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高效阅读 感受生命拔节

2018-03-26 07:17王冬梅
关键词:课题组读书阅读教学

王冬梅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课标将“语文素养”作为重要指标提出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居于首位。阅读是学习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基础。实际教学中老师缺少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阅读教学方法,学生需求科学的系统化的阅读训练体系。高效阅读训练有效解决了阅读教学面临的供需要求,使阅读教学有方法可依,有规律可循,成为语文教、学的金钥匙。

关键词:高效阅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45-02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此言信也。”而今,在信息、知识迅猛增长的时代,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浩如烟海的知识,对“读”无疑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快更准地获取信息以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古往今来,“读”占鳌头!

一、直面阅读教学形势,明确教法学法需求

审视当下阅读教学:教师手持教材和课标,缺少具体明确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很多时候只是依据教参,照本宣科。同时老师缺乏对学生阅读水平的量化感知以及学生阅读能力逐级提升的整体掌控。学生读书“少、慢、差、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读完之后不知所云,抓不到核心和关键,更没有系统的阅读能力训练和阅读方法的习得,阅读速度就更不用说了。

改观现状,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1.教师层面:掌握一种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阅读指导方法和阅读能力测评方法,系统地、循序渐进地促進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学生层面:掌握高效阅读的系统方法,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为终生发展奠基。

3.实施层面:打破阅读教学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需有机地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现学生阅读环境的最大开放和改善。

二、践行高效阅读训练,解决阅读教学供需

2016年春,我校有幸与中国教育学会赵春林主任的高效阅读课题组相遇。教师们在参与了第一次培训后,即被“高效阅读”与众不同的魅力深深吸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量化规范,科学系统,阅读课可以这样上!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模式如润泽的春风拂面而来。

高效阅读训练综合运用教育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系统论等学科相关原理,以量化、规律化、系统化训练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迅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及效率,提升语文素养。高效阅读正符合我们解决阅读教学现状的需求。

随之,我校“高效阅读”的实践与研究,在课题组的专业引领下,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豪情满志地施展开来。

(一)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为真正保证高效阅读的推进落实,我们依托课题研究,迅速搭建“一托、二思、三促、四共进”的高效阅读实践模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循序渐进地实施。

学校在充分调研学情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中高年级组建了骨干教师实验团队,建成以校长为课题组长的高效阅读课题小组。

“一托”:以赵春林主任带来的高效阅读教学理论、高效速读阶段四大训练训课型(高校速读、高效感悟、高效复述、高练猜读课)为依托,打开高效阅读实验的局面。

“二思”:1、每次培训全员参训、深入学习。培训结束后,潜心领悟专家课程理念、借助PPT及授课录像回顾授课流程,思考专家带来的理论和课堂的组织流程、方法。2、每月一次课题调度会,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交流反思实践感悟、思考疑虑。

“三促”:以课堂实践促成阅读实效。每周实验班开足一节高效阅读常态课(眼脑机能训练全校全学科推广);每月展示高效阅读公开课;每学期进行高效阅读汇报课,并计入教师考核。

“四共进”:一是学校、家庭齐头并进。课题确立初期,将高效阅读实施理念渗入家庭教育,各班级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建立学生阅读档案,持续推进阅读实效。二是实验班与能力提高组双管齐下。实验班每周一节的高效阅读课与学校“高效阅读”兴趣活动组,相互促进,进行能力提高训练。三是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使能力训练与教材教授相辅相成。四是共性教学与个性教学互补共存。基本训练一致的同时倡导老师们能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彰显个性,丰富课堂内容,自主开展个性化班级读书活动。

(二)阶段攻关,循序渐进

实验初始,针对调研中部分老师和家长的种种质疑,学校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理顺、研讨,实践,着力处理好了以下几个关系:

1.意识引领与行为实施的关系

首先在老师中明确认识,统一思想,高效阅读训练是大势所趋,是落实课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继而组织老师们认真研读了各学段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每个学段阅读总量、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等的要求。随后,我们在高效阅读训练课例和理论中对应找到达成课标要求的“训练方法”。如课标要求学会默读课文,高效阅读训练中便明确了“四不:不出声、不摆头、不指读、不回视”的训练方法等等。这正解决了老师们阅读教学无法可依的问题,坚定了老师们的实践决心。同时,打消了家长担心训练会耽误时间的顾虑。

意识决定行为。信念坚定后,教师消极的“要我培训”悄然间变成了积极的“我要培训”。培训结束,大家积极投入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模仿专家的课堂,寻找不足,课题组老师主动开展校内示范课,供大家研究学习,形成了培训理论、课堂实践、交流研讨、改进提高的实验流程。

