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研究

2018-03-25 00:34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施工现场信息化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正文: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现场信息技术在应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间接导致现场施工管理效率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现场一般多作为建筑工程信息的主要聚集地,可以说,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水平将会对实际施工效率与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针对于此,从事于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必须立足于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现状,并利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强。其中,以BIM技术为主的建筑技术逐渐成为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的重点技术内容,广泛作用于建筑施工各个管理层面当中,效果较为显著。

1 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的相关概述

1.1 基本形式

建筑项目参与方众多,不同参与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信息。如果不将这些建筑信息进行及时整理,就无法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监督与指导作用。为及时保存这些建筑信息,管理人员常常会选择应用专业软件完成保存作业。在实际保存过程中,不同软件在存储项目信息方面的应用格式存在明显不同。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合理地选择信息格式能够进一步加强建筑信息的使用效率。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的信息格式基本上可以分为文本文档格式(TXT、DOC等)、图像格式(JPG、PIC等)、二维向量格式(EMF、IGS等)以及S维表面与形状格式(OBJ、DWG等)。从信息表现方式上来看,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的信息格式可以分为合同文本、财务报表、设计文件等。可以说,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的形式多样,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1.2 主要特点

结合现状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直接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变得愈加复杂化,如施工现场管理信息冗杂、现场管理难度增加等。可以说,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同时兼备信息共性与建筑业特殊性两方面特点。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将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介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且技术种类较多,因此建筑信息来源广泛且内容复杂。第二点,随着施工力度的不断加大,建筑施工信息种类繁多且加之相关信息化技术的管理,使得建筑施工现场信息更新速度快且关联性极强。第三点,根据本人上述可知,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在信息格式与表现方式方面,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特点。

1.3 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

一般来说,信息管理往往会被视为对信息资源多个单项信息系统实现综合管理的方式。主要是由原始信息获取、信息传送、处理、存储等流程方式构成。结合当前来看,国内在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方面主要以纯手工信息管理体系、半系统化信息管理体系与全系统化信息管理体系组成。

目前,随着我国BIM技术研究力度的不断深入,基于BIM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的方式逐渐应用于各个建筑工程体系当中。然而,介于我国施工现场信息化水平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的影响,部分信息化管理内容难以得到及时落实,信息流失严重、传递失效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2 当前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问题

2.1 信息管理系统亟待完善

一般来说,项目建设过程具备一定的持续性,施工现场的信息管理基本上可以有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基于BIM技术的主导作用下,国内建筑施工现场的信息管理体系基本上初步形成。但是介于我国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体系缺乏完善的影响,部分信息管理问题,如沟通不畅以及信息流失等,尚未得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很容易就导致信息出现集成差等方面的问题。

2.2 信息管理工具严重滞后

建筑领域信息管理主流主要以项目计划编制、控制相关目标为主,如Project。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这类项目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多以单项业务为主,基本上很难顾及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的全部信息情况,无法利用信息管理工具进行统筹管理。如此一来,往往会导致软件生产的信息格式存在明显不同。并且各种信息数据之间难以实现兼容要求,进一步加剧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的管理难度。

3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研究

3.1 BIM技术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多兼备工程量大与运行周期长的特点,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隐患问题。如果按照以往的管理经验实施信息管理工作,基本上很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针对于此,建议现场管理人员摒弃传统信息管理手段,最好采用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方法。所谓的BIM技术主要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属于一种通过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设计管理、建造管理以及运营管理的全周期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应用BIM技术,基本上实现传统二维绘图方式到三维绘图方式的过渡,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出建筑信息内容。

根据实践经验来看,BIM技术的主要特点基本上可以集中体现为:可视化、协调化以及模拟化三点。管理人员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可以进一步简化施工图纸内容,利用线条绘制方法,将施工图纸内的各类构件内容进行充分表达,能够解决以往人工操作存在的不足问题。利用BIM技术的协调化特点可以进一步协调各工序流程,利于施工效果与施工质量的双重提高。利用BIM技术的模拟化特点,可以进一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构建相关的建筑模型,对具体施工流程进行模拟,及时规避现场隐患问题。如此一来,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得到充分整合,比较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应用与管理。

3.2 基于BIM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的实践应用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的最初目的在于改善传统工程信息的传递方式与共享要求,以期实现各阶段项目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一般来说,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体系在组成结构方面,主要是以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BIM模型系统以及各子功能应用系统构成,并作用于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当中。根据实践应用可知:

信息收集系统主要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归入到BIM数据库当中,利用该数据库完成信息传递以及资源共享要求。其中,信息采集应该结合新兴电子信息采集方式,尽量摆脱传统纸质记录方式,防止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造成信息缺失问题。信息处理系统主要是将BIM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进行总结与分类,将各类信息资源整合为可控制的活动内容,并利用编码工作形式,将各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整理,以便确保信息管理科学、合理。

BIM模型建立系统主要根据从BIM数据库中提取的信息进行相关模型的创建工作,并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对创建的BIM模型进行合理完善,以便为各施工阶段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各子系统应用系统主要针对BIM模型指导现场施工、以及预防现场突发情况。一旦施工现场出现不良问题,各子系统应用系统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应对方案,给现场施工人员提供决策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效果,实现可视化应用、施工方案优化、工程量统计、成本控制等目标。

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在协同工作方面,往往呈现出分散性特点,需要大量时间进行信息整合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现场施工信息管理效率,现场工作人员往往会选择利用BIM技术的协同化特点,借助网络通信软件构建通讯系统,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共享效果。最后能够将建筑信息、结构信息以及设备信息等资源集成到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体系当中,确保最终的管理效果。

4 结论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各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阶段当中,并于《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明,我国建筑行业必须全面加强并提高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水平,重点加强对BIM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力度,进一步夯实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水平。这无疑是在彰显BIM技术对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彰显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针对于此,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及时明确BIM技术的重要意义,利用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积极解决施工现场建筑信息传达不明确或者遗失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合理。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施工现场信息化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月“睹”教育信息化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