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书面实时交流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2018-03-22 12:53雷蕾郭燕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雷蕾 郭燕

摘要:当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大多还是局限于教师里“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学生缺少开口锻炼的机会,因此造成学多学生“哑巴式”的英语,但是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探讨了在线书面实时交流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通过文献资料的理论研究以及行动研究的实证研究来让教师了解到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才能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促进学生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书面实时交流;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稳步增长,根据《第 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总数达到7.72亿人,其中10-39岁人群占网民总数的73.0%。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最高,达到30.0%;10-19岁和30-39岁人群比例分别为19.6%和23.5%,与2016年底基本持平。网民拥有最多的是中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占25.4%;其次是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1.3%;企业/公司经理/总人数占比14.6%,网民职业结构基本稳定。中国手机用户达到7.53亿,比2016年底增加5734万。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从2016年的95.1%上升至97.5%,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继续攀升。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人们用网络聊天、购物、查阅资料等。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下,网络学习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传统英语教学是否就会被网络英语学习取代?还有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英语教学能力,如口语教学能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作者就探讨了如何利用在线网络来促进和提高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大学英语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数十年的过程中,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大纲或课程教学要求进行了反复修改。现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困镜是什么?作者对于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实际的调研和访谈,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通过访谈,作者了解到大多数高校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分级从2 - 4水平,或者分普通班和提高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首先使用的教材难度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同,因此教学要求也不同,简单来说,级别越低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教材简单,教学内容有为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技能要求;级别高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教材相对难一点,也会有更多的大学英语扩展课程,如文化课程,语言应用课程,语言技能课程和特殊用途英语课程等。但是总体来说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一般有2学期的安排,最多4学期。此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一些学院开设了口语课程。然而,没有一所大学使用网络平台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基本停留在面授水平,缺乏突破。口语测试远非完美。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

对于作者所在地区四川省成都市高校的走访和访谈得知,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仍面临很多困难。首先大多数高校把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因此造成班级规模很大,在我们的研究调查过程中绝大数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人数都超过40人,各别学校由于英语老师不够,教学资源有限,有些班级人数超过60人。如此庞大的班级规模使英语口语教学和困难,班级上的每个学生可能几乎没有机会在课堂上说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有限。其次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多半是以听说课程的形式存在的,但是由于受一些外部条件的制约,如班级规模、教学设施等,在听说课上,学生大多以听为主,很少有机会进行口语交流,因此学生几乎都是“哑巴英语”,语言表达交际能力很弱。部分学生认为口语课程可有可无,课程出席率也很低。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首先为了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因此我们采取了文献资料法,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文献资料,是本次研究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其次用了行动研究法的实证研究,在课题实施阶段我们又在行动研究法的基础上使用了调查问卷、访谈和语料分析等对我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研究,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然他们看到自己大学英语口语的进步,其次对于我这个活动实施的老师来说也可以根据数据的结果及时调整我的研究方法,并在課题实施过程中,我可以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总结研究的得失,对于后面的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

行动研究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Lewin 194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研究方法逐渐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 “行动研究是对参与者进行自我反思的调查,目的是为了提高参与者自身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加深他们对实践活动及其环境的理解。” 是Carr在1986年对行动研究进行的描述。Nunan和Bailey在2009年将行动研究定义为“一个系统的循环过程”,包括五个步骤:(1)发现并确认我们想要调查的问题;(2)思考并制定行动计划来解决问题;(3)执行行动;(4)观察行动的显著效果;(5)反思结果及其他可能性

(二)研究过程

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一学期16周,每周4节课,每两周有2节网络教学课,在网络教学任务中,我们的课程重点主要为听力训练,不涉及口语训练。作者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QQ软件作为交流工具,在作者安排在线实时交流活动之前,作者先为两个参与班级分别创建了一个QQ群,并督促两个班级的学生全部加入到各自班级的QQ群中,然后让学生进行了分组,没人都有一个在网络上的合作伙伴来帮助和进行书面实时交流,为了方便进行活动,我们是按学生学号给学生进行的分组。最后在教学活动上,作者按照“综合辅导”和“听、说”的主题来设计交际活动任务。为了最后又足够的语言输入量,因此每次的交际时间我们都要求在30分钟以上,基本上保持在30分钟左右。每次交流结束之后,每个班级的负责学生会督促每个学生把他们各自的交流记录发送到作者的邮箱。在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本学期总共做了5次在线书面实时交流活动,其中的第一次交流活动为模拟训练,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活动方式、方法,熟悉活动的流程步骤。剩下的四次交流活动任务分别是主题辩论、故事接龙,主题讨论和角色扮演,如下所示:

(a)主题辩论:Its good/not good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a part-time job.

(b)故事接龙:Several people speak in turn to tell A story.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first word of each speaker must be 26 English letters, namely a-z, which can be long or short, and finally form a complete story. 開头如下:One Sunday afternoon, Gari was surfing on the internet. All of sudden he felt hungry ……

(c)主题讨论:What can be done in our daily life to help relie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lease give as many examples as possible.

(d) 角色扮演:There are two role play sessions included here. The two students are tour guide and tourist.

