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新闻传播多向化

2018-03-22 12:52塔娜
魅力中国 2018年38期
关键词:传统模式新闻传播改革

塔娜

摘要:微博、微信等个性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宣告了新媒体时代的诞生,对新闻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冲击着传统新闻的运营模式,改变了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形成多方竞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传统新闻的生存空间。同时,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本身有独特的优势,为传统新闻的变革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现状,重点分析其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探究二者有效结合的方法,以提升新闻传播的层次,优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闻传播;传统模式;改革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既与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之间有着直接关联,因为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另外,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还必须结合新媒体的特点不断对新闻传播的途径进行调整,并结合公众的需求研究出更多的创新模式。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一、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媒介传播形式,通过客户端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进行新闻发布,实现信息共享。基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具有时效性强、受众规模大、二次传播、影响范围广等特点,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满足用户碎片化的时间需求,吸引了大量的民众,促进了新闻的快速传播,同时容易引发社会舆论,进而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决策。新媒体环境相对开放自由,用户活跃度较高,群众可以自由地参与信息发布、信息评论以及信息转发,将最新资讯传播到网络上,体现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基于此,新媒体必然对传统新闻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二者的融合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媒体新闻传播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

(一)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的局面。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新媒體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平等性和实时性,用户可以是新闻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在新媒体平台分布信息。而传统新闻媒体受到传播方式的限制,获取新鲜资讯之后,需要经过多层审核,完成整套审批程序,才能利用电视和广播电台进行新闻传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受到国家制度的保护和约束,新闻传播具有规范性,社会公信力较高,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掌握了新闻界的话语权。然而,新媒体凭借自由开放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新闻行业的局面,削弱了传统媒体的社会地位,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的格局,新旧媒体之间既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达成合作共赢。

(二)改变了受众群体的身份角色。

基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改变了受众的角色,成为新闻内容的用户,同时可以利用平台进行信息分享,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站在传统媒体角度来看,受众是新闻的接收者,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内容;而站在新媒体角度来看,民众可以是新闻的用户和传播者,甚至可以获取第一手信息,成为信息的来源。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使传统的新闻受众转变成用户和传播者,进一步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使得新闻传播的辐射范围更广,扩大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群体作为新闻的传播者,有助于深化理解新闻内容,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可以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验证、核实和监督,体现新时期用户的主体地位。

(三)新闻传播内容更为随意新媒体新闻传播最突出的特点。

在于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新闻的多样性。在开放性的环境中,难以对新闻进行有效监管,随着新闻多样性的出现,内容涉及范围更广,传播方式更丰富,出现了新闻随意性传播的现象,这不仅存在于新媒体新闻中,还延伸到传统媒体领域。

三、利用新媒体实现新闻传播多向化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为用户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渠道,使社会舆论环境更为自由,民众可以在网络上获知各式各样的言论,还可以自己发布意见,给民众创造相对平等的环境,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环境,民众可以对新闻进行评论,并进行监督和纠正,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从影响力来看: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依靠高科技的支撑,具有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即时沟通、成本极其低廉等优势,其影响力至少已基本达到了与传播不相上下的程度。不难看出,受众规模依然是庞大的,然而,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用户的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因此,保留传统的传输方式,巩固已有的受众群体,利用新媒体开拓新的传播渠道,覆盖新的受众群体,让新闻融入新媒体、实现传播的多样化是当下的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保证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努力方向。

媒体人的自我识别及定位是指在微媒体下,媒体人需要以怎样的形式去表征其专业性,起怎样的作用。微媒体下人人都是新闻生产者,但只有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并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引导能力的个体才能进入媒体人的范畴。而即使在准专业和专业的范畴内,媒体人的身份特征也是多样和模糊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在开始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之前,必须对自己的身份标志和作用有明确的定位,即自身以怎样的身份存在与浩瀚的网络中,专注与哪一个领域。在新媒体的支持下,新闻传播的自由度迅速提高,用户的身份不仅是新闻接收者,也是新闻的传播者,或者是新闻的生产者,用户群体和新闻媒介之间形成交互式的循环,实现信息的双向传输。除此之外,完成信息输出和接收循环之后,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信息反馈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评价新闻的质量,或者是向媒体提出建议和意见,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传播方式,形成信息的双向传播,符合新闻传播的发展要求。

总之,媒体是当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新型媒体,本身具有多功能性的特征,可以丰富新闻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增加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满足用户的差异化信息需求。基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时效性和交互性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传统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可以借助双方优势,扩大新闻传播的社会空间,使新闻传播更具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褚子玉.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J].新媒体研究,2017(8):3-4

[2]吕涛.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7(3):97-98

[3]赵卫祥.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J].新闻传播,2017(1):115-116

猜你喜欢
传统模式新闻传播改革
探究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
以非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能力的研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