2.项目训练与课程实施的关系

(1)训练随课堂有效渗透。

实验初期,老师们严格执行学校每周必须上足一节高效阅读训练课要求,且课堂上比较中规中矩,完全按照专家步骤进行,丝毫不敢怠慢、遗漏。随着老师、学生对训练要求的熟悉,很多老师的常规课堂上会随时出现高效阅读训练的“痕迹”。如:略读课文教授中,设计“计时阅读——回想复述——感悟品析——积累拓展”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用高效速读的方法感知课文;用高效复述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文章重点;用高效感悟课的方法感念阅读,感悟中心,感光生活,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借用闪视训练记忆积累名人名言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句段积累、借用阅读启动程序启动课堂教学任务,借用传发资料训练收发作业等情形更是比比皆是。师生得法于高效阅读,得益于日常课堂。

(2)训练材料与课本相吻合。

随着实验的推进,需大量的训练材料。早期在课题组提供的一些训练材料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将材料按课本主题进行整合,编印成册,形成了初浅的阅读校本教材,不仅有效进行了高效阅读训练,使高效阅读训练成为课本单元主题教学的拓展与补充,相得益彰。

后期,在专家组的理论支撑和指导策划下,学校再度对教材进行开发,课题组以课本的主题为经线,以高效速读阶段的各训练类型为纬线的校本课程框架,以此实现了每个主题单元都能有各种训练,每个训练类型都对应着相应主题的较完善的结构体系,这样就切实保证了高效阅读与课本教学相吻合。

3.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关系

在训练中,计时器一动起来,学生很多时候就过于追求读的速度,答题的时候发现摄取的信息量有限,或复述时有困难。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训练初期就提醒学生不要虚报每分钟阅读字数;不断强化寻找阅读速度与理解率之间的平衡;每次训练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和理解率及时调整下次训练的速度。

4.发展共性与张扬个性的关系

高效阅读课具有“规范化”“程序化”“数字化”“系统化”的特征,以“计时速读”开始,要求学生以最快速度,按照固定程序,读完指定文章,完成相应测试,所有环节近乎一致。在师生熟练掌握固定程序后,我校老师大胆创新,根据学生学情、训练文章主题以及不同层面的需求,在不变中渗透变化,开创了高效阅读训练新局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如老师执教的猜读课《望月》,猜想式猜读环节,以“飞花令”形式,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与思维创新的欲望。此起彼伏的“月”字古诗,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仵老师执教的猜读课,充分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将“猜谜语”“漫画猜读”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掌握猜读技巧;课中以“童年故事”为主题,选取金波两篇文章进行猜读,以一次训练带动学生关注一位名家的系列作品;課堂最后,根据金波诗歌改编的小诗“高效阅读感言”诠释了“将阅读积累内化,并学以致用”的阅读教学宗旨。有序、有效、有趣,生本、诗意、创意的高效阅读课堂正在形成。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得高效阅读之法,驭语文之繁,兴阅读之风,走高效之路。

5.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鉴于我校学生及家长阅读意识不足,阅读氛围尚不够浓厚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校内推动的同时,必须建立家庭亲子读书机制。一方面我们组织几个读书意识强的家长成立了“亲子读书联盟”,通过QQ群发孩子读书照片,交流读书兴趣、每月评比“读书星”的方式开展,以少数带动多数,逐步覆盖。二是开展各班级的亲子读书活动,为学生建立阅读档案,记录读书历程。三是在家长开放活动中进行亲子读书和高效阅读成果展示。四是定期召开读书表彰会,对在亲子读书和课外读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大张旗鼓的表扬、表彰。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浓厚自觉读书得氛围。

三、百花齐放享受阅读,破茧成蝶彰显成效

高效阅读实践一年来,老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直观量化的掌握。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得以养成,阅读方法与技巧得以提升。同时,学生自信心不断树立,科学的坐姿、军事化的程序训练促进了语文课堂更加规范有效。在高效阅读科学严谨又不失有趣灵动的训练模式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雷厉风行的品质逐步形成。在实践过程中,我校的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好势态。

一是专家赞誉学校高效阅读训练材料品位高、立意新,程序规范、训练有素、阅读速度理解率达成效率高,教师在固有程序训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二是学生呈现出的“五指复述图”被专家鉴定为最美“五指复述图”,并引发了探索“五指作文”的新设想、新方向。

三是学校读书活动进入了“高效阅读+”时代,即以高效阅读为火车头带动低年级组高效识字+绘本阅读+绘本创作,中高年级组高效阅读+主题阅读+群文阅读,同时积极推进朗读、亲子读书会,班级读书会、图书漂流、读书成果展等系列读书活动。与此同时,更加重视高效阅读训练中语言的积累运用,与习作有机结合,让高效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金钥匙。

高效阅读如久旱甘露,使我们所面临的阅读现状与阅读教学需求的问题迎刃而解,实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的统一,助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滋润了语文教学的春天。一路走来,我们感受着高效阅读的独特魅力,享受着破茧成蝶的欣喜,聆听着生命拔节的声音,我们更期待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程汉杰,高效速读锦囊之快速阅读,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

猜你喜欢
课题组读书阅读教学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南京大学研发光学探针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