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青”色

2018-03-27 03:08富丽
月读 2018年3期
关键词:黑色蓝色颜色

富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色”观念跟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存在着一定距离,不过,具体到“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却并不会令人感到陌生。后四种都能跟我们所熟悉的颜色直接或间接地对应起来,唯独“青”让人感到些许困惑。一方面,当我们试图把它跟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时,首先进入脑海中的一定是“青山绿水”“草色青青”这类典型的绿色形象;另一方面,《荀子·劝学》中的名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又使得“青”跟蓝色的密切联系深入人心。那么,“青”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色彩呢?

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青”字出现在金文当中,写成等形状。一般认为,字形的上半部分是“生”,表示草木初生;下半部分是“丹”,像矿穴的形状,中间一短横表示矿石。许慎《说文解字》:“青,东方色也。”显然说的不是“青”最初的含义,而是就它后来与“五方”的对应关系而言的。从“青”的早期字形来看,它是一种从矿中提取的草木色。

既然是草木色,那么“青”毫无疑问就是绿色。这种解释既符合我们对它的一般认知,也能从古代诗词文献中得到大量印证。比如,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汉代《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王维《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青山”“青草”“青苔”等等,是古代乃至今天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绿色“面孔”,这些词把“青”跟深深浅浅的绿色联系在一起。

《释名·释采帛》:“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所谓“物生时色”,是指春天草木萌发时的绿色。正因为如此,人年少之时称为“青年”,人一生当中最生机勃勃的时期称为“青春”。

中国古代用竹简记事。根据《后汉书》注和其他文献记载,制作竹簡的时候,要选取上等的青竹,也就是绿色的竹子,叫做“青”,先用火烤,使其中的水分像汗液一样渗出来,再制成竹简,这样既便于书写,又免于虫蛀,这个过程叫做“汗青”或者“杀青”。

后来,“汗青”和“杀青”又引申出著作完成的意思。例如宋代朱熹《答严时亨》:“当时若得时亨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

而“汗青”则因为竹简上所记述内容的性质,又成为“史册”的代称。比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那句激昂豪迈、千古流传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此相关,“史书”还可称为“青史”,例如清代洪升《长生殿·传概》:“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

以上种种,都说明“青”是绿色。那么,它跟蓝色之间又是如何建立起关联的呢?原来,“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青”指的是一种叫做“靛青”的颜料。这种颜料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深,无疑是一种深蓝色。

当我们谈及一个人的学问、技术或功夫等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时,常用“炉火纯青”一词来形容。这个说法据说是源自道家的炼丹术。当炼丹成功时,炉火火焰就由红色转为纯青色。其实,只要有一定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当燃烧的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火焰便会呈现蓝色。可见,这“纯青”指的也是蓝色。

另外,“青天”原本指晴朗的蔚蓝色天空,继而形容秉公执法的清官;“藏青”是一种蓝中带黑的较深的蓝色;等等。这些都是“青”表示蓝色的最好证明。只不过,正如“青”表示深浅不一的绿色一样,当它表示蓝色时,也有深浅程度上的差别。这并不奇怪,毕竟我们所熟悉的各种颜色,除了“黑”和“白”这两种极端的颜色外,其余如“红”“黄”“绿”等对应的都是色谱上深浅渐变的一段区间,而非一个点。

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通过文献记载我们发现,时而“绿”时而“蓝”的“青”,在色谱上扮演的角色还不限于这两种。有的时候,“青”还能表示黑色。例如《尚书·禹贡》:“厥土青黎。”孔颖达疏:“王肃曰:‘青,黑色。”这里说的是土的颜色。土壤呈现黑色无疑是肥沃的象征。

“青丝”指黑色的头发,例如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青眸”指黑色的眼珠,例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

“青眼”原本也指黑眼珠,比喻对人的喜爱或器重,与“白眼”相对。而这“青白眼”说法的由来则与魏晋名士阮籍有关。据传,阮籍对志趣相投的人投以“青眼”,反之,则“白眼”相向。“青睐”“垂青”等词语便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如果联系到“青霜”“青云”等表述,那么,“青”有的时候还能指白色。例如宋代曾巩《地动》:“皎如秋日浮清霜。”“清霜”即“青霜”。明代王錂《春芜记·访友》:“愁睹青霜点鬓毛。”以上两句中,“青霜”一指白色的秋霜,一指斑白的头发。而“青云”用以描写高空的云,显然也是偏白色的。

如此看来,“青”作为颜色,兼有绿、蓝、黑、白多重身份。乍一看似乎是矛盾的,但仔细一想,却并不违反客观规律。就像人们常用“赤、橙、黄、绿、青、蓝、紫”来形容自然界当中的七色光一样,“青”本来就是介于蓝、绿之间的一种颜色,具体指蓝还是指绿,全看它更倾向于哪一边。而到了藏青色,就变成一种很深的蓝,再深一些,视觉上就跟黑色产生了交集。同样的道理,当“青”表现为一种较浅的蓝色或绿色时,如果足够明亮,就会给人以“白色”的视觉效果。所以,“青”这种神秘莫测的多重身份,归根结底,不过是颜色上深浅浓淡的变化而已。

除了作为颜色词,“青”还被赋予了其他含义。

根据《周礼》和《说文解字》等文献的记载,在“五色”当中,“青”对应东方。例如汉代班固《白虎通·社稷》:“故将封东方诸侯,取青土,苴以白茅。”“青土”代表的是东方的土地。再如《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

从星宿上说,“青龙”是东方的星宿。所以古代行军时,用画有青龙的旗帜代表东方之位。中国历史上,还先后出现过一系列以“青龙”命名的地名,比如“青龙山”“青龙镇”“青龙桥”等,这些地方所处的方位都在某一辖域内的东部。

此外,“青”还是春天的代称。例如,“青风”指春风,唐代李端《送杨皋擢第归江东》:“绿气千樯暮,青风万里春。”“青阳”指春天,唐代潘孟阳《元日和布泽》:“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青帝”既是东方之神,也是春神,唐代黄巢《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等等。

青,神秘莫测,变化多端。它时而化身为蓬勃脉动的青春,时而演绎着绿水青山的无限情思,时而空灵高远,时而脉脉含情。一字蕴含众彩,一字点染乾坤。

猜你喜欢
黑色蓝色颜色
蓝色的海豚岛(二)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漆黑一片
黑色灵光
蓝色的爱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