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召伯甘棠到毛泽东甘棠

2018-03-26 02:29◎文/徐
金秋 2018年24期
关键词:杜梨甘棠吴起

◎文/徐 岳

秋末冬初的一个傍晚,我来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陕北吴起。在活动空隙,瞻仰了胜利山上系人情思的两棵杜梨树。

杜梨为何物?岐人雅称杜梨为甘棠。尚在的慈禧题匾“甘棠遗爱”,几乎家喻户晓。源于岐山刘家原那地方有一棵甘棠树,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因那地方属召公采邑,所以召公每来这里办公,为不扰民,就在树下处理狱讼案件,宣讲法律,有时困了干脆睡在树下。召公死后,当地流传一首《甘棠》民歌:“蔽芾(茂盛)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在这树下住过)。”这首诗共三段九句,收在《诗经》里。故吴起之杜梨树,就是《诗经》所言之甘棠。

我们顺着新铺的泛着灰白光亮的石板广场,庄严地朝两棵甘棠树走去,又清晰地看到树的一侧,闪烁着毛泽东的坐姿铜像。等再走近跟前,看到他披了棉大衣,静对近壑远山,面部表情庄重,沉思苦索,指间的烟头仿佛已快烧着手指了。雕像不远处又塑两个怀抱机枪的红军战士,警惕地望着不同侧面的动静,完全是临战的状态。怃今追昔,捕捉这幻化着长征的景象:1935年10月18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附近,19日天麻麻亮即起步,下午到达苏区吴起镇,红军战士欢声笑语,叫着“回到老家了”。20日毛泽东亲自找人,去寻找正受极左势力迫害而被关押的刘志丹。当夜(据房东回忆)毛泽东窑洞里的电报声不绝于耳,可以想见,他是难以入眠的。21日凌晨四时半,毛泽东渡过洛河,五时半爬到设在杜梨树下的作战指挥所。据跟随他长征的陈昌奉回忆,毛泽东顺手摘了一颗小小的杜梨果,扔到嘴里,嚼了嚼,说“这东西很好吃”。说实在话,我曾尝过杜梨小果,奇酸怪麻,难以下咽。很显然,毛泽东对它的过誉,是因为酸和麻刺激了他太过疲劳紧张的大脑神经。接着,他与一部分干部在杜梨树下召开了长征途中关于最后一仗“切尾巴战役”的战前动员会。等一切布置停当,不难想象,此时的毛泽东——长征刚到吴起,又一连忙了三天四夜,该是何等的疲惫不堪!他给警卫员说:“现在休息休息,枪响得激烈时不要叫我,到打冷枪的时候再叫醒我。”随即酣然入睡,足见完全是胜券在握。这场战斗大获全胜,实现了毛泽东的心愿:粉碎了那时围追堵截红军的东北军骑兵团和宁夏“二马”的骑兵团,切掉了那个令人十分讨厌的“尾巴”,不把敌人带进苏区。

在下山的路上,我总在心里琢磨,从召伯甘棠到毛泽东甘棠,其间三千年矣,似乎有一条红线在我眼前烁烁跳动,其势如黄河,又似长江。啊,这不就是中华民族长期用“爱”造就的“大爱”精神吗?有大爱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

猜你喜欢
杜梨甘棠吴起
砰!迎接我的可爱狙击
梨砧木杜梨和豆梨区别
吴起“求变”——县域发展导向“高质量”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酿酒酵母对制取杜梨种子的影响
百年心迹证丹砂 斗雪寒梅耐岁华——读祖父甘棠诗词旧作有感
送秦伯钧赴任河南高院法官
吴起:打败你的不是我,是你的双眼
烟雨迷蒙中的上甘棠
梨子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