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2018-03-28 09:09于敬新
四川水泥 2018年7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饮用水饮水

于敬新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水利局, 河南 商丘 476400)

0 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成为国家和地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特性,发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运行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适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体系,确保农民饮用水的安全。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在工程管理中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的队伍中,缺乏对长期管理概念的理解,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影响项目的长期效益。这主要是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概念存在问题,他们不清楚项目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长效性。结果,在实际运行和管理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此外,大多数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的重点只注重表面的正常供水,而忽略操作层面的科学标准,致使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太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对整个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民挥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2 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尽管在大部分地区都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构,但是一些相关的部门(如卫生、电力、环保、物价等)对饮用水监管参与度不高,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将会对项目后期运行中涉及的有关问题不能较为科学的解决,对项目的实用运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水利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主要负责部门,但是在项目建设的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运行和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保养和维护,所以在农村饮用水工程安全运行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考虑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因素,项目运行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现象较为普遍,对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运行非常不利。

1.3 运行管理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主要由地方政府在管理,地方政府在运行管理方面,一般都采取承包、拍卖或委托企业等方式进行管理。但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项目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从饮水安全管理的实际操作角度来看,管理制度不合理,操作不规范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都影响着工程效益的发挥。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认为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国家的,所以在运行水价费用的制定上比较低,导致农村饮水工程在后期的维护过程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投入成本高,回收率低,导致农村饮水工程不能安全高效的运行。

2 完善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建议

2.1 完善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运行管理处于初期阶段,我国尚没制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进行管理。所以我们就要在饮水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有效地避免 “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为饮水安全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一个有力的基础保证,从而实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目标。基于上述原因,农村饮用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在保证农村饮水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部门有管理该项目资产的所有权,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合理的利用资金,并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监测设施,水质检测设备和水净化处理设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促使项目安全、高效的运行。同时,要完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明确产权和管理权的归属问题,履行管理和维护的主体责任。同时,还需要对项目运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知识,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还要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监督各供水单位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加强水源保护、做好水质净化处理,做好供水设备维修养护和供水服务,提升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率和效益发挥。

2.2 积极创新管理改革措施,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根据当前乡镇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情况,要落实饮水安全工程管护的主体责任,明确产权与经营管理权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和研究当前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总结出以下几种管理模式,即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受益群众自管模式,专业管理单位专管模式以及企业管理托管模式。一是用水协会管理模式,特别是对农村实施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后,由农村居民代表选举产生的农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对项目进行经营管理。二是受益群众自管模式,在项目建完之后,主要由受益村组的所有村民共同推举出具体管理人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供水量相对较小的农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水费通常不收取,只有在饮水项目出现问题时,由村长组织并召开村民会议,探讨维修的费用;三是专业管理单位专管模式,该管理模式主要针对集中供水工程,从源头到人民生活用水进行的管理,最终形成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的一体化模式;四是企业管理托管模式,对已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交由管理经验较为成熟的自来水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企业化管理。

2.3 建立维修基金制度

对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维护需要资金支持。为了使工程能发挥最大使用功能,在后期必须建立维修基金制度,维修基金来源主要是承包租赁金以及水费中提取的资金,主要用供水设备的维修养护以及使用时间较长设备的更新改造,从而提高农村饮水工程设备的使用效率。

2.4 加大安全饮水宣传力度

为当地居民推广安全饮用水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可以提高居民对安全饮用水的认识,增加用水量,还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繁荣农村经济和社会效益。

2.5 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建设

在农村实施安全饮水项目和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研究一套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循序渐进的发展。制度建设是保证工程科学规范运行的有效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工程的运行寿命,也可以使工程得到长足的发展。运行管理制度要涉及安全保卫、水费收取、巡查维护、设备操作、水质检测、水源保护、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能够实现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

3 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存在监管不力、制度不完善、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当前项目管理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积极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从不同的层面着手改善这一惠民工程,才能使此项工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饮用水饮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简易饮水鸟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1927—1937年南京城市饮用水问题及其治理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饮水
我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建设需求分析研究——基于满足率/缺口率分析方法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