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地下通道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2018-03-25 00:34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侧墙止水带防水层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30000

正文:

1、工程概况

宜昌中央商务区滨江项目配套设施工程地下通道起于江景三路,止于旭棉东路,通道全长1357m,双向4车道。其中,暗埋段长935m;两侧敞口段分别为222m和200m。

主通道暗埋段宽21.6m(外包尺寸),采用双孔钢筋混凝土闭合框架结构,结构净高5.25m,单孔净宽9.8m。通道顶板厚800mm,底板厚900mm,侧墙厚700mm,中隔墙厚600mm。

2、地下水条件

地下通道距离长江最小距离约40m,根据线路区地层分布特点及水文地质特征,道路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上部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填土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及周边冲沟的补给,通过径流和蒸发排泄,无统一地下水位,水量较小,对工程影响较小。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层中,与长江水组成连通器原理,构成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与长江水位有关,对地下通道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

3、地下通道结构防水设计

本工程地下通道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重点把控变形缝、施工缝等特殊部位防水,同时增加附加防水层作为辅助防水措施。

主通道结构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浇筑,抗渗等级为P8,并采用1.5mm厚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满包;在变形缝两侧结构中间,预埋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同时在变形缝外侧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包裹,并使止水带与结构混凝土紧密结合;施工缝处结构中间预埋钢板止水带进行加强防水处理。为了避免产生不均匀沉降,地下通道变形缝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枕梁。

4、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1)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1)在结构钢筋绑扎前应先取样检测,合格后绑扎,绑扎应固定牢靠,避免因碰撞、振动使绑扎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现象。

2)结构与水土接触面一侧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3)模板应平整,且拼缝严密不漏浆,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小吸水性。

4)模板固定采用工具式螺杆,两端采用钢塑锥形头将防水螺栓固定并拉紧,以压紧固定模板,中间设置钢片止水环。

拆模时,将工具式螺杆两端的拉杆拧出,取出钢制锥形头,再用嵌缝材料及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将螺栓孔洞封堵严密。

5)防水混凝土振捣应采用高频振捣棒,振捣结束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依次振捣密实,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6)混凝土浇筑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侧墙进行定时喷淋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柔性外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1)防水卷材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各方对进场材料进行联合验收。

2)防水卷材基层必须干净平整,不得有尖角、凹槽等现象,且表面干燥,确保防水卷材铺贴平整紧密。

3)在大面积铺贴卷材之前,应先在水平施工缝两侧各300mm范围内和阴阳角500mm×500mm范围内铺设一层附加防水层卷材作为加强防水层。

4)卷材接搓的搭接长度不少于10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搓接缝。

5)在铺设的侧墙卷材防水层外侧铺设10mm厚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同时由于地下通道距离长江较近,地下水丰富,侧墙防水层外侧浇筑500mm厚混凝土进行保护;顶板和底板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止防水卷材被损坏。

(3)施工缝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1)在浇筑施工缝部位混凝土前,需对施工缝表面采用凿毛机进行凿毛处理。

2)施工缝处采用钢板止水带防水。先浇筑段结构钢筋安装完成后,在水平施工缝位置安装钢板止水带,在钢板止水带下部点焊一根1m长Ф10钢筋并与先浇筑段结构钢筋焊接,Ф10钢筋间距1m,用以固定钢板止水带。

3)钢板止水带埋设时需注意其固定位置,钢板止水带埋设于侧墙中线处,埋设宽度为钢板止水带的一半。

(4)变形缝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1)在变形缝两侧结构中间,预埋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同时在变形缝外侧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包裹,并使止水带与结构混凝土紧密结合,最后使用聚硫嵌缝膏进行嵌缝。

2)先浇筑混凝土段施工时,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用A14“∟”型钢筋将止水带固定在端头木模板上,待先浇筑混凝土段施工完端头模板拆除完成后,拆除A14“∟”型钢筋,外贴式止水带会恢复平整。

3)钢边橡胶止水带采用机械连接,连接部位接头抗拉强度不得低于原材强度的80%。

4)在侧墙内侧变形缝处需安装接水盒,接水盒采用1mm不锈钢接水盒,顶板接水盒在靠近中墙一侧腋角处采用密封胶封堵分隔,接水盒在顶板开口处采用单组份聚硫密封胶封头,封头长度不小于10cm。

5)顶板上部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需在变形缝处铺设膨润土防水毯,膨润土防水毯下翻外包侧墙不小于300mm。

5、结语

(1)地下通道工程防水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沿江地带,地下水常年丰富,更加需要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细节决定防水成败,因此每道防水施工工艺需经过“三检”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选择防水材料时,对同一工程的不同部位应选用不同的防水材料以满足工程需要;同时应该考虑所选材料施工环境要求和工程环境相适应。

(3)结构自防水作为地下通道防水施工的核心,因此在施工中应将其视为重中之重,在原材料控制、外加剂的选择、施工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中必须加强控制,同时加强混凝土的施工监控,确保结构强度和防水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侧墙止水带防水层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止水带安装工艺
温度荷载下剑麻纤维-ECC地下侧墙抗裂性能
背贴式异形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止水带在线截面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防水式塑料编织袋
地铁站侧墙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控制
城轨不锈钢车辆鼓型侧墙弧焊工艺研究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简支箱梁桥防水层接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