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那些不平等

2018-03-27 09:55子非鱼
女性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女博士职场

子非鱼

性别歧视是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这种有差别的待遇因生理上的差异而起,进而引发在社会属性层面上的性别歧视。我们谈论性别歧视,首先从脑海里蹦出来的观念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但实际上性别歧视存在于两性之间,不仅有显而易见的样子,也拥有难以察觉的形态。这一期我们就着重来谈谈女性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从出生到教育

由于教育资源不公平以及家庭收入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女童受教育的权利仍得不到重视。父母不让女孩上学,认为女孩不需要上学,迟早要嫁人,不值得教育投资,男孩才是家里的顶梁柱。

一名叫张晗的女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一位男生,因为只有这个男生在上周考试中把附加题答对了。女孩举手说自己也答对了,可老师说这并不值得拿出来表扬, 因为女生做对数学题一般是运气好。这种偏见属于常见的性别偏见,其实男女之间的智商并不存在差异。一些女性接受良好教育,靠自身实力成为了博士。然而现实中“女博士”这种刻意的叫法,却是个带有性别歧视的称呼。更有甚者给女博士冠以“灭绝师太”“大龄剩女”,还有人把人分四种,男人、女人、女博士和娶了女博士的男人,赤裸裸地嘲笑她们,对她们进行言语攻击。不久之前那条关于一名女性民航乘客的非理智行为的新闻,以“女博士误机掌掴工作人员”为题,刻意引导人们朝着“一个明明接受了高等教育,却做出如此缺乏素质与道德低劣行径的女性”方向进行解读。在这样的标题里,“女博士”不是一个客观描述,更不是一个受人敬重的学术地位,它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标签。这样的刻板印象不断复现,更深化了社会各界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据统计,中国女性研究者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多数无职称,或者处于初、中级。学术界存在性别歧视,社会固化的性别意识让女性面临更大的压力。

类似这样的构词法,还有“女强人”。这个词汇用来称呼一些能力杰出,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的女性,但仍有不少学者认为,在强人(旧指强盗)前加上女字,始终带有性别歧视。

职场到家庭

在职场中显性的性别歧视多表现在明确的招聘信息上,譬如:男士优先录取,只限男士。隐性的性别歧视,体现在女性因为怀孕、哺乳等生理特质,在求职或者就业中遇到的歧视以及不对等待遇。新闻中江苏高邮女教师“怀孕审批”一事,被网友吐槽此规定“太雷人”。然而更雷人的是,经过调查发现,这样的规定竟成为教育界一项不成文的“潜规则”。

智联招聘针对女性就业、升职等问题,发布了一份主题为“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的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对128576份調查结果的分析显示,被调查者中超八成的女性认为存在歧视,其中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59%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性别歧视。仅有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完全不存在性别歧视。

关于女性领导的调查数据则显示, 尽管现在女性领导越来越多,但与众多男性领导相比,她们还只是少数。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深厚的男权社会意识以及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女性在迈向领导岗位的路途上,总是会面临比男性更多的障碍和困境。即使是已经身处高位的女性,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付出的努力也更多。上述调查中,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表示领导为女性的结果,也直接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我与一同创业的同事去与投资人见面。见面时,同事是这样介绍我的,‘她是我们公司的发起人之一,长得漂亮吧!这可能是我们公司获得投资的主要原因。我听完觉得不太舒服,但还是笑着回答:‘我相信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感谢你的赞美 。”一位公司的创办人这么说。

这样的论调在职场上常见诸于公开或私人的场合:“某天开会,一位天使投资人是这样和我说:‘我不会投资女性做领导的公司, 因为女人是没有办法打理好公司的。”

女性在工作中更感情用事、更情绪化的刻板印象,造成不少人认为女性不擅长决策,进而导致职业女性对自身产生怀疑,需要模仿男性来强调自己的工作能力。而认为女性在管理上不如男性,则是职场常见的性别偏见。

为了职场生存,女性隐婚、轮流怀孕、排队生子、不敢休满产假……已然成为常态。性别歧视的差别对待令职业女性在做母亲这项最基本的权利面前尴尬不已。除此以外,“性骚扰”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新闻词汇。“全世界曝光的职场性骚扰事件几乎呈一种井喷状爆发的态势,调查了解到,不仅是演员、模特、导游……许多行业都隐藏着职场性侵的问题。而这所有的一切,只是男女不平等,性别歧视现象的冰山一角。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到了适婚的年龄,在这个相对适应男权社会的背景下,一部分女性很自然地选择主动回避,选择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屈服于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占比成为衡量家庭地位高低的标准,回归家庭的女性地位低下而遭受家庭暴力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也是一种不平等的表现。

女德班:一场错误的溯源思潮

古代便有“三从四德”之说,大抵提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甚至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思想,根本上体现出女性不平等的地位,性别歧视。

现在社会上女德班的遍地开花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迅速蔓延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和海南,从北到南,贯穿了半个中国,倡导非现代道德伦理言论,复辟传统糟粕而引发热议。

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十六字,为学堂倡导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以“女人死了不能埋入娘家,女人下葬不能有名字(某某氏),男人尊天道,女人尊男人为德,女人多一漏”,其“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点外卖就是不守妇道”等为语录,令人瞠目结舌。开展演讲讲座等宣扬“三精成毒”“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女性穿着暴露会克家庭、克父母、克子女”等言论极端歧视女性,严重违背科学、法律常识,引发舆论哗然。

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愈演愈烈,性别歧视严重,这种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成为女德班迅速发展的推手。

猜你喜欢
女博士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高校媒体危机的公关和化解策略
女博士的休斯敦记忆(二)
职场压力有多大
娶一个智妻
女博士的“反击”!脱口秀《娶妻当娶女博士》走红网络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基于男权主义视角探究女博士污名化问题
掉眼镜!女博士平均恋7.12次
职场推行政令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