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探讨

2018-03-27 12:17
传播力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记录片大众文化音响

纪录片作为独特的影视艺术,现实生活是基本素材,真实记录社会生活。在各种类型的记录片中,声音都有重要的地位。现在记录片大致分为主流文化纪录片、大众文化纪录片、边缘文化纪录片这些纪录片都在追求真实性、艺术性、以及体验性等。因为文章从声音在记录片中的作用,以及各种类型记录片在声音使用上的不同进行论述。

一、声音在记录片中的作用

声音提升纪录片的真实性。记录片中使用的音响一般都是自然音响,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音响,不是虚拟音响,同时使用有声源音响重点表现纪录片的真实性。整个记录片中声音元素中很多都是同期声,主要有背景声和环境声音以及被采访者语言。

声音可以增加纪录片中生动性。声音的重要性也表现在资料上,声音可以让历史进行重现,让这些不够鲜活的资料重新绽放生机。例如在《永远的怀念》中使用机器轰鸣和沙漠中人们的呐喊、飞机飞行、欢呼等这些声音表现原子弹的研制,这样各种资料便重现出现。

声音可以展现地域性和时代性。《老舍先生》中,音响师为了表现文化大师的韵味,同时突出文学的趣味性。因此使用京韵京腔,各种市井声音将老北京生活展现的十分充分,同时也体现出记录片的时代和地域性。

二、主流文化形态记录片

主流文化中纪录片主要是表现影响力大的事件和人物以及各种主旋律题材,这些纪录片不追求娱乐和宣传,主要关注人们的生存,探索精神和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的道路。引导启发大众兴趣,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村名的选择》,在片中主要讲述我国农村地区民主选举。《神鹿啊,我们的神鹿》和《最后的山神》这些都是思想丰富同时美学表达充分的作品。

在这种记录片中一般都要提出深刻的问题,拥有思想深刻、个性鲜明、批判意识强、人文关怀深。同时也是因为这些视角、深层思考才让记录片可以更加深刻。这种记录片在声音的使用上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这种类型的记录片在使用解说词时,都是使用声音浑厚、底气十足的播音员进行配音。主要作品为《周恩来》、《毛泽东》这些大型记录片。其中也有很多同期声的使用,同期声的使用在主流记录片中占有很大分量,同时也会大量使用音乐,这些音乐在片中都是为了烘托主人公当时的情绪。例如在《最后的山神》,在族人去世时,孟金福祭奠时使用空灵的音乐衬托出他当时悲凉心情。同时在这些作品中也都会使用各种雷雨虫鸣类声音表现出地域面貌,也可以增加画面美感。

三、大众文化类记录片

大众文化记录片作为中国记录片重要类型,主要是表现社会以及社会上的普通民众,真是朴素的记录他们自己的生活以及精神状态,表现当代民众的人文风貌,刻画人物形象。这种类型的记录片重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类型的纪录片数量极大。例如《舟舟的世界》、《姐姐》、《半个世纪的乡恋》,这些都是十分成功的作品。

在这种类型的记录片中重点表现典型意义下的普通人,主要表现个体生活中的各种感情,让人物自身意义逐渐深刻。主人公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记录人员的客观记录得到相互交融,这样便形成独有的审美。大众记录片主要是生活为基础,重视生活本身,艺术的理解上认为真实展现生活的艺术为优秀的艺术。在生活中挖掘出生活的韵律和哲理,这些便是对生活的理解以及歌颂。

在解说过程中大多使用普通人的声音,使用说话进配音,没有播音腔和朗诵,这种声音和大众文化下的纪录片扎根生活,挖掘平凡这些相吻合。同期声在整个片子中占有重要地位,篇幅较大。在音乐中大众文化纪录片使用较少。例如《生活空间》,这种作品时间较短,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抒情以及让观众深入体验主人公的心境。

四、边缘文化纪录片

边缘文化主要是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讲,这种文化在艺术以及文学和音乐等这些方面都广泛存在,但是在影视领域相对较少。边缘文化记录片现在还无法在公众范围进行传播,发行范围较窄,这些主要是描绘社会体制外以及体制边缘的群众,主要是人道关怀以及个性特征。例如《流浪北京》、《铁路沿线》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

边缘纪录片内容上追求真实和客观,主要是贴近生活真实形态,避讳和掩饰较少。这些作品个性极强,风格特质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艺术魅力。在这些基础上,边缘文化的记录片在解说和音乐这些声音上使用很少,甚至不使用。音乐和解说都会增强主观色彩,创作意图更加明显。

五、小结

各种类型的记录片在声音使用上差别很大。解说或者音乐这些都是纪录片的表现形式,纪录片是还原客观以及记录真实的艺术表现,在这些方面无论哪种类型的记录片都是无法改变的,这些是纪录片的根本。通过对各种类型纪录片的声音使用分析希望可以推动记录片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昭雅.浅析电视纪录片中同期声的运用——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3):88-88.

[2]翁天羽.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纪录片中的声画关系[J].中国电视,2017(12):67-70.

[3]莫诚成,周晓春.浅谈声音元素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以纪录片《迁徙的鸟》为例 [J].卷宗,2014(9):333-333.

猜你喜欢
记录片大众文化音响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漫漫长路 大型记录片《震撼世界的长征》主题歌
微记录片,深藏着思想的力量
《思考心电图之159》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诚实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