通过5次不同类型的在线实时交流活动,作者多所有进行了教学交流活动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放和收集93份问卷,在收回的问卷中,作者对其中6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访谈做了记录以及分类整理。作者对QQ在线记录中不完整的记录,一个人的独白等记录进行了剔除,某些问题语料以及如学生“请假”这样的无用记录也进行了剔除,并对学生两两之间,甚至三人之间的语料记录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得出的结论是在普通班中有17对学生的语料可以进行分析,而在提高班中有22对语料可以进行分析。

根据 Swain 和 Lapkin(1995,1998)对语言相关片段的定义,作者根据整理出来的QQ记录,查找并统计普通班和提高班每一对学生在交流中发生的语言相关片段数量,为了确保语言段统计的准确率,以及数据的可靠性,笔者另外邀请了两位教师共同参与此项工作,对于一些存在分歧的片段,我们三位老师都是经过多次讨论才确定我们要收录的语言片段。整理的其中一个内容为:

(1)片段1()

Ping: Poor as he is, he doesnt feel inferior.

Bing: What does mean “poor as he is”

Ping: In my opinion, poor as he is means though he is poor.

Bing: what is Chinese meaning?

Ping: I think it means “虽然穷,但是。。。。。。”

(2)片段2

Zhang: “My mother makes me to wash the dishes after every meal .” This sentence is right?

Tang: I think “to wash” should be changed to “wash”.

Zhang: why?

Tang: Because we use the phrase is “make sb do sth”

两个片段我们也进行了分析,片段1主要集中在词汇“poor”的用法和使用上,学生比较在意词汇的意义区别。在片段1中,学习者就“poor”的含义进行交互协商,因此彼此之间也增加了词汇量。在片段2中,学习者讨论了“make somebody do”的句型。因此可以看出来片段1属于意义协商类型,片段2属于形式协商的类型,而两种类型的区别,我可以看到Varonis和Gass (1985a)将前者定义为“学习者用来克服沟通障碍以达到共同理解的对话”,随后Lyster和Ranta(1997)将其定义为“一种鼓励自我纠正的错误反馈,包括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四、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拟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一)在线书面实时沟通能否促进口语发展?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在普通班中,认为在线书面实时交流对提高英语口语有很大帮助的有12%的学生,认为有些帮助的有31%的学生;而在提高班中认为在线书面实时交流对提高英语口语有帮助的55%,没有选择帮助的有2%的学生。合计两个班的统计结果,认为在线书面实时交流可以提高英语口语的准确性有70%的学生,认为在线书面实时交流有助于提高口语的流利程度的有66%的学生。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数据都可以看出,在线书面实时交流对大学英语口语的发展,对学习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在线网络的书面实时交流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因素?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的书面实时交流活动,我们叫做在线书面实时交流。这种在线实时交流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利于外语或者第二语言教学的,当然对于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步是英语口语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做教学活动的班级来看,只通过一次活动之后就有超过50%的学生愿意开口说英语,到5次活动结束之后,基本上班上的学生都做到了开口说英语,这个也是很大的进步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影响语言学习特别是口语学习的关键因素应当不断思考,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当中,在本研究中,作者就用采用了四种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教学活动,他们分别是:主题辩论、故事接龙、主题讨论以及角色扮演。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选取的很多话题都是当下最新颖的话题。

(三)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在线书面实时交流应占多大比例?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在普通班中,对在线书面实时交流感兴趣的学生有57%,而在提高班中,对此感兴趣的学生有59%。而对于:你在做的4个任务类型的在线实时交流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对于主题辩论、故事接龙、主题讨论以及角色扮演四种活动,每种类型都有学生觉得是最感兴趣的,并且普通班和提高的结果不一致。其中角色扮演普遍都受到两个班级的欢迎。

根据研究数据的统计,学生觉得角色扮演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认为非常的好玩,而主题辩论学生普遍觉得比较难,这个应该跟学生的词汇匮乏、口语锻炼比较少,而在主题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快速有效的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个对学习的英语水平要求的比较高,所以学生就会觉得这个活动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在线书面实时交流,学生普遍还是觉得对于他们的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这种口语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让学生避免了尴尬,有更多平等参与到口语练习的机会,在这些活动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彼此之间的感情。总之,书面实时交流的口语教学活动还是很受学生喜愛和欢迎的。

五、结语

网络教育已经悄然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其中的网络书面实时交流是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认知工具,而我们外语教师应该探索可思考的就是如何让这种新型的有效的媒介工具来促进我们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本文作者做了粗略的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线书面实时交流可以作为我们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补充手段,因为它能够促进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生英语口语的教学,并且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逐步摆脱“哑巴式英语”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活动任务、教学类型、合作形式等方面还有很多是值得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如果把教师比作交响乐团的指挥,学生就是我们的乐手,学生学得好坏,他们是否可以演奏出和谐欢乐的乐曲,这些都取决于我们老师教导的怎么样,下得功夫的多少,因此好的指挥就是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Lewin, K., 1946. Action research and monitory problems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 34-46

[2]Lyster,R., & Ranta, L., 1997.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learner uptake: Negotiation of form in communicative classrooms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 37-66

[3]Nunan, D. & Bailey K., 2009.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M]. Heinle: Cengage Learning

[4]Swain, M. & Lapkin, S., 1982. Evalua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a Canadian case study [J].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5]Varonis, E. & Gass, S. M., 1985a. Miscommunication in native/non-native conversation [J]. Language in Society 14, 327-343

[6]陈坚林, 201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郑佩芸,2007. 形式协商的多视角研究和思考[J]. 外语界(5)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2017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EB/OL].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imbg/200912/P020101230480623731650.pdf

作者简介:雷蕾(1984年7月),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四川农业大学英语教育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教育。郭燕(1984年1月),女,汉族,四川西昌人,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语教学法,认知语言学。

课题项目:18SB0422 基于网络环境下书面实时交流的大学英语合作教学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