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关键技术的探索

2018-03-28 11:04袁军
中国住宅设施 2017年8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关键技术施工

袁军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快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 进,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运输需求量,国家不断加大市政道路 的施工力度,对施工质量提出越来越多新的要求,提高施工技术 与管理水平。市政道路是我国城市重要交通枢纽,为缓解城市之 间交通运输的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 象征着国家与政府的良好形象。因此,国家政府在市政道路的施 工建设方面非常重视,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一个畅通稳 定的道路交通枢纽,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 建设进程,有助于维系城市主体的联系与省市之间的沟通交流,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技术难点 主要在于必须在短时间的工期内完成高强度的道路建设,既要避免工期过长对城市正常运作造成阻碍,影响经济发展,又要同时保证道路质量的安全,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对几个关键技术做到合理高效的施工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关键技术

1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1.1 概念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是根据所签订合同款项中规定的技术规格,实施正确的管理措施,按要求执行程序,使市政道路的施 工质量实现预期的目标,满足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实 现对市政道路设计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过 程中,其中有技术文件、技术资料和技术保护,关系到施工技术、日常管理、施工图、施工测量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市政道路施 工技术管理水平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热门话题。市政道路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应该对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加强重视,市政道路是公共组织的科学实施,经济效益和项目质量之间的关系要协调,以确保建设施工质量按照其标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1.2 管理的内容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交底工作,在这过程中,需要制定和完善施 工计划和施工规范,对不同部门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限量,并且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制定出标准要求,并辅之以控制和监督的相应措施;应该对工程的阶段完成量给予规定,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进度,建立健全施工技术档案,对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相关的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二是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信息技术系统要完善,并要掌握一定的情报信息,同时合理改进施工技术,开展施工技能培训,使新的施工技术的开发成为可能,从而保证市政道路项目的顺利施工。

2 市政道路施工的常见问题

2.1 施工时间紧迫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要满足高标准施工、工期紧迫等要求。因此,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礎上合理控制施工时间,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对于城市道路建设工作的开展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城市交通运输的流畅性,重视城市道路建设规划工作的开展,加强城市道路施工管理,对于城市道路建设的高效开展十分有利,为各类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2.2 施工区域有限

相对于其他区域道路建设而言,城市中建筑数量较多,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道路施工需要在各个巷道中开展,从而造成施工区域较为局限这一情况的出现。而道路施工作业的开展,不仅会对施工区域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且施工设备的移动量较大。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施工管理工作开展难度的加大,不利于道路施工的高效开展。

2.3 施工场地空间下载

由于我国以往的城市建设存在许多不均匀不规范的现象,加上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得我国城市乡镇的建筑排布错综复杂,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狭窄的巷路或是一些地势不理想的地段,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大范围动迁量产生阻碍,对工程施展造成妨碍,加上一些拥堵的交通和居民的流动,会对施工的开展带来空间的限制,造成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困扰,影响施工进程。

3 市政道路施工中关键技术研究探索

3.1 水泥稳定碎石技术

在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时,应当注意选用初凝时间大于 3h或者终凝时间比较长的水泥,普通水泥能够用于制作稳定碎石的混合料。在水泥的选用上,可以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初凝与终凝时间的调节,保证终凝时间高于 6h,杜绝使用快硬水泥与变质水泥。要注意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时进行碾压,若含水量不够时可以适量加水,进行碾压过程中对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具体碾压过程可以采用先慢后快的方式,要保证匀速碾压,同时观察表面状况,一旦发现松散起皮的情况应当重新搅拌,最终达到表面平实无车轮印记才算是符合碾压要求。随后用水准仪进行平衡测量,找到缺陷出进而及时填补或修除。市政道路施工中最好避免出现施工接缝,如果有接缝,应当加一层水利继续碾压。

3.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因具有行车舒适、扬尘不多、噪音小、便于维修养护等特点而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应用,我国的市政高等公路建设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主导路面,在施工中必须保证路面的密实性、平整度与稳定性。本文就该施工技术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概述。(1)混合料的运输。在混合料的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应当用篷布进行覆盖,起到防雨、防污染的作用,尤其是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铺盖篷布,进行保温。连续摊铺过程中,要注意对运料车的合理停放,避免撞到摊铺机。施工中应当注意避免使用有问题的混合料,包括出现结块或离析现象的混合料。(2)混合料的拌和方式。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机械、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热矿料的二次筛分与沥青的用量等都是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关键因素。混合料应当在沥青拌和厂进行机械拌和,可以采用间歇式拌和或连续式拌和两种拌和机械进行拌制。要注意,当工程材料从多处供料或质量不稳定时,不能采用连续式拌和机械拌制。沥青混合料拌制过程中,要将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到适宜温度,确保混合料能够正常出厂,一旦温度过高,会导致沥青与物料之间不能充分混合,影响混合料的稳定性。(3)混合料的路面摊铺。要注意在符合要求的基层上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层,才能开始进行混合料的摊铺。摊铺之前还要进行施工放样,以避免基准钢线的异性概念股,钢支柱纵向间距不能够太大,一般 5-10 米,同时用紧线器拉紧。混合料的摊铺是一项重要且细致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理工作,防止出现外部因素导致铺面波动。摊铺机应当匀速前行,尽可能减少施工缝,对成品用量与配比及时检测反馈并调整,确保摊铺过程平稳进行。(4)混合料的路面压实。沥青路面摊铺碾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路面达到高强度的稳定性与密实性,保障路面的平整度,碾压工作是市政道路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路面压实一般分为初压、复压、终压,碾压工作之前应当首先对路面进行细致的检查,修正不规则的地方,首先进行高温碾压,要保证温度在 130-140℃之间,初压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的平整度检查与修正。复压则是运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数遍碾压,随后用轮胎碾压机碾压,直到达到符合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4 结论

无论是对道路运输安全的提高来说,还是对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而言,重视市政道路施工中关键技术的有效应用都十分必要。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注重对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时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树立对道路施工的正确认识,加强道路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为城市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颖.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9):252-253.

[2]段亚梅.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230.

[3]刘宝权.述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06):144.

[4]刘爱斌.市政道路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管控思路解析[J].建材与饰,2016,(22):244-245.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关键技术施工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TD—LTE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