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与爬模工艺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2018-03-28 09:09
四川水泥 2018年7期
关键词:爬模支撑杆高墩

赵 卓

(浙江兴土桥梁临时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嘉兴 314000)

0 引言

随着滑模与爬模工艺在交通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对其的研究和分析也变得尤为重要[1]。滑模工艺在桥梁高墩施工有工程速度快、施工造价低等优势;爬模工艺主要是由滑模和支模组成的新型工艺,通过对其的使用可以简化工程监管程序,减少工程质量的偏差,进而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

1 滑模工艺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1.1 滑模工艺的结构组成

滑模工艺主要组成部分为模板、升高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模板的组成又分为钢板模板和模板圈;升高机器设备则由升高支架、支撑杆以及设备操作系统等构成;控制系统主要组成为控制平台、脚手架以及液压控制平台等。

1.2 滑模工艺应用方法

1.2.1 滑模的安装方法

首先,安装滑模前要整理平台以及清理杂物,寻找模板的平放线。

其次,安装升高架时,先将升高架组合起来,将横梁及竖立的支撑柱在同一平面内,夹角垂直和加固接点;然后安装模板圈并按照从内上到外下的顺序完成安装,并且上下模板圈距离为500mm,下方模板圈距离模板下方为300mm,同时也要达到桥梁图纸的标准,要保证升高架的开口对称分布[2]。在桥梁墩壁安装滑模模板时,从内向后外进行安装,此时要将模板做成锥形结构,通常倾斜角度为0.4,桥墩倾斜角度做成特殊形状的模板;安装控制平台时,根据平方线的设计位置,将折架放置平稳,同时安装垂直及水平支柱,继而在控制平台上平铺木板。

最后,安装油压升高器并监测其运行状况,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并在千斤顶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相似性能的设备要安装在同一个油仓中,检测其垂直度;同时必须保证油管通畅,安装的半径要比管径大,接口处要大于油管直径。控制平台安装完成后,需要检测电机的运转情况、机器的灵敏度等性能,并将油管中的气体排出,最终测试其压力;当压力在9.9MPa时,控制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排出气体的压力。安装支柱时,为了保证接口在同一个平面,起始支柱可以分成多个长度插入,升高时支柱需要继续增长,如果千斤顶距离支柱端口55cm左右时,必须增长支撑杆。滑模提升至高于地面约4m时,在桥梁石墩内部和外部安装脚手架及防护网时,要确保围栏四周的全部包裹,此外要安置较大的线锤。

1.2.2 捆绑钢筋方法

在捆绑钢筋时,要由专业人员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钢筋的加工制作,通常利用人工捆绑的方式,并用吊车运输。同时,在捆绑之前,要提前做好预留机械及埋藏孔,并进行加固;此外要不断完善接杆及捆绑工作,以免影响桥梁高顿工程的进度。

1.2.3 浇筑混凝土方法

滑模工艺在桥梁高墩施工中要选用C39混凝土,落差控制在11~15cm。同时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分层浇筑,且厚度要控制在18~25cm范围内,浇筑完成后其上表面至滑模模板的距离为8~13cm[3]。在前次浇筑好的混凝土未凝固前,采用振捣器对其进行加固。振捣器其振捣在混凝土的插入度要小于4cm,要注意使其避开钢筋、滑模模板和顶板的支撑杆,并且滑模移动时不能进行振捣活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要确保其强度为0.1~0.3MPa,以免导致混凝土变形塌落,进而影响桥梁高墩工程的质量。

1.2.4 滑模升高方法

滑模工艺模板升高过程中,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即首次升高、正常升高和最终升高。

首次升高。初次浇筑的混凝土厚度范围为50~60cm,需要浇筑约3~4层,需要4~5个小时,然后将滑模逐渐升高6cm,并对其底部凝固的情况进行检测:用手按压混凝土表层,如果其不粘手,并且出现轻微划痕则可进行首次升高;如果混凝土的凝固程度达到0.3~0.5MPa时,将滑模升高4~6个千斤顶。在滑模升高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滑模系统进行检测,例如升高架是否与地面垂直或保持水平状态,模板圈之间的连接是否稳固,支撑杆是否出现弯曲,滑模模板追歼的缝隙大小等,并且对于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和完善,确保滑模工艺应用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及工程安全。

