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训练教学对小学语文写作的促进作用

2018-03-26 07:17冯瑞来
关键词:促进作用小学语文

冯瑞来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写作基础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但是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如何高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了教师们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当前小学写作教学模式的观察,不难发现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而对口头训练的关心不足。本文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对口头训练教学对小学语文写作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头训练;教学写作;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35-01

所谓口头训练就是指教师让学生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新闻用自己语言复述出来,也可以加上学生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般不会用太多时间,要求学生讲述的言简意赅即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叙述的具体性和完整性,理清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关键点,分清时间主次,抓住主要内容,不能主次部分,叙述的太啰嗦,达到整个事件的清晰再现即可。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不强,因此,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口头训练教学,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叙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体系,口头训练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口头训练教学特点和方法

(一)口头训练教学的特点

口头训练,就是用嘴来输出语言和信息,描述事件的整个过程或是就某个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因此,口头训练就有贴近生活,随意性、直观性、具体性以及交互性的特点,小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一般用比较贴近生活的语言,在语言结构上一般一简短精悍为主,复杂的句子一般不会出现,表达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尽可能的叙述完整和全面。小学阶段的口头训练一般都是一些特定的事件,语境和结构背景都比较具体,学生在口头训练中也可以结合事件,运用一些肢体语言进行辅助表达,让整个事件更加形象。

(二)口头训练教学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口头训练教学的意识,认识到口头训练在促进学生写作的重要作用,结合课本知识,就相关的生活实际给学生布置训练内容,锻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对一些适合学生认知的事件要求学生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每天抽一些时间,让学生就自己的观察,把整个事件或是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完整的表达出来,其他学生也进行认真的听和思考,表达完以后,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有益的补充,对一些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在口头表达中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输出能力,对口头训练效果不理想的同学进行鼓励和指正,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与适当的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口头训练教学对写作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语言组织能力不强,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对写作文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小学生普遍把写作文当成一个棘手的任务,而不是当做自己对一件事情的意见和看法表达或是对一件有意义事情的完美再现,不能发现写作的乐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减少抵触心理,爱上写作,这样才能有效的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口头训练具有短小、随意的特点,学生就像平时一样对一件事情进行叙述或发表看法,很容易让所以学生都轻松的参与,再加上教师的合理导向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输出能力,为学生进行写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在口头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也会发生改变,由开始的排斥、胆怯变得慢慢接受,适应到后来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叙述习惯,对写作也有了兴趣,写作能力和水平也有效的提升。

(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口头训练虽然是叙述,但是也要求学生进行仔细认真的观察和思考,若学生没有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在口头训练时就会很吃力,甚至卡壳,这就要教师发挥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平时多留意身边的有意义的事情,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喜欢,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通过和其他学生的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在下次观察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通过训练学生观察——叙述——对比——再观察——叙述……的往复循环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叙述能力会逐步的提高,也帮助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活跃学生的语言思维

仔细分析口头训练教学的过程,就会发现口头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思维。口头训练的过程其实也是写作的过程,两者都是通过观察和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如同批改作文一樣,小学语文教师在口头训练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毫无意义地对同一事物进行简单的重复,更不能在没有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而是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观察具体事物,进行认真的思考,做到事件和思考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文章,教会学生观察后对事件进行分析和构想,让学生的语言思维日趋完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构思,教师应该进一步的指导学生如何把心中的构思更好地书写出来。口头训练其实相当于对作文的有机分解,时间比较短,内容和思路要求相对完整,这就要求学生要尽量的准确表达,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养成准确的表达习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生正是认知起步和发展的阶段,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阶段特点,把握学生心理,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引导,运用适当的方法,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例谈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点[J]. 王凯红. 小学教学参考. 2010(33) .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 卢凯玥. 语文学刊. 2010(18)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小学语文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论分享经济对农业物流改革的促进作用
基于创新发展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