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特菜栽培实用技术

2018-03-24 03:32山西农科110专家阳曲县蔬菜办研究员温变英
今日农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金乡金乡县蒜头

□山西农科110专家、阳曲县蔬菜办研究员 温变英

地方特色蔬菜品种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并日渐被人们所追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巴公大葱、大同黄化菜、永济芦笋等均是山西著名特产,但目前很多特菜的种植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整理规范,为深度挖掘地方优质种质资源潜力,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丰富蔬菜供给品种结构。山西省阳曲县蔬菜办研究员温变英选择了北方地方特菜中的一些特色品种,在有地域特菜多年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要求归纳总结并在本刊开讲,供种植者参考。

(接上期)

3.收获

(1)收获前的安全间隔期内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2)收获时,使用专用工具收割、盛放、包装等,严禁使用生活污水及其它可能被污染的水洗葱。

(3)收获完毕,清洁田园,病虫残叶烧掉或深埋。

第三节 金乡大蒜

汉使通西域,求来几瓣根。雪霜凝体魄,辛辣铸精魂。

抱柱怀忠信,同袍显悌恩。驱瘟甘碎玉,种得古风存。

金乡大蒜因产于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而得名,2008年11月1日,国家标准委以2008年第12号公告发布并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金乡大蒜》国家标准 (标准号:GB/T22212-2008)。据中科院有关专家研究测算,金乡大蒜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最高,金乡白皮大蒜曾有“中华之冠”之美称。1992年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金乡大蒜荣获中国白皮蒜类唯一最高奖—银质奖;1996年1月被国家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1996年3月金乡县被国家正式命名为 “中国大蒜之乡”;1996年10月又获得A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成为广泛共识,全县大蒜已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金乡县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大蒜节;2002年,又成功地举办了“WTO与中国大蒜产业化论坛首届年会暨大蒜科技成果博览会”,2003年连续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大蒜节及有机大蒜推介会,进一步巩固了“金乡大蒜”的名牌优势。

一、历史渊源

济宁市金乡县是我国著名的大蒜之乡,有记载的大蒜种植历史就有二千多年。据金乡县县志记载,东汉初年当地就开始种植大蒜。另据《三国志·魏书·方技转》卷二十九记载,华佗从沛国(今江苏沛县)巡医昌邑路经东缗,用金乡大蒜治愈一咽喉堵塞病人,也证明金乡大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民国初年,金乡全县种植大蒜面积达200公顷左右;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常年种植面积333.33公顷左右;进入70年代,当地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利用优选法,优中选优,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大蒜品种;80年代后,金乡县大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逐年提高;近几年一直稳定在3.33万公顷,年产量70万吨。成为我国大蒜出口的重要产地。随着储藏、保鲜及运输条件不断完善,大蒜也从当初局限在出口至周边国家,发展到现在130个国家和地区。

相传,金乡大蒜还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呢。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率军西征,路经爰戚(现为金乡县),适逢疫病流行,许多兵士高烧、头晕、呕吐、昏迷,司隶校尉鲁恭病亡,葬于山南。军队人心惶惶,战斗力大减,刘秀只得驻兵治疗。随军医生束手无策,听任疫情在军中迅速蔓延。刘秀愁肠百结,坐卧不安,仰天长叹:“天灭我也!”正值危难之际,忽闻一鹤发童颜老者来献医方。真是喜从天降,刘秀急忙召见。礼让毕,急不可待地说:“请仙翁赐方!”老者笑而答道:“将军不闻本地百姓多种大蒜吗?可高价收取,把它捣碎,取其液,命士兵用以滴鼻,可防此病蔓延;同时将大蒜分与士兵就食,不几日即可痊愈。”刘秀立即遵嘱办理,果然病除。再找老者,不知去向。刘秀对天长揖:“天助我也!”遂发兵攻取洛阳,称光武帝。

二、产地环境

大蒜是喜冷凉的作物,适宜黄沙壤土种植。全世界适宜大蒜种植的地区并不多,山东金乡的气候及土壤非常适宜大蒜的生长。金乡县现行政区域为:金乡镇、高河乡、卜集乡、胡集镇、羊山镇、鱼山镇、马庙镇、吉术镇、兴隆乡、王丕镇、化雨乡、司马镇、肖云镇。

