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县城生活用水工程净化工艺比选

2018-03-26 05:28高星艳
山西水利 2018年5期
关键词:排泥滤料滤池

高星艳

(临县水利局,山西 临县 033200)

2009年临县县城人口5.68万人,年用水量207万m3,日用水0.57万m3。2012年,临县县城人口达到11.5万人,年需水量420万m3,日需水1.15万m3。当时供水工程的日供水能力为0.9万m3,日缺水0.25万m3。2015年县城人口达到14.85万人,日需水量2万m3,缺水情况更加严重,住房位置高的居民和高楼上的居民,常常没水吃。有的人为了等水,彻夜等候。预计2020年县城人口将达到16.47万人,日需水量可达到2.8万m3。

1 基本情况

1.1 饮水工程情况

在地下水和泉水资源开发殆尽的情况下,县政府决定从临县最大的水库——阳坡水库引水。阳坡水库设计总库容1 794万m3,1974年—2004年多年平均径流量1 790万m3,50%年份入库径流量1 575万m3;95%年份入库径流量778万m3,水源充足。

2014年—2016年,实施了县城引水一期工程。从阳坡水库出水口引到太平村,长23.948 km,采用玻璃钢管引水,直径0.6 m,单管设计流量0.5 m3/s,年可引水475~950万m3。管线建筑物206件,包括排气阀井37件,检查井4件,流量计1件,退水阀井3件,分水阀井3件,调压室3件,进水池1件,镇墩154件,穿河穿路11处。工程等别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Ⅳ级,概算总投资3 600万元。

2016年实施了县城引水二期工程。从太平村接起,到榆林水厂,全长9.723 km,采用球墨铸铁管管道,有压重力流输水,管径0.6 m,管线建筑物有控制阀井2件,流量计井2件,调压阀井一件,排气阀井14件,排水阀井5件,交叉建筑物4件,镇墩20件,概算总投资3 472.8万元。设计引水流量0.22 m3/s,日引水1.9万m3,加上原有引水能力0.9万m3,日引水达到2.8万m3,可满足县城2020年的生活用水。

2017年实施了三期工程——自来水厂工程。在原供水厂基础上扩建,建设内容有进水格栅渠、絮凝反应池、Ⅴ型滤池、滤池操作室、紫外消毒渠、加氯加药间、污泥储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间等,概算总投资2 127.07万元。

1.2 净化工艺流程

因库区上游有村庄,新引库水的水质较差,需净化后再利用。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太原监测站2013年4月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99项检测项目中,除肉眼可见物、浑浊度外,其余97项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因此,净化工艺的关键是,对水中的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进行针对性处理。

确定采用的引水工艺流程:水源、絮凝反应沉淀池、滤池、消毒后清水池、配水管网。

2 絮凝与沉淀池工艺选择

2.1 混合絮凝方式的选择

混合是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的工艺过程,不同混合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优点是絮凝效果较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缺点是絮凝时间长,水头损失大,转折处絮粒易破碎,出水水量不易分配均匀。

回转式隔板絮凝池。优点是絮凝效果较好,水头损失较小,构造简单,管理方便。缺点是出水水量不易分配均匀。

折板絮凝池。优点是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好。缺点是构造较复杂,水量变化影响絮凝效果。

网格絮凝池。优点是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缺点是水量变化影响絮凝效果。

机械絮凝池。优点是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缺点是需机械设备和经常维修。

根据以上几种形式对比,结合本工程水源充足,水量变化不会很大的实际,最后选择用网格絮凝池。

2.2 沉淀池工艺的选择

平流沉淀池。优点是造价低,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采用机械排泥设备时,需维护机械排泥设备(大中型净水厂);不采用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较困难。

斜管沉淀池。优点是沉淀效率高,占地少。缺点是耗用材料多,老化后更换费用高;对原水浊度适应性较平流池差;不采用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较困难;采用机械排泥设备时,维护管理较平流池困难。可用于各种规模水厂,宜用于老池的改建、扩建和挖潜,适用于需保温的低温地区,单池处理水量不宜过大。

由于本工程场地不宽裕,故选用斜管沉淀池。

3 滤池与消毒工艺比选

3.1 滤池工艺选择

单层滤料普通快滤池。优点是运行管理可靠,有成熟的运行经验,池深较浅,节省动力。缺点是阀件较多,一般为大阻力冲洗,需设冲洗设备。各种水厂均可适用,单池面积不大于100 m2。

双层滤料普通快滤池。优点是滤速较高,含污能力较大(约为单层滤料的1.5~2倍),无烟煤做滤料,易取得。缺点是滤料粒径选择较严格,冲洗操作要求高,常因煤粒不符合规格,发生跑煤现象,煤砂之间易积泥。各种水厂均可适用,单池面积不大于100 m2,用于改造单层滤料旧厂以提高出水量。

