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川陕苏区青年对策应红军入川长征创造的条件

2018-03-26 08:03沈道全
魅力中国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中央红军青年长征

沈道全

摘要:1932年至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川陕苏区的广大青年在创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尤其是重创了川军的有生力量,为革命补、充了兵力,壮大了红军队伍,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强行渡过大渡河北上长征,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川陕苏区;青年;中央红军;长征;条件

川陕苏区是我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从1932年底建立到1935年春撤离为止,共两年多的时间,川陕苏区人民和红四方面军在党中央、川陕省委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红军入川后,川陕苏区青年踊跃参加红军,他们在创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革命补充了兵力,壮大了红军队伍。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强行渡过大渡河北上长征。

一、青年是苏区武装斗争的主要力量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靠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开辟的,没有革命的战爭,就没有根据地的一切。因此,积极参加粉粹敌人的围剿的武装斗争,是当时青年运动的主要任务。

首先,川陕省委始终把动员青年参加红军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1933年10月,省委提出:“为了实现‘创造二十万铁的红军,要动员二千名团员到红军中去”次年1月,省委又指出:“要使青年团在执行目前消灭刘湘的中心任务之下,起得极重要的作用;领导和团结着无数的青年工农,继续不断的,凶猛的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为了完成党关于扩大红军的计划,共青团在青年中有计划的进行了动员,开展“扩红”比赛,在青年中掀起了一种参加红军的热潮。在“全苏区劳苦青年一条心,起来消灭敌人”的口号下,苏区青年群众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纷纷成群结队地大批参加红军。

其次,为了保卫赤区,省委号召“提高青年的尚武精神”,要求劳苦青年实行普遍的军事化,并要求“个个团员要武装起来,做全体青年群众的模范。” 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共青团充分发挥半军事性组织少年先锋队的作用,在全区建立了少年先锋师,各县相应建立少年先锋团、营、连的组织,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军事训练,并在实际战斗中让他们担负小的战斗任务,如搜山,打小股反动,侦察及捉拿敌人的侦探等,使他们逐渐成为了红军的“候补军”。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爱武精神,各区、乡都设立了“红场”,作为共青团、少先队和童子团组织青年进行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场地。“红场,,设置了跳高、跳远、翻杠等运动项目,并组织青年射击、爬山、打野操、打拳等,吸引着大批青年为保卫红色政权而练功。

二、苏区青年对策应中央红军入川长征创造的条件

徐向前元帅回忆说:“川陕根据地是红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尤其是广大青年在创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红军从1932年12月入川不到一年的时间,队伍由入川时的1.4万余人发展到10万余人,同时,拥有10万余人的地方武装和群众武装,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战斗了27个月,几乎是天天在与敌作战,并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系列军事斗争的胜利,这均与苏区的广大青年男女踊跃参军参战、流血牺牲密不可分。

首先,红军一进入川北,就进行了反对田颂尧三路围攻战役,粉碎了田颂尧的29军的38个团近6万人的三路围攻,使田军损失过半,余部退守嘉陵江岸。接着,1933年8月中旬至10月底,主动发起了仪南、营渠、宣达三次战役。仪南战役,进一步打击了退守在仪陇南部地区的田颂尧残余军阀势力;营渠战役,重创了盘踞在营山、渠县的杨森的20军;宣达战役,大部歼灭了盘踞在宣汉、达县、万源、城口地区的刘存厚的川陕边防军。

随后,1933年11月,组织实施了反对刘湘六路围攻战役。此次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发展史上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艰苦的一次战役。四川军阀头子刘湘,在蒋介石以200万元军费、万余枪支和500万发子弹支持下,纠集四川军阀部队140余团的兵力,妄图在3个月内消灭红四方面军。为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打击敌人,红四方面军连续紧缩阵线,以致最后放弃十余县广大根据地,而集中于通江以北至万源以南之一线。由于根据地缩小,人力物力严重缺乏,尤以粮食更为困难,在万源与刘湘主力决战时,甚至仅包谷、洋芋也要两三日才能吃到一顿,花萼山之战,青年红军战士有饿至两三日仍与敌厮杀者。最后,党和红军指战员,以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及其艰苦奋斗英勇精神,历经艰险,排除万难,浴血奋战10个月,以2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先后歼敌8万余人,终于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在此次反六路围攻中,万源保卫战是红军史上意义深远的一次战役,“它不只是动摇了全四川与西北的反动统治,而且是惊惧了全中国的反动统治,给了正在疯狂的瓜分中国以至吞并四川之帝国主义的企图莫大打击”若万源保卫战失利,红四方面军将面临被着被消灭或被赶出四川的命运,万源保卫战的胜利挽救了红四方面军、挽救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从而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为策应中央红军入川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粉碎敌人“六路围攻”胜利后,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红四方面军又一次组织实施了强渡嘉陵江重大战役。这次战役从1935年3月28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24天。总计歼敌12个团,1万余人;攻克阆中、南部、剑阁、昭化、梓潼、平武、彰明、北川等8座县城及中坝、剑门关等军事要地,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至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彻底粉碎了敌人苦心经营的旨在消灭红军的“川陕会剿”计划,而且歼灭了大量敌人,打击了敌人的气焰,牵制了大量敌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转战川黔边和云南,继而取得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战斗的胜利,随着这次战役的胜利,大大推动了川西北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进而使红军在占领的广大地区内,获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补充,为后续长征和会师中央红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红四方面军在创建与保卫川陕根据地及其策应中央红军入川长征的整个过程中,苏区广大青年男女体现出的英勇顽强、连续作战、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战斗精神,他们(她们)对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心中。

参考文献:

[1]《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第44页,1980年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2]《川陕革命根据地青年运动文献资料选编》第47页,第128页,1986年出版,内部资料.

猜你喜欢
中央红军青年长征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最危急的关头:中央红军进军贵州
长征歌谣的民间性与变异性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二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