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行动研究

2018-03-22 12:53王瑞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积累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王瑞

摘要:我们国家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他当会长的时候曾经多次呼吁加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说要大量阅读,有精读,有略读,一学期读80万到100万字不为多,这是吕先生80年代的时候说的。而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就迷信自己的讲解,好像这一篇课文我不讲你就不懂,就是这么一个想法来教学。其实,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积累

没有积累就学不好语文。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就应该从阅读的数量入手。作为语文教师,要纠正忽视阅读量的做法,提倡"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质量和文化素养的提高都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的,所以如果学生只有初中三年六本语文课本,加上六本课外读本的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而要增加阅读量,课外阅读指导就显得相当必要和重要。

一、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二)规定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3年累计不少于6―9部名著,9年累计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在现阶段摆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高度,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和适应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因为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决不能培养出曹雪芹、鲁迅、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

二、如何加强语文课外阅读

鉴于当前我校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实际,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推荐一些名篇名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报刊等有益的书籍。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更何况初中生有学业负担,课外挤时间阅读已属不易,如不加选择,只能虚度时光而没有收获。可以说,学生能否正确选择读物,关乎课外阅读的成败。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大都不大明确自己该读什么书,古人云:"开卷有益",但并不是说"凡开卷必有益"。知识有新旧,信息有真伪之别,书自然就有好坏之分。好书不厌百回读,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定期每月或半月、一周向学生作一些阅读的推荐,如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繁星 春水》《骆驼祥子》《阿Q正传》《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二)采取多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1.教师平时上课时,可有意识的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作家的相关文章、一些重要文人的成功史、讲解一些名著的概要,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教师可讲鲁迅其他一些作品《孔乙己》,让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课外去阅读鲁迅的有关文章。

2.每天上课前,教师还可以利用5分钟进行讲演,如一个好故事,一则热点新闻,一篇好文章,一句精短格言,一例精彩用词,一段读书心得等。这种方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热情。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篇至少100字的读书笔记并作出讲评,让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

(三)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与课内阅读相同的方法,即"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同时还要作好读书笔记。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不動笔墨不读书"的要求,养成随读随记的好习惯。这就要求美国学生准备一本课外阅读笔记本,每天将阅读过程中精彩词句、生动描写、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等摘录在笔记本上;每篇文章读完后写一篇读书心得,如作家作品介绍、作品内容、精彩语段点评、对主题的把握、内容的理解、对文中某一人物的评价、某一词句的赏析。在学生搜集、 整理、 归纳信息的基础上,对作品有了自己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提高了阅读行为的层次,扩大了课外阅读范围,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也得到培养。这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长期积累,学生的知识面必定会拓宽,写作能力必定会提高,文学素养必定会不自觉间上升一个新台面。

但是,各年级学生认识能力不同,阅读水平各有差异,因此读书选择的内容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培养的能力同样有所侧重。初一年级应侧重于指导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文学之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感受和理解层面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初二年级应侧重于指导学生的阅读体悟。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养成学生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究、体悟和发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随感,做好简要评点。初三年级应侧重于指导学生的阅读欣赏。教师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评价机会,提升学生的读书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质疑、赏析、创新层面上做文章,指导学生写写美文赏析,做做名著荐评。

(四)逐步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学校每天安排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学生可默看、大声读、齐读、比赛朗读等,形式自由。全校或各年级自行安排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参加"美文阅读推荐比赛";具备读书笔记交流及读书报告交流会;开展自编教材活动,并举行读书征文比赛;自编小报展评;古典诗词联句比赛;以校报为阵地开辟专栏推荐佳作;每周定期上好自由阅读课或专题阅读课;在学校网站上设立主题频道,为阅读及创作提高便捷的展示平台。当然,开展课外阅读的形式远远不止这些,只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的条件,坚持下去,收获必然丰厚!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品味和阅读效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找出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从阅读意识、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上端正学生的阅读行为,使得课外阅读能够长期落实,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积累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