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下地方卫视如何更好发展
——广西卫视的传播观念回归探析

2018-03-28 16:48
传媒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丝路卫视广西

丘 航

(广西电视台,广西 南宁 530022)

广西卫视如何在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过载中坚守定力,锚定标位,厘清航向,有四个方面,值得深入探讨。

一、“去模式化”与“去中心化”:重塑电视信息服务机构的“与民同乐”

将电视信息服务的屏幕内外,做成一个“连接器”的闭环,运用互联网思维,树立节目、项目的“大运营”“大产品”观念,把观众视为“用户”,重视观众的“交互”感受和参与意识,但是,不迷信于利用互联网的普惠工具或应用手段进行观众社群的关系维护,即所谓的“流量思维”,而是勇敢地走到线下,尝试开展节目品牌衍生的落地活动,与知名厂商的联合推广活动,与大量广告主的资源互换站台,孜孜不倦地探索节目外延开拓的各种可能性,与观众保持广泛而密切的、直接面对面的、多种维度的全天候空间接触,与观众群做伙伴,并将以此聚集的势能,服务于打造节目文化商品,吸纳多元的收入与变现渠道。

广西卫视深耕厚植“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节目,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同理念,盘活有关本地特色的内容生产源,着眼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化地域推广,研发了飘溢着“桂式风格”的节目矩阵,在人文系列专题片《广西故事》《发现新广西》《百寿探秘》《唱响新时代》等项目中,对新的传播条件下的故事讲述方式、电视形象表达、文化符号输出和内容意义建构,都进行了语境系统的重新再造。

广西卫视的节目团队还高度强化“地面活动”所带来的优化作用,承担区内各种类型的宣传任务,例如直播环江红心香柚节、拍摄柳州等地形象宣传片等等,从传播效果上看,都借助了广西卫视外围活动积累的广大受众红利。

二、“自主赋能”与“对外合作”:再创电视文化服务产业的“时代共振”

广西卫视对跨国媒体间的业务交流、文化合作一向秉承开放姿态,在“国际化”这一点上,先行先试。陕西广电卫星传媒集团发起成立的“丝路国际卫视联盟”,诚邀广西卫视加入,共创丝路文化生态,与广西卫视的蓝景描绘不谋而合,广西的地缘优势和历史沿革,可以为自身打造“丝路IP”添砖加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元素。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重大方略,不仅是拥有国际化梦想的电视媒体集团,寻求桥梁纽带作用的“助推器”,也是电视内容开发的“内燃机”。作为联盟核心成员的广西卫视全程参与策划《丝路情·中国融—2017丝路春晚》,该晚会获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提名;加入丝路国际卫视联盟的重要合作项目,同时也是总局“丝路影视桥工程”的重点项目“2017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历时52天,先后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中东欧16个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

三、“创新自信”与“经典守成”:续写电视表达精品的“工匠精神”

(1)不同的卫视平台,有不同的品质追求和气场色彩。内敛的广西卫视,大概不会迎合浮云式的、无形中消费速度过快的受众需求,而是潜心于电视艺术的整体呈现,尽力奉献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社会效益成本保持平衡的电视文化精品。这并不是说广西卫视的创新节奏缓慢拖沓,也不能归咎于其对收视率份额、市场地位的不思进取,恰恰相反,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健康绿色的发展数据进阶,才能准确体现广西卫视的增长动能和动力转换。

(2)广西卫视常年与文化界、收藏界都举足轻重的意见领袖马未都先生保持战略合作,马先生的《收藏马未都》《观复嘟嘟》等新型古董秀、脱口秀节目脱胎于广西卫视的电视表达设计,在该节目对国内头部三大视频网站、音频网站的输出中,取得了流量意义和互联网视频产品的成功,而在电视台版播放的收视考核上,也得到了社会、经济双重价值和影响力的肯定。马先生的学问和观点呈现以及收藏成就,本身作为一个强壮的IP池,就具备优质资源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性,而广西卫视对经典文化资源的呵护态度及节目产品开发,也实现了多个主体的互利共赢,向互联网开放的节目形态也收获了不错的反馈。

四、总结

当下,传统卫视平台和常态卫视节目类型为主体的内容布局,从现状上来说,还是在面向多屏传播、分发。直播的视频交互浪潮刚过,短视频的娱乐风暴又兴起,这都在消解电视文化生产的积极性和传统秩序,品牌节目在制作理念、技术手段、宣推包装上,都必须经历全面融媒体的工作方法改进,广西卫视在这一点上需要着重加强生产机制的变革,除了精密计算节目成长周期的生命力体征外,还要顺应理念与流程设计、视觉呈现的结合,锻造大数据、云计算、可视化的综合研发应用能力作为节目传播的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丝路卫视广西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广西尼的呀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