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润泽生命的好父母

2018-03-26 07:17王丽
关键词:教育者案例儿童

王丽

摘 要:亲爱的家长们,在你成为父母的时候,是否了解过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发展特点?思考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思考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怎样做,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孩子成为幸福而优秀的人呢?需要努力成为润泽孩子生命的好父母,需要不断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方法,需要经营良好的亲子关系。以下是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49-01

1.父母是孩子生活的模板

在一年级的一次关于交通安全的主题班会中,当教师向学生提问:“孩子们,在你们身边你都发现过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或者不文明行车的行为?”

“老师,我爸爸开车的时候经常骂人。”

“我爸爸也是!”

“车里有垃圾,我爸爸打开车窗就往窗外扔。”

……

直到下课后,孩子们依然不依不饶地向老师控诉爸爸妈妈种种“罪行”。有个孩子若有所思地说:“为什么爸爸妈妈做不到的事情要让我们做,这不公平。”

父母的操行是父母最好的权威。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给家长们写过这样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将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很多家长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举止、文明礼貌用语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聪明懂事一些,并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被告知以后就应该记得并做到。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忘记了如果言语教育与自己的身体力行背道而驰时,我们在孩子心中就会失去威望,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父母是孩子生活的模板。李子勋曾说过:“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前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

2.从成功的教育案例中学什么

“我读过很多教育专家的书,可我把一些方法用到我的孩子身上,怎么就不起作用呢?”

“我的孩子太难管教了,我用书上的方法去管他,也没把他管好。”

“到底哪本书说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最正确的呢,我发现不同的书说的一些观点都不一样,到底应该相信哪一本书呢?”

在家庭教育著作中,展示着一个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在阅读这些成功的教育案例时,我们的父母们常常为教育者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无条件地接纳,失去通常的判别力,将某本书奉为圣经,忽视了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盲目模仿,不懂变通与思考,结果导致画虎类犬,没有像作者那样培养出优秀的子女。

殊不知,每一个教育者在展示教育案例时,都会无意识地选择成功的个案,并且作者在表述案例时,往往只是简明扼要地交待一下案例的背景,略去了问题中很多丰富的信息,让广大读者以为对类似问题这样处理就很恰当。此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自身的性格特点,文化背景及环境都存在差异性,所处的环境也并不像想象得那样理性和单纯。

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中所传达的教育理念,关注成功教育者的核心价值与文化观念,学习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理念与方法。

3.教育子女的基础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文片段一:亲爱的爸爸,感谢您为我的付出,记得三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我的数学考得很差,您帮我分析原因,放弃了您喜爱的电视剧,每天针对错题,反复练习。当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得了A时,我的心情舒畅极了。感谢您细心地帮我理清思路,没有您的帮助,我也不会有今日的成绩。我的成长是您和妈妈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一定会努力的,爸爸您就看我的行动吧。

作文片段二:亲爱的妈妈,我心里有好多话要跟您说,可是都不敢對您说,怕说错了一个字,您的眉头又会皱得老高。上周五放晚学后,是我第一次没有日记、作文的周末,我很高兴地回家了。回家后,我问您能不能看会电视。话音未落,就传来了您的唠叨声:“不是告诉过你先苦后甜吗,你写完作业再尽情地玩多好呀,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做事情要有毅力……”听到这些我心里真得很烦,回到房间把门关上了,可您不依不饶地把门打开后说:“你是越长越不懂事了,还会耍小脾气了!”爸爸回来后,您又向爸爸告状,让爸爸来教训我。

上述两个片段是四年级的命题作文—对父母说说心里话的作文片段。我们相信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可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同样的爱,得到的回报却是不同的?笔者遇到过很多前来咨询的个案,他们中的一些读了很多教育孩子的书,还有一些有非常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付出了很多,也不断地在学习,可都跟自己的孩子搞得跟仇敌似的。

主要源于父母与家长建立了何种亲子关系。这样的家长太重视教育,不断地用一些大道理跟孩子交流,在孩子面前扮演专家,却忽视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导致很多孩子在家长面前把自己封闭起来。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与根本,当亲子关系变得融洽、和谐、自由,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尊重、平等交流时,父母对孩子教育策略与方法才会起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子勋,《陪孩子长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30页.

猜你喜欢
教育者案例儿童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样板案例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留守儿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六一儿童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