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出版研究

2018-03-26 11:53徐丽
出版广角 2018年2期
关键词:福克纳威廉学者

【摘 要】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文章从名声学的角度出发,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探讨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和研究情况。

【关 键 词】威廉·福克纳;出版;译介

【作者单位】徐丽,内蒙古民族大学外语教学部。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2.024

1949年,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他为当代美国小说在艺术上做出了强有力的和无与伦比的贡献”。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他一共创作了20部长篇小说、6部诗集和70多部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是围绕他的生活环境展开,其中穿插了许多名人事迹。他的小说风格多变,笔法富于变化,擅长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表现人和事物。有评论家认为,威廉·福克纳是一座“美国现代文学上的险峰”,他的作品虽然风光无限、气象万千,却不允许外人匆匆闯入。随着福克纳小说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术界对其作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挖掘和研究,在国内文学评论界和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威廉·福克纳在中国的介绍者

在中国,最早对福克纳进行研究的文献是赵家璧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一部介绍美国现代小说的专著,他在专著里评议了福克纳,这是福克纳第一次被介绍给中国读者。此后直到1962年,周煦良在《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上翻译了英国作家阿伦的文章《威廉·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中作者把福克纳的小说与另一个南方小说家罗琳·高登(Caroline Gordon)小说的进行对比,认为福克纳的小说根植于民间记忆,更为复杂,并分析了福克纳早期、中期和后期小说的写作特点。1979年,我国学者刁绍华在《吉林大学学报》发表了题为《海明威和“迷惘的一代” 》的文章,认为福克纳与海明威、帕索斯、菲茨杰拉德等人是受斯坦因影响的一批美国青年作家,他们形成了一个流派——“迷惘的一代” ,并指出福克纳的小说脱离了政治斗争,具有意识流的特点。1980年,裘小龙在《读书》上发表题为《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绿头巾想到的》一文,指出福克纳的这部小说深受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色,主人公既是没落的南方旧制度的象征,又是它的牺牲品。正是这种旧的社会意识的残存和与生俱来的病态,使真正的爱情披上了“绿头巾”——爱情被欺骗、被侮辱、被毒杀了。同年,徐继承在《社会科学辑刊》上翻译了罗纳尔德 ·哈佛特的文章《现代美国文学》,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写作生涯的三位重要的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中,福克纳是美国文明神话宣传的摧毁者和宿命论者,并指出人们由生存的社会塑造成型,只有按其所在的社会要求进行活动,别无他法。国内最早介绍威廉·福克纳著作的是赵扬1981年的译作《圣殿中的情网——威廉·福克纳传》,该书以时间的顺序记录了威廉·福克纳的成长经历——从福克纳的出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开始创作到成名,是我国较早介绍福克纳的译作。

在国内早期对威廉·福克纳的译介和出版物中,很难找到更多关于他的作品的翻译和评述,对他的介绍大多数是间接的,如刁绍华在《吉林大学学报》发表的《海明威和“迷惘的一代”》一文,是在评议美国著名的作家海明威时顺带提到威廉·福克纳。虽然早期对福克纳的介绍大多是间接的,但是在各种书籍和报刊中仍能找到零星的片段。

二、福克纳作品在中国的出版

福克纳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但由于我国学者对福克纳的关注不多,直到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国学者对这位作家的译介和研究才正式展开。1958年4月,《译文》刊登了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胜利》和《拖死狗》,后附李文俊先生撰写的编后记,该文简单介绍了福克纳的生平和创作。1962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出版了《美国文学近况》,书中总结了福克纳小说的主题倾向,提到福克纳的右翼表现。此时译介更多的是关注国外作家的政治意识形态,但很快又因“文革”而中断。

从1979年至1989年,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美国文学成为我国译介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福克纳的研究也步入正轨,以李文俊、唐敏为代表的学者开始翻译福克纳的小说。李文俊在1979年第6期的《外国文艺》上发表了福克纳的3篇短篇小说——《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干旱的九月》和《烧马棚》。1980年,李文俊先生的《福克纳评论集》出版,译著《喧哗与骚动》在1981年出版,并在1984年、1992年、1995年再版,在国内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研究福克纳的论文有100多篇,其中半数论文是依据李文俊先生的译本《喧嚣与骚动》进行研究的,如1986年第4期《外语与外语教学》上刊登的冉德乐的《彷徨的女性,迷途的羔羊——谈〈喧哗与骚动〉中的女主人公凯蒂》,1987年第6期《社会科学学报》上刊登的张先昂的《美国南方的悲剧——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1988年第1期《外国文学研究》发表的赵晓丽的《〈喧哗与骚动〉表现手法初探》等。李文俊先生还在1985年出版了《大黑傻子》和《熊》,1988年出版了《我弥留之际》和《去吧,摩西》。之后,其他翻译家先后翻译出版了《押沙龙,押沙龙!》《坟墓的闯入者》《八月之光》《掠夺者》《村子》《福克纳随笔》《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和《福克纳作品精粹》等,以及翻译出版了达维德·敏特的《圣殿中的情网——威廉·福克纳传》和弗雷里克·霍夫曼的《威廉·福克纳传》等作品。福克纳作品译本的增加,提高了国内学者对福克纳研究的兴趣,也使福克纳在中国的地位不断提升。

