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牟平大地上的一棵红高粱

2018-03-26 06:03王香
昆嵛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波红高粱王小波

从一株高粱的原野,到一纸文字的繁华;从自我出发,去往外面的世界。墨韵也罢,红高粱也罢,都需要饱经磨砺,都是灵与肉修行的渡苇。选择了远方,就要背负远征的宿命,直至人与书,与时光,俱老,可是精神,永驻人间!这,是诺奖获得者莫言的选择。这,也是齐鲁文人的襟怀。而踏上齐鲁大地的每个人,倘若有心有灵气,都能浸染上这样的神韵和风姿,例如,王小波,曾被预言将来可能结缘诺奖的王小波。可惜他45(1952-1997)岁时,就因病离世了。

王小波,小波不小,生命如此短暂的王小波,却有着了不起的成就,在文坛掀起过巨大的波澜:他被誉为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作品有《唐人秘传故事》《未来世界》《思维的乐趣》《时代三部曲》《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地久天长》《东宫西宫》等。而代表作品《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无论其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还是语言风格,深刻影响世人,至今。他唯一的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想想,若是长此发展下去,他的未来将会多么辉煌灿烂啊。

出生于北京的王小波,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获得硕士学位。游历欧美各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后辞职做自由撰稿人。

有着如此潜质、才能、发展前途和巨大影响的王小波,“知青”时竟曾经生活劳作在我们家乡牟平这片热土上——1971年后,在母亲老家山东省牟平县青虎山插队两年,他早期的作品如《战福》等就是以这段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作的。我最早读过他的作品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时还不了解王小波,只是冲着那‘特立独行的题目去的。一读不得了,其语言内涵更“特立独行”得不得了。作者把那只独特的猪写得活灵活现,不但性格独特,且思想有见解,有应变能力,诱人眼目和心扉。只有贴近底层生活和人生经历的人,才会对生活有那样独到的观察和热爱,对文字才有那样的自如驾驭力。看作者,王小波,似乎名不见经传。上网一查,有关他的信息铺天盖地,竟还是我们半个老乡,他曾经在牟平大地上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过。

不断地接触他的作品,以及有关评论,更发现,不仅他同时代的人喜欢他以及他的书,当今的年轻人,中学生中,也粉丝多多。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让毫无相同生活经历的年轻一代喜欢,首先证明他的作品中有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东西。而这就是所谓“永恒的主题,如爱和美。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吃惊、感叹和庆幸之余,更加敬重他:宛如莫言,朴实地生活在齐鲁的黄土地上,汲取着齐鲁稻粱的营养、人文的营养、儒家的营养,而终于茁壮成一棵籽实饱满清芳四溢的红高粱。不仅如此,他后来更是茁壮成一棵栋梁之材。于是,不由地眼前就幻化出了清瘦的王小波,在牟平大地上生活、劳作、读书的一幕幕:

那个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王小波一定是和乡民们一样,脚上经常穿着一双磨平了底儿的解放鞋,当时俗称黄帮鞋。直至深秋了甚至冬天了,黄帮鞋里的脚丫子上,还未能套上双袜子。那种鞋子是要一年四季地穿,春秋季节好说,热了可以脱下来,冬天就不好过了,抵挡不了寒冷,鞋窠里垫了撕碎的玉米叶子,那脚还是像被猫咬一般冻得疼。还有,那磨平了的鞋底,踏在结冰的路面上——那时可没有融雪剂清雪机,是要打滑的,能将你滑倒摔倒在坚硬如石的地面上的。我儿时的一个女同学,曾因此在结冰的路上频频摔倒以至于大哭不止。那时,瘦如芦柴的小波,摔倒在地上肯定会更疼。不知他随大伙去整大寨田的时候,去喂养生产队上的猪牛们时,去河边敲开冰层洗衣服时,有没有摔倒过,疼痛过,哭泣过……

小波穿的衣服也肯定是补丁摞补丁的,所谓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哪有现在那多到家里衣服盛不下要定期清仓的衣山衣海啊。那时,远离家人的小波,衣服破了时,可能也是连块补丁也难找,好容易找来块边角布料,颜色又不搭配。而且,缝补的人,可能是隔壁大娘,可能是心仪他的姑娘,也许是他自己粗糙着那双男人的大手,大针脚小针脚地拱上去的。不会有人笑话的,那时,那地,那些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譬如兄弟之间分家,都是要具体到一件破衣裳,一个碗,一截绳子的,生活困难得很。

