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耐心,多一丝收获

2018-03-26 07:17董海玲高淑平李斌
关键词:打人任课老师我会

董海玲 高淑平 李斌

摘 要:新学期开学几天后,一次户外课任课老师找到了笔者,非常生气地告诉我,小A上课的时候,没有缘由地非常用力地打其他的同学,而且当老师问他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的时候,小A选择的是沉默。任课老师苦口婆心地和孩子交流了将近半个钟头,告诉孩子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打人,询问小A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面对老师的教导,小A一言不发。他的无言对抗耗光了老师所有的耐心。

关键词:耐心;收获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8-01

听完任课老师的叙述,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居然打同学,一定要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延续了体育老师的方法,询问他打人的原因,并且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打人究竟有哪些危害,我想当然地以为他对我的态度会与其他任课老师的态度不同,但结果却是这个孩子对我的话同样的无动于衷。长时间的单方面没有任何回应的教育,最终也磨光了我所有的耐心。最终我们的第一次对话就以他的沉默以对,我的百般受挫与懊恼地让他回教室反思而结束。

那次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观察这个孩子,我发现这个孩子平时上课的时候并不举手回答问题,而且他下课的时候也不是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出去找同学一起玩耍,他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呆着,但有时候他也会被同学的行为吸引,但当他走近同学的时候,他不是和其他人聊天,而是忽然从背后或者是从一侧捶打同学,然后迅速地离开。这样的结果就是这个孩子在班级里面的人缘非常差,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这之后的一段时间经常有其他孩子向我报告这个孩子打人的情况,并且表达出自己对他的不满。因为他这种打人的行为,其他孩子甚至想到了集体“报复”。我意识到了事情严重性,于是我放学后找到了孩子的母亲,了解孩子情况,以期通过共同的努力来扭转孩子现在的状况。

从与孩子母亲的交流中我得知,孩子在四岁之前一直是跟姥姥姥爷生活,而姥姥姥爷对待孩子的方式几乎是一种无条件的溺爱。四岁之后,孩子爸妈觉得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便把孩子从老家接回到了身边,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实施的是一种专制的教育模式,据孩子母亲自己的描述,她是一个性子非常火爆的人,如果孩子做的事情有不如她意的地方,她便會对孩子嘶吼甚至是打骂,而这个孩子又属于那种性格非常倔强的类型,面对母亲的歇斯底里,孩子的绝大多数时间选择是沉默以对。而孩子这样的应对模式,更加加深了孩子母亲气愤的情绪,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亲子关系,交流时孩子的母亲也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过于严苛,同时也希望能够与孩子的关系缓和下来。

听完这位母亲的描述,我觉得孩子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将孩子送给家里的老人抚养,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导致孩子小时候与父母正常的依恋关系没有形成,心理学中提到依恋是孩子与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孩子对大人的依恋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是必需的。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如果没有这种依恋心,孩子就会感到惊慌和恐惧。而孩子在0~3岁的婴幼儿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非常重要。显然这个孩子在依恋的关键期,与父母之间并未形成稳固的依恋关系。而当孩子四岁之后被接到父母身边的时候,孩子内心其实会有一些不熟悉的距离感的,当进入与父母相处的新的陌生环境时我觉得孩子当时的内心或许是有兴奋与新奇的,但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熟悉与恐惧吧,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接纳,从而让孩子熟悉并慢慢融入到这个新的陌生环境中,但结果孩子父亲和母亲,对孩子多的不是关爱与接纳,而是对孩子之前形成的一些父母眼中的不好行为习惯横加指责,这样的结果就使本来就不稳固的亲子关系更加的雪上加霜。孩子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并没有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友好的相处,反而学到的是指责与棍棒教育。当我与孩子母亲交谈的过程中,孩子时不时会状似无意地经过我们谈话的教室门口,留意我们究竟说了什么。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孩子的母亲沟通的时候,并且有意识地在孩子能听到的范围内向孩子的母亲夸奖孩子的优点的时候,我隐约发现孩子的嘴角有了浅浅的笑容。交谈之后我和孩子的母亲约定对这个孩子要有耐心,孩子母亲也承诺在家要尝试用民主方式与孩子交流。

之前面对孩子的情况我会更多的直接告诉他相处的方法,但我发现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奏效,现在我告诉自己要放平心态,不要着急,就像马拉松长跑一样,我不能一直盯着最终的目标,我要设定一个个小的目标,为他一点点小目标的达成而庆祝。首先我私底下找到这个孩子周围一些和他比较熟悉的、接触较多的孩子,我告诉他们这个孩子有时候去动手打他们并不是想要打架,而是希望与他们交朋友,但是他不太会表达自己,希望其他孩子们能帮助老师一起教会他交朋友,孩子们接受了我的求助。

接下来在每次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即使再生气,我也会不断告诫自己要放平心态,然后跟孩子一点点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孩子打人时,我会找到孩子,当他一脸戒备地看着我的时候,我会轻轻拉住孩子的手,询问孩子想和其他人一起玩吗?孩子半天不回应我,我就再次降低标准,告诉他如果想就点头,如果不想就摇头,孩子开始的时候选择沉默,我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反应,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孩子终于点了头,这之后我慢慢地跟孩子商讨怎样的方式能够与同学们更好地相处,如何才能让其他同学接受他,并且愿意和他交流。我会创造机会让他做事情,在全班面前表扬他,慢慢孩子开始有了自信。

我明白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会更加留心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并及时表扬。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多了,他也更愿意与我交流了,而且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了。这使我感受到多一份耐心,孩子们或许会给你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猜你喜欢
打人任课老师我会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谁是谁的镜子?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如何协调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我会分辨
我会玩
打人的年纪
各有解释
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