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8-03-23 07:51彭俊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创设

彭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且深受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關键词:高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数学问题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显得更加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地问题情境,已经是众多教师研究的课题,下面根据自己的数学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中,真正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开拓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探究能力。但无论教师设计何种方式的问题情境,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明确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偏离教学重点,一定要和当前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相一致,只有设置明确的问题才会促使学生课上认真听讲,思考的问题针对性强,才能使学生快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问题难度要适中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的规律,问题要选择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难度要适中,使学生“稍微蹦一下,就可以摘到树上的苹果吃”。

3、趣味性强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要新颖、奇特、有趣味,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使学生关注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数学知识高度的抽象性、极强的逻辑性,经常使学生误以为高中数学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使学生面对数学知识望而生畏、缩手缩脚,不敢去接近、不敢去探索。针对于此,教师可以从数学在生活实际的应用入手,找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亲切的教学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同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充分做到学有所用。比如在学习《算数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商场搞商品促销活动的情况创设问题情境:某商场元旦前进行优惠大酬宾活动,商场服装类商品进行降价销售,共分两次降价,商场营销部分别制定了一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第一次降价按m折销售;第二次降价,按n折销售。

方案二:第一次降价按n折销售;第二次降价,按m折销售。

方案三:两次降价都按(m+n)/2折销售。

问题:哪种方案降价最多、最优惠?

这样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常见的问题创设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比较、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运用有趣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面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快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故事如下:著名的数学王子高斯,在他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数学题:1+2+3+……+100=?老师刚刚把题目说完,高斯马上举手给出答案:5050,但是其他同学还在一步一步地寻找计算规律进行计算。同学们想一想,高斯采用了何种方法,这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这个故事的讲述,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又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王子高斯,真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通过设计教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运用实验的独特魅力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刺激学生大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分析,仔细思考、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充分认识数学知识形成的本质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椭圆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让学生事先准备白纸、两个小图钉、细线、铅笔,让学生用图钉将细线两端固定,用铅笔将细线拉紧,让铅笔的笔尖在白纸上缓慢移动,绕图钉一周,注意观察所得图形。通过这一个小实验,使学生对椭圆获得感性上的认识,然后根据实验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1)细线的长度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有何关系?

(2)当细线长度等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时,它的轨迹是什么?

(3)当细线长度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时,它的轨迹又是什么?

(4)根据以上问题,你能对椭圆下个定义吗?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讨论、分析后,既获得了知识,理解了椭圆的概念,又明白了椭圆的形成过程,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教学工程。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数学本质、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科学、恰当地问题情境,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 吕传汉

[2]《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严士健

[3]《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数学学习》 林光来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数学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