接触双层滤料滤池。优点是可一次性净化原水,处理构筑物少,占地少,基建投资低。缺点是加药管理复杂,工作周期短,滤料粒径选择较严格,冲洗操作要求高,常因煤粒不符合规格,发生跑煤现象,煤砂之间易积泥。一般用于每天5 000 m3以下小水厂。

虹吸滤池。优点是可节省阀井,不需冲洗水泵或水箱,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缺点是需要抽真空的设备,池深大,结构复杂。用于中型水厂,一般采用小阻力排水,每格池面积不宜大于25 m2。

重力式无阀滤池。优点是一般不设闸阀,管理维护简单,能自动冲洗。缺点是清砂不便。用于中小型水厂,单池面积不宜大于25 m2。

压力式无阀滤池。优点是可一次净化,单独成一小水厂,可省去二级泵站,可作小型、分散、临时性供水。缺点是清砂不便,加药管理复杂,工作周期短,滤料粒径选择较严格,冲洗操作要求高,常因煤粒不符合规格,发生跑煤现象,煤砂之间易积泥。适用于小型水厂,单池面积不宜大于5 m2。

压力滤池。优点是滤池可预制,移动方便,可用于临时性供水,用作接触过滤时,可省去二级泵站。缺点是耗用钢材,清砂不够方便,用作接触过滤时,加药管理复杂,工作周期短,滤料粒径选择较严格,冲洗操作要求高,常因煤粒不符合规格,发生跑煤现象,煤砂之间易积泥。用于小型水厂及工业给水,可与除盐、软化交换床串联使用。

泵吸式移动冲洗罩滤池。优点是一般不设闸阀,易自动化控制连续过滤,构造简单,占地省,池深浅,减速过滤。缺点是管理维修要求高,施工精度要求高,设备复杂,反洗罩易坏。适用于中、小型水厂,单池面积不宜大于3~4 m2。

虹吸式移动冲洗罩滤池。优点是不设闸阀,不需冲洗水泵或水箱,易实现自动化控制连续过滤,构造简单,占地省,池深浅。缺点是管理维修要求高,施工精度要求高,设备复杂,反洗罩易坏。适用于大中型水厂,单池面积不宜大于10 m2。

Ⅴ型滤池。优点是均粒滤料,含污能力高,气水反洗,表面冲洗结合,反洗效果好,单池面积大。缺点是池体结构复杂,滤料贵,需增加反洗供气系统,造价高。各型水厂均可适用。

经过对比分析,因工程是全县最大的供水工程,涉及近20万人的用水安全,应采用安全可靠的Ⅴ型滤池。

3.2 消毒剂的选择

氯、漂白粉。消毒灭菌优良,灭病毒优良,灭活性微生物效果居现用消毒剂中的第三位,消毒效果随PH值增大而下降,PH等于7左右加氯最好。可保持较长时间的余氯量,可生成副产品,产生氯化和氧化中间产物。国内应用广泛,接触时间30 min。极大多数水厂用氯消毒,漂白粉用于小水厂。

次氯酸钠。消毒灭菌优良,灭病毒优良,灭活性微生物效果居现用消毒剂中的第四位,消毒效果随PH值增大而下降,PH=7左右加氯最好。可保持较长时间的余氯量,不大可能生成副产品,产生氯化和氧化中间产物,国内应用较少。接触时间2 h。用于中小规模水厂。

二氧化氯。消毒灭菌优良,灭病毒优良,灭活性微生物效果居现用消毒剂中的第二位,PH值对消毒效果影响较小,PH大于7时较有效。比氯有更长的剩余消毒时间,不大可能生成副产品,产生中间产物,国内应用较少。接触时间30 min。用于中小规模水厂。

臭氧。消毒灭菌优良,灭病毒优良,灭活性微生物效果居现用消毒剂中的第一位,PH值对消毒效果影响较小,无需补加氯。不可能生成副产品,产生中间产物,国内应用较少。接触时间数秒至10 min。制水成本高,无持续消毒作用,在进入管网水中还应加少量氯消毒。

紫外线辐射。消毒灭菌良好,灭病毒良好,对PH值变化不敏感,无需补加氯。不可能生成副产品,产生什么中间产物尚不明确。管网中无持续消毒作用,用于工矿企业等集中用户水处理。

本工程消毒以紫外线消毒为主,为了保持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需要添加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用电解食盐水产生,安全可靠,管理运行简单。

4 结语

本工程是全县最大的饮水工程,事关20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通过比较选择,净化工艺最后采用网格絮凝池絮凝、斜管沉淀池沉淀、Ⅴ型滤池过滤、紫外线消毒的净化工艺。

猜你喜欢
排泥滤料滤池
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优化分析
西门子S7-200 SMART在好氧池排泥控制中的应用
立式纤维滤布滤池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中纺院天津滤料公司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复评审
浸渍整理芳纶/PAN预氧化纤维滤料性能
预臭氧接触+炭砂滤池中试工艺长期运行研究
南方某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分析
对滤池的滤料有何要求?
二沉池排泥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冷等离子体处理改善涤纶滤料抗静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