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2018-03-26 07:17何补
关键词:小组长教学方式创设

何补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的体育教学不再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大胆地进行改革,新的体育改革的理念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体育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营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能够给学生带来乐趣,真正的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归根结底就是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策略;初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54-01

一、情境创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有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情境的创设对于课堂氛围的渲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代入感增强。在具体的体育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使课堂氛围显得乏味枯燥,初中生正值活泼好动的年纪,更不可能满足于单纯的体育课程,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便要创新教學方法,让学生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传统的体育教学充满强迫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这样产生的教学效果不高,纵观现在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情境创设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其中。所以,在新形势下,教师要转换角色,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在课堂上,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状态,开展一堂课,提前充足的备课是准备,课中依据课堂内容,插入有趣味的相关情景,加入各种各样的巧妙的游戏,将学生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同时不忽略课堂内容与课堂目标,以及应该注意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立定跳远,如果采用集体训练的方式,达到的效果不佳,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是关键,还有就是单纯的教授技能缺乏趣味性,也使得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将立定跳远化成游戏来进行教学,不仅课堂氛围更加愉悦,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身体素质得到增强。再比如,对于走步练习,可以说这个体育项目也是非常的枯燥的、乏味的,作为老师,可以引进拍手、前脚掌着地、音乐、两臂加动作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具体的训练,将走步的教学任务予以很好地完成。在这些简单的比赛中,竞争性驱使学生变会努力的参与其中,没有参加的同学也会卖力加油,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调动学习兴趣。

二、情境创设更新授课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教师在教授学习的时候,不能固守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创新新型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也不能过于压制学生的天性,讲求解放天性,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减低视觉疲劳的概率,多样化的教学是学生能够一直对体育教学保持新鲜性,积极性的基础。教师可以创设小组教学的方法,将授课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教师可以将要讲授的知识先向小组长进行传达,教会小组长的基础上,小组长再去教自己的组员,教师要及时指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最后进行优秀小组的评选,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贯彻,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增强,班级凝聚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得到释放,这种教学方式在师生之间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学压力也不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班级荣誉感极强,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增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向其他学科推荐。

三、开展具体的艺术评价活动,让学生的成长更加健康

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单单局限于体育技能,通过观察学生的体能,合作意识,知识,态度,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更多样,包括互评,自评,师评,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初中生正值成长阶段,喜欢被表扬,被肯定,对此,教师应积极引进赞美的技术和表扬的手段,敏锐的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对此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评价多以肯定鼓励为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需要批评建议的地方,教师也应该使用恰当的词汇,注意措辞与语气,注意批评的方式,不能图一时痛快而伤了学生的自信心,针对初中生的心理与生理的特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指导学生,以学生为本位,感召学生,做学生人生的指路灯。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教学中“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的追求,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为体育老师,要多多思考,要结合具体的授

课内容,进行具体的场景设置,要使用个性化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己我锻炼能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自己也不会太有压力。很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到底,使初中体育教学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杨道恺.初中体育中拓展式训练的实践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

[2]毛华燕,王银普.场地拓展训练进入公共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群文天地,2012,(05).

[3]姜国雷,周夏.浅议中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2,(03).

[4]郑志平.信任回归———一堂体育心理拓展训练课的教学回顾与剖析[J].贵州教育,2008,(05).

猜你喜欢
小组长教学方式创设
分餐小组长
创设未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还是不错的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