1990年到1999年是我国翻译出版福克纳作品和有关著作的全盛时期,也是福克纳研究的一个高潮。北京大学教授陶洁出版了《福克纳的魅力》,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肖明翰出版了《威廉·福克纳研究》《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和《威廉·福克纳:骚动的灵魂》。国内其他学者还先后出版了《我的弥留之际》(1990)、《去吧,摩西》(1996)、《坟墓的闯入者》(1996)、《圣殿》(1996)、《八月之光》(1997)、《掠夺者》(1999)等译著。其中,长篇小说《圣殿》使威廉·福克纳获得大量读者。该书描写了美国破败的南方社会场景,堪称福克纳揭露和抨击美国南方丑恶现实的力作。翻译家在保留原文韵味的基础上,兼顾了国内读者对福克纳小说的接受情况。福克纳翻译作品数量逐渐增多,掀起了国内对福克纳作品研究的热潮。

近十几年来,李文俊先生先后翻译了福克纳的小说《调换位置》(2000)、《记舍伍德·安德森》(2000)、《押沙龙,押沙龙!》(2000)、《在卡洛琳·巴尔大妈葬礼上的演说词》(2000)、《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福克纳短篇小说集》(2001)、《福克纳书信选·致马尔科姆·考利书》(2003年)、《福克纳随笔全编》(2004)等,他的翻译作品為中国学界了解福克纳架设了一座桥梁,是研究福克纳文学的基础。

三 、中国对福克纳的研究

国内对福克纳的研究异彩纷呈,根据CNKI检索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公开发表的福克纳研究期刊论文有3133篇(如图1),研究视角涵盖不同的研究流派,福克纳研究已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福克纳的作品由施蛰存、赵家璧等学者介绍到中国,当时国内时局动荡,革命文学占据文学的主导地位,而福克纳的作品晦涩难懂,很少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因此,我国对福克纳作品的研究十分罕见,几乎是一片空白。我国对福克纳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刁绍华、李文俊、裘小龙、杨江柱、卜珍伟、李万遂等分别从福克纳的生平和作品的主题与人物、表现手法、创作视角等方面来分析。从1979年到1984年,对福克纳的研究主要是从福克纳的《沙多里斯》《喧嚣与愤怒》《押沙龙,押沙龙!》《不屈的人们》和《去吧,摩西》这几部小说来评议的,李文俊是这一时期研究福克纳的权威。

20世纪80年代,陶洁翻译了亚瑟·伏斯的《美国短篇小说评述》里的一篇文章《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这是我国较早介绍关于福克纳研究的论文。文章介绍了福克纳从创作之初到晚期的重要小说,认为福克纳早期的优秀短篇小说几乎都取材于他的家乡,多半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的。福克纳中后期的小说善于运用写作技巧,引人入胜,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创造力和高超的讲故事天分,从此掀起了我国福克纳研究的高潮。

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组织福克纳学术研讨会。1992年5月,“福克纳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英语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联合组织在北京举办,会议从创作方式、作品视角、象征手段、文体风格、人物形象和比较研究等多个角度对福克纳的文学进行研讨。1997年1月,由北京大学英语系、香港浸礼会大学英文系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美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福克纳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那一年正值福克纳100周年诞辰。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 研讨会上学者们讨论较多的是福克纳与美国南方的关系、福克纳的成就与影响,以及阅读与讲授福克纳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关于福克纳的研究论文数量有所增加,研究角度也更加新颖和具体。我国学者开始运用比较文学理论来对比分析福克纳与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更加深刻地解读福克纳的小说内涵,赵学勇和卢建红在1991年第3期《兰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人与文化:“乡下人的思索”——沈从文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认为,沈从文和福克纳都是通过记录本民族的兴亡来观照本民族乃至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两人都对中西方现代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现代的,而且是当代的。朱徽在1996年第3期《中国比较文学》上发表了题为《重唱的挽歌──评肖明翰著〈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一文,认为福克纳是20世纪在小说形式和写作技巧上最富有创造性的小说家,两位大师都主张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提倡真实自然的文学创作形式。

21世纪以来,我国对福克纳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大多数学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进行探析,论文数量逐渐增加,研究视角逐渐与国际接轨,体现了关于福克纳研究的纵深发展。2004年5月,北京大学与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三届福克纳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盛况空前,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也门、日本等国的多所大学和出版社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围绕福克纳在21世纪的文学地位展开,学者们讨论了不同的文学理论对理解福克纳作品所起的作用意义,并从翻译和教学的方法以及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与会者认为,近年来关于福克纳的研究更加注重内容、种族和性别,也更包容、更有序,国内对威廉·福克纳的研究视角逐渐与国际接轨。

虽然关于福克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研究范围较小,视角狭隘。很多学者的研究只集中在几部作品上,应该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研究内容需要突破以往的范畴。其次,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很多学者的研究还停留在福克纳与南方文化的关系上,通过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作品,很少从后现代叙事研究的角度来探讨。总之,对福克纳的研究需要我们更新观念,运用全新的视角系统化地进行钻研。

|参考文献|

[1] 阿伦,周煦良. 威廉·福克纳与美国南方[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6(4).

[2] 刁绍华. 海明威和“迷惘的一代”[J]. 吉林大学学报,1979(3).

[3] 裘小龙. 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绿头巾想到的[J]. 读书,1980(4).

[4] 陶洁. 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J]. 国外文学,1985(1).

[5] 张先昂. 美国南方的悲剧[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6).

[6]李文俊. 福克纳评传[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7] 李萌羽. 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M]. 济南:齐鲁书社,2009.

猜你喜欢
福克纳威廉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破耳兔
学者介绍
一粒沙子
学者介绍
威廉·福克纳的《熊》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
福克纳非线性艺术叙事范式及其审美价值
不计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