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2018-03-27 07:39许惠丽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许惠丽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呢?本文提出应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使之多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之会读;检查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使之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的养成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課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使人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思维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指导学生有效地课外阅读尤为重要,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使之乐读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

1.利用讲故事激趣

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乐趣,我经常会利用中午上课前几分钟为学生讲情节较丰富生动的故事,当讲到情节紧张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我却故意嘎然而止,这时学生渴望了解故事的后文如何,我便让他们去借阅这本书,到书中寻找答案。看到同学们课间经常围在一起讲故事,我发动同学认真准备,在班上开展讲故事比赛。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增强了课外阅读的主动性。

2.利用榜样引趣

好的榜样能激励学生的斗志。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名人读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讲述名人如何刻苦读书,发奋图强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深入到同学们的心中,同学们会以他们为榜样,激发了学生热爱读书的欲望。同时,让班级中课外阅读出色的、写作好的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体会。老师适时进行表扬鼓励。被表扬的学生读书情绪更高,而其余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越来越喜欢阅读。

二、拓展范围,使之多读

杜甫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要多读,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文章。不仅如此,还要拓宽阅读面,阅读各种不同的书籍,读文学名著能陶冶学生情操,读诗歌可以让人感受其中的意境、韵律和节奏之美,读儿童启蒙读物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读科普读物可以增长儿童的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宜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也鼓励学生凡是适合他们年龄和口味的书都可以拿来读。

三、指导方法,突出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这样可以为学生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1.要指导学生善于阅读

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精读、略读和浏览几种不同的阅读方法。精读,就是精研细读,探究性的阅读,对于书籍中的精彩片段要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反复吟诵、揣摩体会。并应引导学生采用摘录,写体会等方法来使精读的内容得以积累、运用、以至内化。略读法又叫浏览法,目的是把握全篇大意,得其要领。略读可以从中年级开始训练。指导学生善于抓住文章的某些段落,重要语句,来了解文章内容,逐渐增快学生的阅读速度。浏览,浏览的意思就是粗略,大致地看一遍。主要用来浏览书刊杂志。在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为主,略读和浏览为辅,以上这三种读书方法可以相结合交叉进行,重点内容精读,一般内容可以略读或浏览。

2.坚持让学生做批注,写读书笔记法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阅读一本好书时不但要品读,读书时还可以做批注、写摘抄。读书做批注就是在阅读时把你觉得重要的词句用勾画圈点的形式做上记号。做摘抄可以把文章中的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并进行分类。人物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可以摘录下来细细品味。也可以把旁批或心得写在书上。

另外,坚持写读书笔记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开始,我坚持让学生每天至少阅读20分钟课外书籍,并摘录下精彩语段,有的精彩词句还要求学生要熟读能背。随着年级的提升,我坚持让学生每周写三篇读书笔记,两天一篇。让他们记录所读书籍的书名(文章)名、日期、主要内容、读书心得体会。我及时批改,每周进行展示佳作及点评,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不断的得到了提高。

四、检查评价,促进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也让学生阅读收获得到大家的肯定。

1.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习惯养成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利用早自读十分钟,每天三人上台,让他们将阅读中的收获与同学分享,内容可以是一则新闻,一个故事,一首诗歌等,并定期对表现出色的同学进行表彰,分年段组织开展读书竞赛,举行四大名著“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征文比赛等活动。

2.以刊登促习惯养成

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即希望读有所获,又渴求所得的收获能得到别人的赞赏,从而获得满足感、成就感。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设立了校园周刊,刊登学生优秀习作,也介绍学生课外阅读到的收获,有诗歌的、有散文的、有科学知识的、有历史的……周刊的出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荣誉感,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3.建立阅读交流学习平台

我每周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让他们去借阅,共读一本书,班级建立了一个读书交流微信群,学生每天把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在阅读的过程中时碰到某些问题和疑惑他们也会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提出的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经过这样的锻炼,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了提升。

阅读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了让学生在知识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作为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展阅读范围,使之多读;教给阅读方法,使之会读;落实检查阅读情况,使之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秋霞.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c

【2】施美莲.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堂.c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2016(8)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