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

2018-03-23 10:37余慧
求知导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学模式

余慧

摘 要:文章分析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对“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解析了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综合运用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教学法及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元化的学习成果评定,系统论述了成果导向教育在该课程中的实施策略。对类似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为提高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成果导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专业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课程(以下简称“法规课程”)是介绍风景园林行业政策和法规制定与体系、行政管理机构及其业务的理论课[1]。政策、法规与管理在风景园林行业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政策、法规是一切风景园林建设活动的基本出发点,管理作为具体手段,对建设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与调整,以保证风景园林从规划、设计、施工到使用、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风景园林作品。法规课程的开设适应了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发展趋势,以公共政策与法规保护区域和城镇绿地资源、维持城乡绿色开放空间基本品质。因此,该课程在整个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均有开设,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或者专业选修课。

法规课程的知识内容对学生毕业以后从事风景园林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满足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条文多,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多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法,教学方法简单,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不强;许多高校只安排了理论课时而无实践课时,且理论课时也较少,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能深入下去。法规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宽,综合性强,这样的课程特点使得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迫切需要改革教学模式。

一、 成果导向模式概述

成果导向模式又称“OBE”模式,斯帕迪在1980年首次提出,之后该模式迅速在国际上受到重视并发展。学习成果当前在欧美国家的教育认证机构,作为认证标准之一,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准则[2]。成果导向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区别,以往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和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以知识学习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基于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关注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为了学生,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该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实际产出需要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要求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和效果的方式来设计和实施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通过受教者和施教者共同的努力,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个人的学习目标、了解课程学习的进度、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善的方向,从而提高整个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成果导向模式重视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了什么,重视教学过程的输出而不是输入,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而不是灌输型教学模式,重视个性化教学而不是“车厢”式教学。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

二、定义学习成果:“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课程目标解析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将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体系分为核心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及知识点三个层次,对每个知识点学习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程度。园林政策与法规、风景区与园林管理是27个核心知识单元中的一个。落实规范中11条专业培养规格及课程规划,法规课程需培养的主要能力包括:

(1)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素质结构3)。

(2)熟悉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熟悉风景园林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风景园林施工与组织管理(知识结构3)。

(3)具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表达知识和沟通协作能力(能力结构1、2、3)。

課程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节化,按照风景园林专业评估“全面培养风景园林专门人才”的理念,分别落实法规课程的目标要求,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重点、素质目标是对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根据风景园林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法规课程在空间上形成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为一体的横向联系,同一种目标要求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不同阶段形成纵向联系。(见上表)

三、实现学习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如何将上述课程预期学习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法规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课程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学生通过课程若干环节实现学习成果的策略。此课程从属于应用型学科,但实际教学中属于理论课而无实践环节,如何在有限的理论学时中寻找契机,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以满足成果导向模式下风景园林专业(学科)的毕业要求,值得授课教师进行思考和实践。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非常重要。基于教育与认知科学理论,根据学习成果类型,综合运用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教学法及讨论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形式也多样化,包括课堂辩论、小组报告、管理模拟、实地调查等精心设计的环节,增加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有效的预期学习成果。

(1)PBL教学法。“问题”是该教学模式的主导和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设置典型的、能给人启示、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剖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技巧,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又称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法规课教师可以针对课程各单元知识点提出问题,特别是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法规的原文来回答这些问题。例如结合同时讲授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针对公园设计等具体项目,一方面通过查阅“公园设计规范”,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起实际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引起学生对法规课的重视,激发学习的兴趣。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引导学生注意风景园林政策、法规、管理和相关学科政策、法规、管理的联系;关注政策和法规的时效性;区分全国性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法规课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及时总结消化课堂知识,避免采取突击性学习方式;并善于将所学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的特点,认真体会法规课的实际作用。大量来源于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管理及保护实际项目,或者经过适当修改、调整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被应用于法规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整个课堂授课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学生们普遍认为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案例教学,对培养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很大。

(3)课题教学法。学生从教师课堂讲授以及自己学习过程中,挑选有兴趣且能深入的内容,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譬如,在研究生教学阶段设计课题环节,针对我国风景园林某一领域,或者某一国家、地区的风景園林法规和管理体系,学生自行设计题目,或是从教师给定的研究题目中选择其一,制订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步骤、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形成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完成研究的全过程。整个研究方案由学生主导,教师提供辅导和帮助,提供部分参考资料、科学研究方法等。教师课堂或课后及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总结和反馈。

(4)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中主要涉及一些法规案例、作业讨论等,首先变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由教师主讲转变为学生主讲;其次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辩论。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园林规划和工程管理的典型案例,挑选适合授课的内容组建案例库,从中选择论题布置给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考虑和分析这些论题,寻找可能的解决思路,在接下来的讨论课堂中互相分享心得和成果。讨论课堂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互动性讲座、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教学中还介入微信课堂、微课等多种现代化信息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使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评价学习成果:多渠道、多指标的评价体系

基于成果导向模式的法规课程对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做了调整,在重视课程终结式评估的同时,更关注对学生实际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评估和总结。加大平时考核成绩比例,达总成绩的60%。采用更科学、更合理的考核方式,包括出勤、随堂提问、课后作业、PPT展示、热点话题讨论等,全面展示学生处理综合和复杂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成果导向的法规课程培养目标,为提高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金云峰,刘 颂,李瑞冬,等.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J].广东园林,2014(6).

[2]顾佩华,胡文龙,林 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
高校概率统计课程OBE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计算机教育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