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转化

2018-03-22 12:53韩丽燕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攻击性幼儿教师小朋友

韩丽燕

在教育实践中,最令人头疼的是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他们好动,自制力差,喜欢自由散漫,反叛意识强,常常表现为不爱遵守纪律,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不爱学习,上课捣蛋,让人伤透了脑筋。我任教的班级上,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佟宇川。佟宇川从小就由农村的爷爷奶奶抚养。父母因在县城工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总是以物质满足代替了情感交流,两位老人对这个孙子也是宠爱有加,什么事都是顺着他,逐渐使孩子养成了比较任性,爱调皮捣蛋,脾气暴躁,惟我独尊的性格。在幼儿园里,进餐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推别人;散步活动中,他会无缘无故地去撞前面的小朋友,看到别人摔倒在地,自己却哈哈大笑;绘画课上,小朋友都认真地画画,他却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冷不丁地给别人脸上画一笔。从以上表现,我们可以断定佟宇川是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

那么,针对类似佟宇川的这类“攻击性强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爱孩子,学会宽容。

俗话说“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只有几岁的幼儿。爱孩子,学会宽容,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每个幼儿的思维、个性都有其独特的方式,他们好动,自制力差,喜欢自由散漫,反叛意识强的特点,反常规又不断给老师制造麻烦的行为,容易令老师火冒三丈,在一次又一次教育失败后,老师开始耐性尽失,讨厌他们,甚至陷入“黔驴技穷”的尴尬局面。这时,我们是否该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爱孩子,学会宽容呢?不论幼儿中出现什么行为问题,我们必须以理智的头脑、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犯错,进行辅导解决时要学会宽容,只有老师在情感上爱孩子,孩子才会爱老师,听老师的话。

二、接纳幼儿,控制孩子。

对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只有愛和宽容是不够的。怎样做到宽容而不是纵容,我们既要接纳幼儿,又要控制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要求。在佟宇川的转化教育工作中,我采取的办法:一是强制,二是引导,软硬兼施。有一次进餐时,他嫌饭菜太多,莫名其妙地倒饭给别人。我把他从座位里请出来,用“威而不怒” 的语气对他说:“你看,小朋友们都在干嘛呢?”“在吃饭”他看着我回答,“小朋友们都在专心地吃饭,而你刚才在做什么?你为什么不专心吃饭?”我边说边学刚才他倒饭给别人的动作,接着质问他。他低头沉默片刻,很快又回答我“饭太多,我吃不完了”,他一边说,手指一边在拧捏着衣角,眼睛还心不在焉地左瞟瞟右瞟瞟,不敢正视我的眼睛。我知道,此时的他已经知道了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我把语气放轻柔些了:“佟宇川,你知道吗?米饭先生原本很喜欢你,说你吃饭很棒。”他慢慢地把视线移向我,专注地听我说,“可你,不但不理它,还去欺负其他小朋友,你说,爱欺负人的小朋友,米饭先生还会喜欢吗?”佟宇川连忙摇摇头,“以后吃饭时碰到米饭先生,该怎么办呢?”看着佟宇川那天真可爱的表情,我没等他回答完,就迫不及待地和佟宇川一起噘起嘴吹起气来,我一声令下,“好,我们赶快把米饭先生吃到肚子里去!”就这样,使原本紧张严肃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代替了严厉的批评,用游戏般的交流拉近了师生间距离,用表扬代替了枯燥无味地说理教育。从那以后,佟宇川再也没有在进餐时捣蛋,还表现很棒!

三、发扬个性,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对幼儿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还要在教育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因材施教。

(一)注重日常幼儿个性观察。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观察,尽可能给幼儿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机会,让其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幼儿从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掌握幼儿的优缺点。

要在平时注意寻找每个幼儿尤其是寻找较调皮或是性格内向的孩子的优缺点,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使幼儿具备良好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三)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说,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或是让孩子亲手试一试,亲自表演一下等等,以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力求达到既有利于幼儿个性充分发展,又有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信、自尊、有顽强进取心、勇于合作的良好个性品质。

对于像佟宇川这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还可以给他树立一些正面的榜样,让他学会正确的行为。要注意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具和足够玩的时间,让他通过观察、学习别人的行为,得到好的影响,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活动中,我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使故事中的正面形象深入孩子心中,成为他们的榜样。比如,我经常给孩子们观看有益的动画片,如观看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后,我会问孩子喜欢动画片里的谁,为什么喜欢它?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流,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角色中优点和不足,如孩子们喜欢喜洋洋的聪明、美洋洋的善良,厌恶灰太狼的贪婪、懒羊羊的懒惰,学习遇到困难能够动脑筋解决,关心朋友,团结合作,互助互励,宽容厚爱,知错能改的精神。渐渐地,喜洋洋就成了我班孩子们心中的好朋友,并且以能够像喜洋洋那样动脑筋、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为荣。

对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他们就像“肢残”,“智残”的特殊儿童一样存在一定的“残缺”,是“心理健康”的残缺,他们更需要我们幼儿教师注入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猜你喜欢
攻击性幼儿教师小朋友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动物也秒懂
找茬儿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