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18-03-25 00:34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保证金预算编制资金

中铁建设集团天津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正文: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了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国家在近些年来也提出了很多相关政策,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然而这些种种外在因素为企业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挑战,那就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目前,在国家“三降一去一补”的宏观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市场正在不断进行着转型调整,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面临着转型,由于房地产市场整体资金趋紧,发债限制也较多,融资难也成为影响房地产企业生存的首要问题。房地产企业生存的险峻环境也为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挑战。建筑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重新审视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从而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施工企业应当明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提高资金管理的工作质量,打造高效的资金管理体制,为企业的生存提供助力。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

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在多年以来进行了许多改革,并且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改革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施工企业解决了困境,但却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由于资金管理过于落后所导致的。

在建筑行业中,资金能否有效管理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若是企业无法将资金高效的运用,那么就会造成资金浪费或者现金流量不足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看中了建筑市场这块大肥肉,并且成立企业加入到了其中,这使得建筑市场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且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保证自己的生存需求,很少会再以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这就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在处理资金问题时,目光通常较为短浅,使得资金无法被高效利用。由于施工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建设,特别是国家要求建筑质量的呼声与日强烈,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工程项目上,从而减少了对资金管理的关注,这也使得资金管理问题成为了施工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此外,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较差,也是导致资金管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难以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资金利用效率较低

当前施工企业最常见的资金管理问题就是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在我国建筑企业中,预算的编制一直都是饱受关注的内容,若是施工企业没有进行合理的预算,那么就会导致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耗费多余的资金去进行不必要的建设,进而挤压自身的利润空间,为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预算编制的缺乏可能还会影响施工质量,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应当重视预算的编制,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编制。同时,资金预算流于形式,预算与执行成为两层皮,会使得预算计划失去指导意义,进而导致工程成本失控,甚至会出现成本费用大于利润费用的状况,使得施工企业出现亏损。

(二)保证金风险难以控制,且周期较长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企业外部缴纳的保证金种类多,监管资金多也是资金管理困难的原因之一,虽然国家在2016年已出台文件清理规范了施工企业缴纳的保证金种类,为施工企业减负,但在实际执行中,除了政府项目外,仍存在缴纳大额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的“潜规则”,甚至能否缴纳保证金已成为投标的门槛。施工企业寻找雇主主要是通过投标来进行的。投标指的是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在一定时间限制内,向招标人作出意思明示的行为,这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同时,保证金风险还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加剧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困难。

(三)施工项目较多,企业资金分散,不利于管理

施工企业往往规模较大,所以他们的资金较为分散,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企业的资金会被分散在上百个银行中,这就使得企业无法很好的应用资金,在运用资金时不仅难以实现资金的整合,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资金负担,例如财务费用的增加多。融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合理的融资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施工企业由于资金过于分散,所以银行的信任程度较低,这就使得施工企业的融资变得越发困难垫资条件苛刻。施工企业融资困难为其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目前,项目垫资已成为建筑企业常态,更有部分企业将项目垫资至完工阶段,这对施工企业的履约能力、资源保障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稍有管控不当,就会出现工期延误、甚至停工,部分建设单位由于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出现融资难的状况,导致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而施工企业在生产管理中还肩负着农民工工资不能拖欠的硬性任务,即便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走上诉讼程序,施工企业也得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造成施工企业资金压力异常沉重。

三、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合理编制资金预算,确保预算的落实与资金的高效利用

为了能让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更加高效,施工企业应当给予预算编制高度的重视,将预算编制工作列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财务管理人员认识到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了施工企业应当改变管理层的观念,让他们建立预算至上的支出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加细心严谨。预算的编制应当是一个严密的流程,不能由财务管理人员与管理层独断专行,财务管理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应当与企业内的各个部门联系,确认各部门的实际资金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资金的合理性。企业应当加强资金策划的过程考核,定期进行差异分析,并采取纠偏措施。未经批准的支出应当严格杜绝,确保每一项支出都有规矩可循,打造较为严谨的支出体系。此外,由于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他们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了项目建设中,所以施工企业招聘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素质较差。为了保证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施工企业还应当提高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对他们展开培训,并在接下来的人员招聘中设定较高门槛,确保招聘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二)聘请专业人员参与合同签订,规避合同风险,建立资信调查机制

由于保证金的不可控风险较大,所以企业应当努力提供保函的应用程度,减少保证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了降低保证金无法收回的可能性,施工企业在签订建筑合同时,应当聘请具有相关素质的专业人员参与到其中,从而保证合同的正规性与可靠性,尽量降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在合同中,细节的观察十分重要,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当将合同交由专业法律人员判断,以此避免“霸王条款”的出现,从而使企业出现经济损失。由于建筑合同中会涉及许多费用,所以建筑企业还应当重视其中的变量因素,包括人工费用以及材料费用等,将这些费用划分明确,以免在日后的交易中出现经济纠纷,影响企业发展。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当开拓优质客户,承揽资金到位工程,加大对建设单位资信调查,尤其是对地方小民营企业,更应该谨慎参与。建筑企业可以建立资信调查机制,对合同签订方展开调查,确保对方具有良好的信用,为企业收回保证金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当提升内部员工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在遇到经济纠纷以及其他法律纠纷时,可以镇定自如的应对问题,解决难关。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将法律教育渗透到整个工作流程之中,打造一个法律意识较强的工作团队,从而降低施工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三)将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

由于建筑工程的周期较长,所以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还应当尽量避免出现资金分散的状况。由于资金的集中管理较为艰难,所以施工企业应当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网络平台入手,打造网络资金管理平台,实现资金的统一与集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企业还可以与银行进行合作,以互助的方式实现资金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此外,建筑企业还应当提高融资能力,改变传统思维下的单一性,向投资与建造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施工企业应当重新树立对于资金管理的认知,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多种制度,推行多种政策,实现资金管理的高效开展。同时,企业还应当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市场,保持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保证金预算编制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安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差异化缴存
美国保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五花八门的保证金到底能保证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