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节目记者的责任感

2018-03-28 10:20张丽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法制责任感舆论

张丽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法制节目和其他的节目比较起来,情节有时候会显得更加错综复杂,案件有时候会血腥暴力。在法制节目的播出过程中,许多记者使用了非常惹人注目的词语来获得更好的收视率。这会给社会群众带来一种误区,是否自己生活的社会如此暴力和不安定。在节目播放的过程中,记者和编导都需要谨言慎行,始终胸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避免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一、法制节目记者需存有的社会责任底线

法制节目是一个具有自我的道德尊严的电视节目,它更多的宣传社会中的法律事件。这意味着节目记者并不能一味的考虑报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要将整个社会效益考虑在内。相对于其他节目类型,法制节目记者要具备更强的自律意识和更高的道德底线。以下介绍几方面记者需遵守的几项重要原则。

(一)不能推断定罪

在案件的发生过程中,往往情节错综复杂。有时候警方会根据实际情况,一些重要情节没有向记者或者群众公开,记者在案件为判决前自我推断,极有可能带来结果误导,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和人身名誉损坏。因此,在任何时刻,记者自身不做犯罪推定,更不能妄下最终的结论。

(二)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未成年人由于自我控制意识不强,容易在他人的诱惑下冲动行事,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记者在这种采访报道中需明白他们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能够公开将青少年的照片或者是姓名等个人信息公布。一旦没有保护好这种隐私,对于未成年的人生道路影响可能会十分巨大,使其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和不平等对待,很可能会致使二次犯罪。相反,法制节目的记者在对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等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要特别的给予关爱,让他们能够快点回到原来的生活中。

(三)注意表达方式

在法制节目中,记者若一味的呈现犯罪过程的黑暗、凄惨等负面情感。这种负面引导会导致不清楚实际情况的群众产生认知上的误区,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产生怀疑。这在根本上不利于我国长治久安的社会稳定,一旦造成治安的混乱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消费暴力”的问题一直是法制节目所需要严格杜绝的。因此在宣传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体现法律的客观公正性。经过研究,法制节目将案件的故事性和法律理性的结合在一起,将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

(四)客观公正的态度

法制节目的录制时,记者不可以仅仅通过单方访问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对涉及案件的多方都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得到多方共同的观点意见。不可在访问时,根据自己的性格偏向于某一方。不对案件的某一方发表不正当、具有明显偏向的言论,严重影响他人的情况将会涉嫌刑事犯罪。

二、法制节目记者应具有的高度责任感

法制节目关乎着国家的法律的神圣形象,这种媒体比起其他媒体要有更高的责任感和舆论引领作用。法制节目的记者应该对社会、对国家都充满热爱,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对社会富有同情心,用自己的良知揭示存在的丑恶现象,宣传社会存在的正能量,展示我国的优良美德。

(一)不滥用舆论

在社会中,人们对于舆论监督往往会有过高的期望存在。生活中发生一些不公正、纠纷时,立刻就去找媒体申诉,希望得到一个说法。这从本质上违背了法制节目的精神。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发言人,记者应该明白任何舆论的监督是要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不能随意滥用。假如利用自己的职权,以舆论的力量为自己谋取金钱利益,便严重的触犯了国家法律。记者要时刻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尺度,正确引导社会群众的舆论。

(二)弘扬正能量

法制节目的记者利用自己的良知为社会揭露暗黑、犯罪一面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知识做好正确的分析和引导。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彰显国家的法治力量。只有对社会群众做好正确的引导,给社会带来稳定和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国家法治建设道路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在国民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时而出现。在法治的道路上去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这个根本途径。在国家推出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后,法制节目的广泛普及也是极为重要。记者作为法制节目的发言人,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为社会揭露那些触犯法律的罪恶现象,为全国人民敲响法律的警钟。要用自己坚定的使命担负起引领社交化媒体的重任。为社会弘扬社会的价值观念,传递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猜你喜欢
法制责任感舆论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