三、品质特点

1.等级指标

金乡大蒜按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各等级的广武大葱应符合表3-3规定。

表3 -3大蒜等级规格

表3 -4金乡大蒜理化指标

四、营养价值

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勤劳智慧的金乡农民多年总结的种植技术,使得金乡大蒜具有蒜头个大、汁鲜味浓、辣味纯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变、抗腐烂、耐贮藏等明显优点。金乡大蒜营养价值极高,据科研部门测定,金乡大蒜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尼克酸、脂肪、镁、磷、铁、钾等营养元素20多种,被专家称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其药用价值已引起国家有关科研部门的关注。金乡大蒜不仅能生食,而且还能加工成蒜茸、蒜片、蒜粉、蒜油、蒜素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化妆品、保健医药等领域。

1.药用价值全国最高

据中科院组织专家对全国不同产区的大蒜进行主要成分的化验测定,金乡大蒜1千克鲜蒜头可实用部分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2克、热量1130kCal、尼克酸9毫克、VB12.4毫克、VB20.3毫克、钙50毫克、磷440毫克、钾1300毫克、钠87毫克、镁83毫克。金乡大蒜含有防癌和抑制肿瘤作用的二稀丙基、硫化物等药用成分。据调查,金乡县癌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人均寿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岁。金乡大蒜具有蒜头个大、汁鲜味浓、辣味纯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变、抗腐烂、耐贮藏等明显优点;金乡大蒜营养价值极高,据科研部门测定,金乡大蒜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尼克酸、脂肪、镁、磷、铁、钾等营养元素20多种,被专家称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其药用价值已引起国家有关科研部门的关注。

2.营养价值全国最高

金乡白皮大蒜曾有“中华之冠”之美称。其主要特点有:第一,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物质。所以,大蒜对于健身强体预防治疗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肉厚味香,辣味适中。第三,蒜头肥大,直径约5~7 厘米,蒜瓣均匀,一般每头 8~14 瓣,单头平均重60克左右。第四,不破碎,易储存。金乡大蒜不仅能生食,而且还能加工成蒜茸、蒜片、蒜粉、蒜油、蒜素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化妆品、保健医药等领域。据统计,2014年金乡大蒜出口到世界各地140多个国家或地区,共82.9万吨、货值6.33亿美元,出口量占全国出口大蒜的48%。

五、生产情况

金乡县作为驰名中外的 “中国大蒜之乡”,种植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面积、产量、品级、品质、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全县常年种植大蒜4.67万公顷左右,年产大蒜80万吨,贮藏能力近200万吨,市场年外销量130万吨,拥有自营进出口企业208家,产品出口到168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额稳定在5亿美元以上,在国际上享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盛誉。具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的金乡大蒜,在全国创下一系列中华之最,即种植面积最大,从1989年的1.07万公顷发展到的4.67万公顷,始终居全国和世界县(市)之首。因此,2002年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总产量最高,达60万吨;单产最高,平均667平方米产1200千克,最高667平方米产3000千克;单个蒜头最大,6厘米以上的甲级蒜占70%,最大蒜头直径达18厘米,重620克;出口量最大;出口合格率最高,达90%。

近几年,金乡县种植大蒜面积每年都在4.67万公顷左右,居全国县(市)之首,总产可达80万吨以上,出口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法国和台湾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合格率达90%以上,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居全国县(市)区之首。金乡的大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建起蒜薹、蒜米、蒜粉、蒜片、蒜油等大蒜加工企业600多家,年消化能力45万吨。金乡大蒜先后被国家评为中国名牌产品、A级无公害农产品,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白皮蒜最高银质奖章等。1996年,金乡县被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

2002年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2003年,金乡大蒜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获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 “金乡大蒜”原产地证明标记。2005年,金乡大蒜获农业部认证中心的有机产品证书。2006年,省政府把金乡大蒜产业列为山东省十大重点发展农业产业之一,省科技厅还把金乡大蒜工程科研中心列为全省唯一的省级大蒜工程研究中心。目前金乡大蒜生产标准已被列为国家标准,并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有机大蒜生产基地。这几年中,金乡大蒜创下了十个全国之最: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总产最高,单个蒜头最大,出口合格率最高,出口量最大,药用价值最高,营养价值最高,大蒜产业批发市场最多、最大。在国际上形成了“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局面。

金乡大蒜

猜你喜欢
金乡金乡县蒜头
当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金乡县农业托管服务实践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金乡县农村三产融合度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
今年春天,我养了一株蒜
浅谈金乡大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海有多大
金乡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山东金乡大蒜价格波动形势及价格机制研究
金乡台挂历:2014年我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