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导”的艺术

2018-03-27 07:39郑礼芬
关键词:开口外语交际

郑礼芬

【摘 要】

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一位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在授课方面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的教师。高明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就像是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本文从英语氛围的创设、学习兴趣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教师“导 ”的艺术。

【关键词】

教师的“导” 学习氛围 兴趣 语言交际 思维

一、教师的“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用本族语言进行外语教学,初学者会按照本族语思维习惯去学习和理解外语,极易在两种语言系统中产生混淆,引起负迁移,学生学不到地道的外语,反而增加了学习难度。在缺乏“外语环境”的教学中,运用外语进行外语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创造外语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感知英语的音调,并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響,提高教学效率。但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以接受,课堂上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通过分析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语言进行教学?英语?汉语?这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就看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怎样演示,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态势和英语齐头并进,共同配合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1.英语和动作

从人类发展史上看,在语言还未出现时,人与人交流通渠道通过简单的手势来进行的。在许多领域,手势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犹如电影导演,向学生传递着知识和智慧的信息。给氏年级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我在说英文“stand up ,please”时,边两手掌心向下,肘关节作上抬动,学生立即做出反应,全体起立。接着,我又说“sit down,please ”,同时两手掌心向上,作下压动作,学生几乎是同时坐下了。此时我无须用中文解释,学生通过对教师手势的观察便能正确理解含义,同时了营创了浓厚的英语氛围。

2. 英语和神态

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三尺讲台就是舞台。学生就是教师检查自我一面镜子,有许多学生描写老师的眼睛:“金睛为眼”“变幻莫测”“严厉”……世间千万种感情透过这一双眼睛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在孩子们心中的影响有多大。在教学中,在适当的时间教师边说英语,边运用适当的神态,将会产生不可小视的效果。

二、教师的“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名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导到由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那就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是怎样引导,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随着教师的讲课演示而进入“角色”,做到爱学、乐学。

1.组织游戏,启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集中注意并能持久。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儿童是从游戏中开始学习的。而英语是小学较难的一门学科,原因是英语作为一种外语,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往往学生会感到比较抽象、枯燥,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要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就心须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发挥游戏的魅力。

2.引入竞赛,激发兴趣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胜心、荣誉感强,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课堂上组织对抗性和趣味性强的综合竞赛,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兴趣的效能。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只要教师引入得法便可。可以采取每周一赛,周末评出优胜者;也可在学期结束时,总评出最后的优胜者。

三、教师的“导”,使每一个学生敢说乐说

中国人多数比较内向,学外语羞于开口,怕说得不好,别人笑话,但其实内心还有一股想讲英语的强烈欲望。在课堂上,教师永远是讲英语的“总导演”。从一开始就要用地道的英语同自己的学生会话,利用学生想讲英语的“好奇心”,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开口讲的习惯,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初学者开口说英语,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份由哀的赞许,一句简简单单“Good”“Great”的鼓励话语,都能极大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给予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深切的期望,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向所期望的方向积极努力,将教师的真切期望和热情鼓励内化为敢于说英语的力量。

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随时随地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英语,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有些学生因性格内同,或基础较差,或有先天的发音缺陷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不敢开口说英语。让这些学生开口说英语,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师就要付出更多的关爱,给予更多的具体引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

四、教师的“导”,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能突出学生超前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一般说来,小学生精力充沛旺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特别是他们能围绕一个中心不断地进行连贯构思,而且创造想象和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多方面、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对知识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教师的“导”,培养学生的真实语言交际能力

由于客观实际的原因,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英语,课堂以外以汉语为母语交际影响了英语的表达,又缺少交际环境和场所。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放在“导演”的位置上,努力创设情景,给予学生操练的机会,想方设法把真实生活搬进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误语言的交际。

新世纪的到来预示着英语教学要改革,对每位教师的心理素质、业务水平、个人修养、讲课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身到教学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想方设法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教学法

【2】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猜你喜欢
开口外语交际
两块磁的交际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不易滑落的毛巾
大山教你学外语
如果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谢谢关照
多一点等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