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加强高中数学三视图教学的策略探析

2018-03-26 07:17潘华琼
关键词:三视图新课改高中数学

潘华琼

摘 要:高中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特别是三视图的学习,更是让不少高中生苦不堪言。如何提升学生学习三视图的兴趣,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三视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89-01

一、前言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高中数学是高中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其中,三视图教学是高中数学可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很多高中生而言,高中数学中的三视图知识显得非常抽象和深奥,难以理解,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不仅要学会识读、绘制三视图,同时还要形成立体几何图形的综合直观能力,面对如此大的学习任务,一些学生显得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三视图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三视图,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重点研究新课改下加强三视图教学的策略,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新课改背景下完善三视图教学的对策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视图与空间几何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三视图的本质内容,无法运用空间想象能力绘制三视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缺少直觉思维,难以透过三视图的表象看到本质。关于直觉思维,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确的定义。但是,人们已越来越趋于接近地认识到:直觉思维是主观意识对数量关系、结构关联和空间形式的直接理智的觉察,它或是机灵的跳跃、大胆的假设、合情的猜测、迅速的试探、突然的颖悟,以直观、直感、直念等形式表现出直接性、综合性、整体性、或然性等独有特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对他们认识三视图至关重要。我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先急于为学生介绍三视图的概念、绘制技巧等,而是先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三视图的样子,让学生说说对三视图的感知,有的学生说三视图其实就是物体在不同投影角度下形成的图像,有的学生说要运用空间想象能力才能绘制好三视图。

(二)利用微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相继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微课这种新型载体,这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产物,在教育界尚属新生事物,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对微课进行了研究。所谓微课,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以视频为载体,教学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具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程形态。近些年来,高中生的家庭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为我们实施微课教学提供了契机。我在三视图教学中引入了微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三视图形成自主理解。下面是我制作的三视图微课详情:

录制时间:2016年 11月 1日 微课时间:5分钟左右

微课名称:美妙的数学模型——一道提高探究能力的三视图好习题

基础知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

设计思路:在学完组合体的三视图之后,教材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将这两节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组合,使学生认图、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如何利用三视图和实物图解决问题,同学们还是感到困难,因此制作了本微课。

教学过程:

片头(20秒以内)内容:你好,本节微课是“美妙的数学模型——一道提高探究能力的三视图好习题” (第1张幻灯片,20秒以内)

正文讲解(4分20秒左右)

1.分析:在学完三视图后,我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认图与识图的能力,但是对于仅仅给出一些几何体的信息,探讨其三视图和实物图的问题还感到困难,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第2张幻灯片,30秒以内)

2.点拨:(1)由题中的信息,三个面,我们可以理解成从三个角度看的投影;(2)通过这三个投影的信息大致绘制几何体的图形(第3张幻灯片,2分10秒以内)

3.展示:利用flash动画展示几何体(第4张幻灯片,60秒以内)

4.分析

(1)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圖时要注意观察,想象图形与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采用以下思路:①先选择两个图形想象出一个大概的几何体;②将这个几何体进行改造以满足第三个图形的要求;

(2)由简单几何体画三视图时要注意三个图形的位置以及实线和虚线的用法(第5张幻灯片,60秒以内)

点评:这道题曾经在教材中出现过,是一道好题,技能将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又可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探究的能力(第5张幻灯片,20秒以内)

学生学到三视图这一节时,学习内容已经有深度与难度了,对于那些不喜欢三视图的学生,我觉得关键要解除他们畏难的情绪,本节课设计了美妙的几何模型,精彩的动画展示,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升华认识

高中生的探究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协作探究三视图的本质就有了良好契机。我在三视图教学中为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这些问题,得出三视图的概念,我的问题是:(1)我们对长方体的六个不同方向进行正投影,可以分别得到什么样的视图?(2)这些视图分别反映了几何体的哪些尺寸?(3)只要观察哪些视图就可以比较全面地表达这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用投影定义三视图的道理。之后,在定义三维投影面时,我还让学生举出教室里的三维投影面,如墙角,再帮助学生理解互相垂直的三维投影面,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部分知识。

三、结束语

总之,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我们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理解三视图的定义,再教授他们绘制技巧,为他们学好立体几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峰官.重视三视图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5(22).

[2]罗永松.浅论三视图中的作图实践和易错习题[J].福建中学数学.2015(04).

[3]王浩.谈三视图的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5(Z1).

[4]杨兴会.浅谈新课改下的三视图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05).

猜你喜欢
三视图新课改高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探究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几种常用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视图题型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