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2018-03-22 12:53胡藤
魅力中国 2018年39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工匠精神内涵

胡藤

摘要:近几年,工匠精神频频出现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可见工匠精神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明晰工匠精神的内涵、探讨如何发扬工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工匠精神提炼于工匠行业,却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它包含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等方面的内容,而发扬工匠精神既需要个人严格要求自己,也需要社会采取多方面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内涵;实现路径

从2016年以来,工匠精神连续三年被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去年,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党和政府对于工匠精神的持续强调充分说明了弘扬工匠精神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匠”一开始的意思是从事木工,后来工匠的意思逐渐泛化为手艺人。工匠精神就是从那些为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手艺人身上凝练出来的一些共通的精神特质。这些特质一方面来源于这个行业,制物不同于和人打交道,主要需要和原材料、工具打交道,需要静心、专注;另一方面,这些特质来源于具体的从业者的品质,其品质既关乎其技艺,又关乎其品德。工匠精神是从工匠这个职业中产生的,但是对其内涵的应用并不只局限于工匠这个行业,各种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发挥并且可以体现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强调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本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的一个核心要求。工匠是一种职业,工匠精神首先就是一种劳动者的精神,是劳动者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敬业是最基本的要求。敬业指对待自己的职业有一种尊敬之情,有一颗敬畏之心,反映在外在则包括:要遵守职业道德、工作中的规则和程序;以礼待人;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并注意不断提高,使能力与岗位相匹配,与时代进步相适应;有担当等。而爱岗则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它意味着热爱岗位,以自己的职业为荣,以自己的职业为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恳耕耘,忘我付出,把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中去。

工匠精神还强调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追求更加、更好,不断追求更高的水准,不断超越自己目前的水平,追求极致化;一層是精细、精致,要想不断地超越,途径就是在每一个细节上去打磨,去改善每一个细小环节。总之,其主要意思就是精细地打磨技艺,不断地超越自己,追求更高境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之间体现的是功夫和态度,是质的不同。精益求精这层内涵也正好符合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要做到精益求精,就要对自己设立高标准,此外,还需要有勤奋、坚毅等品质,因为在不断去超越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瓶颈,并且打磨的过程看起来是一种重复,重复的过程一开始是枯燥和难以忍受的。但是,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人往往能够自得其乐,因为挖得越深、积累得越多就越能发现其中乐趣和精彩,这个过程能够激起人的竞逐心,使人产生成就感。

工匠精神还强调将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被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创新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古往今来,一个行业顶尖的从业者往往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创新,正如很多匠人就在自己的操作实践中创造出了新的成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当然,创新的前提是透彻掌握了本行业的基本功。而本行业的基本功就是前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智慧成果,追求创新不能丢了自己的根,创新的基础也就是把前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吃透。而对传统的继承则需要每一代从业者的传递,在机器生产占据主流的今天,传统手工业者逐渐被边缘化了,在这种情境下,这些手工业者对技艺的传承是意义重大和令人钦佩的,薪火相传的过程中也凝结出质朴和珍贵的师徒情谊。工匠精神强调要继承优秀传统,也要甘于寂寞,肩负责任,做优秀传统的传递者,在打磨好基础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而要做到创新则需要注意密切关注人民的需求,关注时代的进步,关注具体的社会环境,也要放眼全球,关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二、发扬工匠精神的路径

工匠精神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在心里,则不会对现实社会产生效用,必须落实到实践层面,积极化虚为实。

对个人而言,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在事业上的努力和国家的复兴大业相融合,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二是要敬业务实,专注投入,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守好自己的职责,立足于自身岗位,立足于实际情况和不断更新的时代,踏实做事;三是要以“大国工匠”为榜样,学习其专注、投入、钻研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的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在业务能力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打磨自身工作技能,积极创新,要注意改善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细节,经常反思,经常听取意见,保持不断学习的劲头。除了打牢业务基础,还应开拓思路,放宽眼界,积极寻求突破。

而社会不重视匠人,发扬工匠精神无从谈起。发扬工匠精神,要扭转社会观念,提升技工、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克服轻视这些职业的社会偏见,让匠人在社会上有更高的职业声望,例如:可以选取合适的人物榜样编进教材,让工匠精神扎根人才的成长过程,使推崇工匠精神成为一种自觉行为[1];要提高待遇,加强物质、精神奖励,创造更多、更好的职业交流机会和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让匠人有更高的获得感和荣誉感;铸造大国工匠,要以教育为基础,要筑牢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加强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跟一些制造强国相比,我国高层次技术工人所占比例较低,这是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储备的一个短板;社会也应当注重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手艺人把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宣扬工匠精神要多树立典型,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灵活地宣扬,如:电视节目、比赛、会议等,这些都是有效的途径,要力争在全社会、全行业形成崇尚职业能力、鼓励钻研本领的社会风气,让工匠精神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化于人们的心中,成为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无形却有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2016(10):88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工匠精神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