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

2018-03-26 07:17孙馨培
关键词:学习心得高中政治

孙馨培

摘 要:在我们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开始接触到政治哲学这门学科,哲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高中生接触到哲学开始,将会以全新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社会中出现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哲学的观点进行分析,使学生们对于社会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以学生自身的哲学学习出发,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哲学知识;经济现象;高中政治;学习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75-01

在高中生学习哲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逐步的对社会中的诸多现象进行分析,哲学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哲学知识与生活、文化、经济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哲学的学习与应用中,需将哲学的原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结合,用全新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高中生学习政治哲学需要有一个坚持不懈的恒心,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将哲学的理论学好的同时,也能够将其很好地运用到实践的生活中。

一、哲学与经济的关系

社会经济活动受到主观知识与哲学思想的指导,政治哲学的研究就是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在任何的经济学的理论中有蕴含着哲学知识,在高中将哲学知识学习好,为下一步的学习及生活做好铺垫。政治哲学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而经济活动一般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以及通过基本条件进行的诸多社会活动。所以,社会经济与哲学知识是紧密相关的。

二、如何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

1.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高中的哲学知识中存在着辩证唯物論的知识理论,辩证唯物论指的就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所以说物质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而意识却可以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消极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前进,因此,高中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正确地分析出社会经济的变化。相对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意识的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与性质,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与多有制并存的发展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生产力较低,各方面仍需完善,因此需加大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

2.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经济生活中的普遍联系

高中生在学习哲学知识中,应充分的了解唯物辩证法则,了解任何事物的内部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有着客观性、普遍性以及条件性,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这联系,整个社会之间也存在这关联,通过这一哲学观点分析社会中的现象时,就会对现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比如现在社会中的纸币贬值现象来说,人们都会发现物价上涨,原来的一百元钱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却买不到了,一百元似乎没买到什么东西就没了,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流通数量超出了实际的经济发展需求,才使得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高中生应发现其中的关联,分析出现象出现的原因。将高中课堂中学习到的哲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准确的掌握事物之间的潜在关系。

3.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经济中的对立现象

今年的十一,经过漫长的筹备,我国正式加入SDR,是IMF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创设的补充性国际储备资产,又称之为“货币篮子”。加入SDR,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国际储蓄货币之一。加入SDR是否意味着完全的优势呢?此时我们也应该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加入SDR这件事给我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从正面来看,成为四大国际储蓄货币之一有效的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让人民币走向全世界范围,能够为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建立顺畅的资金流动机制;加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输出和吸人,能够反过来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除此之外,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走向国际金融舞台,增加人民币的公信力,提升了人民币在各国的配置比例,能够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增加资金。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人民币在干预外汇市场的同时,造成的人民币的汇率出现波动,由于人民币的汇率处于一个波动的状态,造成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不稳定。这其中的辩证统一的观点,需要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中深入的了解与学习。世界上的物质都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矛盾性,高中生应用辩证地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

结语

作为高中生应学好政治哲学知识,发现哲学与经济之间的关联。运用在高中课堂中学到的哲学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学习哲学的工程中,高中生应虚心学习、深度挖掘哲学知识,多多地将哲学知识运用在社会中,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高中生只有学好哲学知识,才能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教材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张淑萍.新课程(中学)2014年08期.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中政治教材的多点深化[J].张允照.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Z1期.

[3]精设巧问,点亮高中政治课堂——开学第一课教学例谈[J].刘道宇.文理导航(上旬)2015年01期.

猜你喜欢
学习心得高中政治
浅谈《金匮要略》学习心得
物理学习中的一点体会
关于高中三角函数的学习心得
提高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心得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