正常升高。当各项工作检测后满足操作标准时,可以进行正常升高。在升高过程中,每次升高的距离要与浇筑的混凝土厚度保持一致;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捆绑钢筋等工作。通常情况下,升高的速度约为18cm/h,升高过程要坚持“分次缓慢”的升高原则,并且最大升高高度为28cm;还要注意滑模模板及升高机器的检测,保证各项工作之间的有序配合。

最终升高。滑模模板升高的最终高度为高出桥墩1.5m,与此同时要减小模板升高的速度,并且保持工作的精确性,确保浇筑的混凝土的上下平面平整及其位置的精确性。

2 爬模工艺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2.1 爬模工艺的结构组成

爬模工艺的结构组成为模板、升高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模板由钢制模板、钢制垫片等组成;升高系统主要利用液压技术,由支撑杆、千斤顶等构成;控制系统组成部分有控制平台、斜撑杆、护栏、防护网等。

2.2 爬模工艺的应用方法

2.2.1 爬模的安装方法

首先,清理桥梁周围的杂物并找到平放线。

其次,安装爬模时,根据所选用的模板种类、分布图纸以及由内向外的顺序安装;同时,在安装过程中,线组装再进行总体安装;注意PVC管安装时,要在爬模安装完成的基础上将PVC管插入;爬模安完之后,再进行角模安装[4]。升高架安装时,也要先进行模板的拼接,待组装完成后,将其吊至升升高架上,并将捆绑好的钢筋固定在升高架体,并在环梁工作完成后焊接钢筋。

最后,模板圈是由斜撑杆、支柱等组成,利用吊车将其与升高架连成一体;之后进行挑梁、平台、防护网的安装。

2.2.2 捆绑钢筋方法

捆绑钢筋时,在首层的捆绑中先进行边界模板的安装,进而将其加固,以防其发生形变。爬模升高的同时,要结合支撑杆及捆绑钢筋的工作,从而避免延长桥梁高墩施工的工期。

2.2.3 浇筑混凝土方法

爬模工艺的实际应用中,其承受力主要源于穿墙螺栓,所以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尤其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由专业人员进行配料、振捣等工作;同时在开展浇筑活动前,仔细检测螺栓的位置及其稳定性,并利用布料机进行逐层浇筑;振捣时液压做到分层振捣,不能破坏爬模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保证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5]。在建筑完成后,拆除爬模后如果未出现混凝土的棱角或整体被破坏的现象,即可进行拆除,此时混凝土强度约为1.3MPa。

2.2.4 爬模升高方法

在浇筑混凝土完成11小时左右,即可升高爬模,首先调节爬模支架的支脚大小,而后调整控制平台,并将这撑杆立于爬模支架下,利用升高架和外套架的上升带动爬模的升高,最大升高距离为高出顶板1.6m。此外,爬模升高的程序还包含爬梯、钢丝绳、拆除螺栓等。

3 结束语

滑模工艺和爬模工艺是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先进的应用方法,其是反映桥梁工程的发展水平。同时两种新型工艺方法具有节省桥梁高墩工程的成本、缩短工程周期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还可以实现及时发现工程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提高桥梁高墩施工的质量及交通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爬模支撑杆高墩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浅谈丘陵区桥梁高墩施工测控系统应用
高层建筑爬模施工新工艺应用研究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螺旋推进器支撑杆断裂的分析
江顺大桥Z3主墩桥塔液压爬模施工关键技术
挂画魔架
垂直轴风轮阻力型支撑杆研究
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施工技术
高墩大跨箱梁结构优化控制技术应用研讨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支撑杆断裂的原因分析及新型挠性支撑装置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