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的第一届学生的故事之一

2018-03-26 07:17王雪高淑平董海玲
关键词:母爱妈妈同学

王雪 高淑平 董海玲

摘 要:2015年9月1日的那天早晨,笔者终于与我教师生涯中的第一届学生见面了,开始了令人激动而又幸福的教学生涯。

关键词:人际关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64-01

漫长而又忙碌的第一个周终于过完了,留给我的不仅仅是疲惫的身心,更是对班级上的一位特别的男生的关注和思索。我说的这个男生就是栾同学。说他特别首先是长相上的特别。黝黑健康的皮肤、圆鼓鼓的小肚肚、明亮有神的小眼睛在胖嘟嘟的小脸上显得格外精神。看上去这么粗狂的外表,我以为是一个声音洪亮的男高音。一张口说话让我很是惊讶,声音很温柔很微弱,像是一个小姑娘的声音。从他说话的神情中能看出他是确实动脑思考之后自己的真实感受,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与众不同的孩子。每一次回答问题都能恰在点上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反思和想法,只是声音不够响亮,不够自信阳光。其实,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这么聪明的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时候怎么这么不自信呢?还是天生的嗓子声音比较微弱?

事实上,第二种猜测是完全错误的。孩子的声音一点都不小,甚至大到可以让教室外面的人都能听见。

有一天,我正要进教室,听到了里面栾同学大喊的声音“打你!打你!”直冲着张同学同学奔去。事实上是栾同学无缘无故碰了他的胳膊,他以为是栾同学是故意的,就打了栾同学的胳膊一下。之后,两人就打起来了。栾同学一阵哇哇大哭。經过我一番的说理教育,他还是不做声,只是很委屈地在哭。我说:“给你一分钟的时间平静下来,如果还是哭,老师就不帮你解决问题了。”他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擦了擦自己的眼泪。开始说事情的经过。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我问栾同学:“当你想和张同学玩,碰他的胳膊,引起他的注意的时候,你跟他沟通过吗?你跟他说,你是想和他玩吗?”栾同学摇了摇头。我接着说:“是呀,别人打了你一下,你这么生气。那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张同学,在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碰了你一下的时候,你生不生气?你心里会怎么想呢?”栾同学默不吭声,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他似乎意识到了点什么。我借此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了一些如何正确地与人沟通的话题。

我以为通过这次事件,大家应该能在与人沟通方面有所长进,特别是当事人栾同学应该有所启发吧。可是事情往往不随人愿。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星期里面,栾同学又与不同的同学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纠纷。这个时候,我就开始认真地观察栾同学到底是哪里不对?哪里有异于平常孩子呢?

于是,我找到到了栾同学的家长来一起商讨一下如何去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据他妈妈介绍,自己是医院的护士,平时上班时间很长很忙,栾同学爸爸长期在外地出差,一个学期见不到几次。小的时候,没有人看孩子,就把栾同学自己反锁在家。栾同学小的时候很少与外界沟通,很少与同龄人接触,所以在与人交往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对于妈妈很依恋,现在已经9岁了,但是还是比较依恋妈妈的怀抱。在班级里,据同学反映,栾同学偶尔会去亲某些女同学,或者把自己的唾液吐到别人的桌子上等现象。

据鲍尔比依恋理论推断,栾同学属于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对于母爱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总是对于妈妈这个角色充满了期待,所以会在班级里依恋女生,喜欢和女生在一起玩,我发现还有偶尔动女生头发的举止。当然,这些肢体动作都是纯洁的,只是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栾同学同学对于母爱和安全是缺失的,他总是在追求这种母爱的归属感,可是目标不准确或者方式不合理,所以在与同学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被误以为是故意破坏,不友爱等。可是,谁能又看到他内心那空缺的爱?

栾同学上课爱插老师的话,喜欢以这种方式来吸引老师和大家的注意力。据栾同学妈妈反映,栾同学在家里也爱和妈妈斗嘴,不听管教。因为这样的事情,妈妈有时候忍不住对孩子大打出手。

栾同学妈妈也很为孩子的这些问题而忧心。我和栾同学妈妈在一起经过多次见面谈话,根据栾同学在家里和在学校的表现,制定了一些管理孩子的具体措施。

首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动手打孩子。

其次,做事情之前要定好规则,如果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惩罚。规则的执行一定要有力度,不可以随便更改。这个惩罚必须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例如打扫家庭卫生,少吃一次零食等。

再次,每天要留出至少十分钟与孩子谈心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并且享受属于自己的母爱,增加安全感。

另外,父亲角色的空缺一定要及时填补。每周父亲和孩子共同相处玩的时间要不少于两个小时。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营造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良好的人格示范。

孩子智商和反应能力超出一般孩子,能量比较旺盛,孩子过多的能量要得以正确地消耗和释放才能平稳过渡。建议给予孩子准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和挑战性的任务,例如,栾同学在玩魔方方面很感兴趣,而且玩得很好,可以让孩子在玩魔方方面有所发展。也能帮助孩子能够找到自信,

在学校方面,课堂规范一定要严格执行。说小话、插嘴等一次有一次相应的惩罚。当栾同学管不住自己,不小心冒犯了其他同学的时候,我耐心地和他谈,借助换位思考的方法,让栾同学能够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理解和体谅他人的感受,规范自己的行为。

经过六个月的坚持努力,栾同学在与人交往面有了一些进步,同学们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很多同学都觉得栾同学进步很大,愿意与栾同学做朋友。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善良的,作为教育者,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战胜困难,砥砺前行,发掘自己的潜力,锻炼自己,不断成为最好的自己。当我看到自己的学生一点点地转变,一点点成长,我内心充满了幸福感和动力,我想这就是我作为老师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母爱妈妈同学
阅读母爱这本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母爱的另一面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母爱
妈妈去哪儿了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