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引领助推语文高效课堂

2018-03-27 07:39宗建霞
关键词:高三差异师生

宗建霞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新课程标准要求用知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高三语文复习课如果掌握不好,很有可能是一潭死水。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智慧引领课堂,以自己的智慧唤醒学生的激情和潜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激发兴趣,点燃课堂智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高三语文复习课,学生每天面对的是专题复习和综合练习。要想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必须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詩词复习,本来读懂就很难,再来概括情感、作用等题目学生,就更加雾里看花,不知所云。如《唐多令》:“明月满沧州。长江一意流。更何人、横笛危楼。大地不管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落叶女墙头。铜驼无恙否?看青山、白骨堆愁。除却月宫桂树下,尘坱莽、欲何游?”在复习时,我先带领学生了解了刘辰翁写作这首诗歌是南宋末年,接着讲解了这一段历史,学生的历史知识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争相从这首诗里面寻找相关信息。接着让他们大声朗读这首诗歌,抓住关键词“愁”自然就能理解这首有哪几种愁了。同时抓住关键词堆”,联系课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无形为有形。学生对诗歌的掌握就到位了。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境导学,以境促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差异,唤醒学生智慧

学生总是存在差异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前用智慧与理性去勤读、细读这些学生,直至读懂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学生差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价值,教师应具有宽容大度、善解人意、激励奋进的职业情感和人格魅力,具有一个海纳百川的开放心理和心态。在语文复习中,语知题相对简单,而一些阅读文的能力提升题相对较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如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每次小测验结束,笔者都会找一些成绩发挥不是很好的学生,让他们谈谈发挥不理想的原因,并共同寻找上升空间。学生谈话之后,纷纷找到自己的成绩增长点,学习的激情再次被点燃。大部分学生对作文困惑较多。如考题“留白”,部分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就说,我们生活中,不留白的事例有哪些,学生纷纷说,过劳死、无节制的开采、无所不为的违法行为等,我说不错,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要有“度”,我说好。我们能找到哪些名人关于留白的话语,“日盈则昃,月盈则亏”“物极必反”等。我说有了这么多素材,那这个作文还难写吗,学生说不难。其实作文的难点就是没素材,无话可说。真正有足够的素材,不愁写不出好作文来。对于学生写作进步较大的以及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要多给予表扬,学生觉得作文也不是那么难,而且自己的作文有很大的空间,学生写作起来更是信心满满的语文成绩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激励,但作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多与学生互动,多加强交流,不断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断促进智慧的生成。

三、允许“意外”,催生师生智慧

著名法国政治家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平时老师在备课时,对课堂会出现的问题,往往会做一定的预设。但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思想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学生的答案有时出乎意料的。这时,作为老师就要善于引导,甚至及时修改答案,而不能暴跳如雷,硬是要靠答案讲解。如学生在做漫画题时,经常会看不懂,因此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省不看题目,想当然,有的学生忽略文字,只抓其中一点,因此在教学中,提醒学生要全盘关注,不能只抓一点,否则会以偏概全,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如在讲解课文默写时,故意写错字,让学生找茬,加深理解。如笔者在教学时,故意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写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纷纷指出“授”是对的。故意的失误,通过学生亲身寻找错误,加深了记忆,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了。这种课堂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课堂的亮点。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教师的智慧引领是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呈现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进一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三差异师生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高三·共鸣篇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麻辣师生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