小波吃的饭菜,肯定亦如当年家乡的乡民们吃的那样,方式主要是大锅里煮、熥、炖,内容主要是玉米饼子地瓜,外加一碗白菜萝卜菜和一小盆玉米粥。最后是饭菜一锅出,然后全家人——小波他们该是几个知青们一起,围着端上炕桌的饭菜,唏哩呼噜地吃。也是常常吃不饱,要想法打点野食吃。野果野菜,野兔野鸡,生产队场院上堆放的花生蔓子上的秕花生。有时顾不得了也偷点农户菜园子里的黄瓜西红柿韭菜大葱甚至是茄子。冬天也去掏老鼠洞捣麻雀窝。这样做的时候,小波的内心肯定也愧疚羞惭,但也肯定还有一份浪漫和野趣在,因为这些后来都化作了他作品里的元素。

很少赶过牛的小波,使劲抓住领头牛的缰绳,低一脚高一脚地朝着村子的方向走回去。可是,他找不到村子的方向,只好随着牛群走……后来,是村人满山遍野地寻找王小波和牛群。找回来的王小波,因为雨淋困乏心急,大病一场,身体更虚弱了,便就此在家休养几日。如今,青虎山村那棵历经几百年的老棘子树,还记得它荫凉下的那个瘦弱知青王小波捧书默读的身影。

还有,王小波肯定钻过高高的玉米地,在玉米叶子划着流汗臂膀的溽热中,拔草,施肥。他还肯定在皑皑冰雪的寒冬中,和大伙坐在热炕头上,边剥玉米花生粒儿,边闲聊,说古今,话将来……

再苦再累,细高挑个子的小波,却始终有着‘特立独行”的精神世界,他从劳作中深刻地收获了许多另外的东西,那些被累得麻木的人们无暇细想的东西,诸如,生命的意义,爱和美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等等。

生活如此艰辛,劳作如此辛苦,可是有一样事情小波必须,也一直在做:读书。读遍了周围能搜集到的所有的书,他又凭借着自己家在北京的优势,不断地从北京带书来读,捎书来读。他在他的《思维的乐趣》一文里有着这样一段话:“我到农村去插队时,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我们队里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带的样子。后来别队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后我又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见到了它,它的样子越来越糟。我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现在我还忘不了那本书的惨状。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倘若可看的书很多的话,《变形记》也不会这样悲惨地消失了。”“我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原来,不仅小波爱看书,在他的带领下,乡人们,同行的知青们,都爱看书,以至于把书看成了那个样子了。只是,小波是那个坚持最久最顽固的一个,所以,后来的人们,因此都认识了著名学者、大作家、“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的王小波。

如此这般地看书,莫言有过,他借遍了当时十里八乡人家的书籍去读。高尔基有过,他捧起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鲁迅有过,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莫言高尔基鲁迅都成为了大家,所以,小波,若是假以天年,也必定是文坛大家—个。

能想见出小波读书的如饥似渴样儿:在农家昏暗的油灯下,他捧读不止,《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演义》《莎士比亚全集》……以至于通宵彻夜,小波没有睡觉,第二天就红着眼睛照样和大家一起出工。而且还不止于此,在出工休息的间隙里,他还会放下工具,找个背风没人的地方,掏出有些打卷儿的书籍,可能是高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因为恢复高考的信息,已经如春风一样吹遍了神州大地……“开始上工了,开始上工了!”生产队长喊着。可是,沉醉在书籍中的小波硬是没听见,他正和文字数码历史名人们谈兴正浓……所以,恢复高考后,王小波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插上了奮飞的翅膀,轻易地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为自己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曾和我们一样,平凡地生活在牟平这方红色的热土上,只是,同样饱受生活风霜的我们还在原地,而有同样经历的王小波,却背负起远征的宿命,已经化作了红高粱的红,红遍了中国和世界,和后世,只留下一棵红高粱的背影,给牟平人,给中国人,给世界人……

王香,山东烟台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协会员,烟台散文协会理事,牟平作协理事。近三五年,陆续向一些报刊自由投稿,先后在《思维与智慧》《博爱》《当代散文》《昆嵛》《人民日报》《中国社会报》《新民晚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现已出版散文集《人生就做一次蓑羽鹤》。

猜你喜欢
小波红高粱王小波
红高粱
构造Daubechies小波的一些注记
小波去噪算法研究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众声喧嚣,再读一读王小波
善用游戏的方式解决手足争端
似水流年
莫言自称再也写不出《红高粱》了
走近红高粱
青蛙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