青少年法律保护的对策

(一)科学设定法律保护目标

法律、法规等保护体系的设定和优化,可以从基础上实现对青少年的法律保护。结合法律要求和标准,以保证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应该强化高中生法律意识,结合当前高中生自身情况,科学设定法律保护目标,树立良好的法律思想,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此外,提前打击和防范青少年犯罪,杜绝对青少年以任何方式实施暴力,根据法律要求获取有效的法律救助,防范青少年犯罪,降低青少年犯罪比例,从司法角度出发,进一步满足青少年发展要求。

(二)促进现有法律的创新

首先,以创新思想设定立法项目,颁布新型的青少年法律保护体系。例如个青少年有关的家庭保护、儿童福利、校园保护等,均将其当作立法项目的重点内容。力争结合当前发展形式,将青少年法律保护中的不足和漏洞进行填补,颁布新型的法律条例。并且,在对新立法项目进行明确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青少年发展情况,实现法律内容的优化。其次,创新维修现有的青少年法律条例,让现有的青少年法律条例做到与时俱进,更加合理有效。在对法律内容进行调整时,不但将原来不能顺利实施的条例进行撤除,同时还要提升相关内容的丰富性,利用法律体系修改,将青少年发展中各项问题进行处理,实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和教育

一个人的法律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学习。社会在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利用学校,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保护中知识。各个学校在进行青少年法律知识讲解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式,利用学校载体,实现青少年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形成守法、知法、用法的自身保护习惯。各个学校还要形成良好的法律知识普及框架,加强对青少年法律保护内容的宣传,把法律知识教学当作学校重点工作来执行,提升法律教育的时效性,促进青少年法律教育的稳定发展[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青少年稳定发展,给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青少年法律知识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当前我国青少年法律保护条例和内容得知,加强青少年法律知识教育,让其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不但能够对自身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同时还能打击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出现,利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形成良好的公民素养,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彥辰.青少年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27):223-224

[2]许畅.关于青少年权益法律保护情况的调研与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05):237-240

[3]吴惠生.厦门市青少年法律保护的状况及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4(03):191

猜你喜欢
强化对策法律保护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高校辅导员政治意识提高的思考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浅析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
探究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对策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关联企业从属公司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