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临床治疗进展

2018-03-23 01:35天津市静海区医院301600薛文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301600)薛文静

小儿喘息性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较困难,常反复发作,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和成长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临床对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相关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以便对今后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和临床效果有所帮助,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机制

1.1 小儿支气管哮喘 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指由多种细胞或细胞组分共同参与导致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基本特征为支气管高反应性和气道气流可逆性受限,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和哮喘[1]。目前认为该病具有遗传倾向,临床发病越早遗传倾向越明显,我国研究文献报道哮喘基因遗传主要为母亲表型传递,同时认为遗传方式属于一种多基因遗传,其遗传度在70%~80%[2]。

1.2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应答失衡相关。①研究显示,对于先天性Th2数量占优势的患病儿童常出现Th1在免疫系统中发挥作用失效,使IL-1在体内含量较低,从而使Th2/IgE对机体的反应在体内长期存在,免疫机制发挥的效果以Th2为主,从而导致变换性疾病的产生。②神经免疫应答机制失衡:机体内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发生感染后常释放P物质(NGF)和受体临界值升高进而导致P物质受到刺激和出现受体上调,激发新循环,机体内神经免疫机制处于长时间变异调节中使气道出现炎症反应和高反应性。

1.3 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 由于小儿气道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气管、支气管等气道组织较小,且气道软骨组织缺乏一定弹性,黏膜血管柔弱,细菌或病毒入侵气道发生炎症反应后黏膜充血水肿更加明显、气道狭窄进一步加重,患儿气道分泌物很难排除从而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研究表明,喘息性支气管炎与机体免疫机制密切相关,血清中IL-4作用于B细胞后产生IgE,IgE与肥大细胞膜表面结合,当机体内出现过敏原时肥大细胞与IgE结合后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使呼吸道出现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临床出现喘息,长期气道炎症反应最后导致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生。

2 临床诊断

2.1 小儿支气管哮喘 ①临床表现:反复出现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常以夜间和清晨为重,每天喘息发作次数在3次以上,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显著的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时间延长。②患儿常有接触花粉、冷空气、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化学刺激物等病史,或在运动时出现喘息。③患儿常有过敏体质或家族过敏史。④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后有明显的临床效果。⑤除外引起咳嗽、气促、喘息等临床症状的其他小儿呼吸道疾病。上述符合①、②、⑤条即可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若患儿喘息次数在2次/天以上,同时具有①、⑤条可诊断为可疑小儿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若同时具有③、④条也可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对于不典型临床表现的患儿,若肺部出现哮鸣音可使用诊断性治疗和对FEV1 或呼吸流速进行测量,若FEV1下降在20%以上或呼气峰值流速昼夜变异率在20%以上也可考虑小儿支气管哮喘。

2.2 毛细支气管炎 ①毛细支气管炎在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头晕头痛、咽干,早期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多数患儿可闻及水泡音,随病程进展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常以夜间为重。②该病季节性明显,夏季较轻,以冬季发病为主,发病急,且反复发作。③发病时两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喘鸣音,同时肺部可有轻微肺部湿啰音。④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纹理增粗、凌乱,双肺出现斑点状阴影或肺气肿阻塞征像。患儿化验检查常出现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2.3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①喘息性支气管炎以1~3岁婴幼儿多见,患儿常伴有湿疹、荨麻疹等病史。②该病多在夜间或清晨时发作,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伴喘息性哮喘,常伴有发绀,患儿常出现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③患儿体检时可出现肺气肿体征,肺部伴有哮鸣音,双肺可闻及湿啰音,病变严重者出现三凹症。④患儿血象中白细胞数目基本正常,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⑤胸部X线片显示患儿肺纹理增粗加深,有肺气肿表现,婴幼儿影像表现更加明显。

3 临床治疗

3.1 小儿支气管哮喘 (1)西医治疗:①使用β2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控制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各类药物能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调节介质释放,达到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效果。②氨茶碱类氨茶碱类药物适用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维持治疗,对夜间哮喘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该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用可改善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降低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减少副作用的产生。③糖皮质激素:对小儿重症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以清肺平喘、活血化瘀为主,对小儿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西药合用时更能增加疗效[3]。

3.2 毛细支气管炎 入院后改善缺氧,纠正水、电解质和离子紊乱,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①抗病毒治疗:由于本病的病理改变以病毒感染导致支气管发生病变为主,抗病毒治疗为主要治疗原则。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有病毒唑、更昔洛韦、干扰素、聚肌胞、丙种球蛋白等。上述药物可干扰细胞内嘌呤代谢的合成,在体内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合成,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4]。②支气管扩张剂:β-肾上腺素能制剂能有效松弛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对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③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明显解除气道痉挛。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常以雾化吸入治疗为主,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④中医治疗:近些年临床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证实效果满意。

3.3 喘息性支气管炎 患儿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喘息性支气管炎在治疗上主要以抗炎、解痉为主,临床常用药物为β2受体激动药和一线抗生素。应注意,由于患儿此病咳嗽明显,多数医师常以止咳为主,但止咳药不能将细菌有效清除,同时由于缺少排痰功能,在使用止咳药后患儿病情往往加重,所以在使用止咳药时应慎重。

4 小结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童临床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支气管及气道组织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导致黏膜充血肿胀和平滑肌痉挛、分泌物增多,临床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5][6]。小儿喘息性疾病由于发病复杂,病情反复,近些年该病的发病率具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和小儿生长。所以对该病的发病机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