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2018-03-28 11:04王宇翔
中国住宅设施 2017年8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大数据时代

王宇翔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全新挑战,如何高效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一大焦点问题。我国需要深层次把握大数据环境,巧借大数据技术优势,通过不同路径实时保护个人信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的影响以及保护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

一、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的影响

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化速度持续加快,掀起一股“云计算”、“大数据”浪潮。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分布范围持续扩大,有着较高的可识别性,个人信息动态化、资源化、多样化等,不断被二次利用。信息交流共享程度日渐提高,个人信息不断被公开,加上无偿使用,导致很多信息被泄露,尤其是个人私密信息、财产信息等。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各类型电子商务平台中都记录着个体用户海量信息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作用下,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随时深度分析并挖掘不同层次用户个人信息,比如,消费爱好、行为习惯。商家可以在精准营销、网络优化等作用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虚拟空间,深化用户体验,在电子商务平台中不断整合个人信息,极易引发个人信息安全隐患,加上大数据环境复杂化,个人信息保护难度系数持续增加。同时,大数据可以实时整合以及共享海量信息数据,企业可以在对海量信息数据存储、分析等过程中提高信息数据准确率以及利用率,个人在信息数据方面也能实时获取个性化服务。针对这种情况,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尤为重要,避免网上诈骗信息、垃圾信息等频繁出现,确保个人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确保个人信息得到合理收集以及利用,避免随意被共享以及交易,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促使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秩序得到有序维护。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路径

(一)正确认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新形势下,我国要运用全新的视角,深层次认识大数据,准确把握大数据多样化特征,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的影响,尤其是各类安全隐患,明确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出现的各类新情况。在此基础上,我国要从大数据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问题,科学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大数据环境中个人信息保护要点、范围、内容等。我国要深化刑法与侵权规定,完善并补充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加大对各种非法路径获取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促使个人信息保护中有良好的法律保障。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巧用相关法律法规,借助自身职能作用,根据个人信息重要程度、影响力、信息量等,依法惩治对个人信息非法窃取、购买、处理等不法分子,保护好各层次个人信息,促使海量个人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得到规范化利用。此外,我国要根据大数据环境动态变化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深化个人隐私权保护范围,实时完善对应的法律法规,优化隐私权案件侦查、取证等方面问题,动态控制个人信息风險,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提高个人信息安全程度。

(二)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

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呈现出新的特征,部分企业对云端中的各类个人信息不断进行商业方面的利用,用户信息不断被泄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以大数据为切入点,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为基点,科学构建管理制度体系,细化大数据下个人信息保护具体内容,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目标以及要点,科学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要根据内部不同岗位性质,明确岗位人员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具体职责,借助一系列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个人信息保护各方面,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数据。相关部门要深化内部监督管理结构,加强个人信息监督管理,客观分析个人信息保护影响因素,包括出现的各类问题,优化已构建的监督管理制度,构建可行的个人信息质量保障以及控制体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全方位动态监督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相关部门深层次分析并合理解决监督管理过程中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动态保护网站运行中海量的个人信息,对网站中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自动进行规范化保护处理,将个人信息匿名化或者去身份化。相关部门要借助监督管理之手,深层次了解互联网企业对各类信息数据收集、过滤等具体情况,要求互联网企业在精细分析业务、挖掘海量信息数据中,随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状态,明确业务信息数据具体流向,在共享个人信息数据中采取多样化手段科学保护个人信息。相关部门要围绕大数据要求,根据大数据下个人信息具体特点,不断提升监督管理层次,优化监督管理方法手段,高效保护个人信息,更好地应对大数据作用下面临的各类挑战。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深化个人信息加密过程,借助对称加密、混合加密与解密等手段,有效控制个人信息风险,下面便是个人信息混合解密流程结构图。

(三)注重技术保护

在大数据时代下,我国要高度重视个人信息的技术保护,促使技术保护手段和法律法规保护手段等有机融合,在多样化手段作用下,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整体水平。我国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技术研发以及创新,实时解决个人信息方面存在的人为等漏洞问题。我国要在大数据浪潮中实时深化信息安全系统,比如,入侵检测系统、认证系统,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多样化功能作用,将访问过滤、登录IP限制等技术手段灵活应用到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中,深化信息系统个人信息储存等功能,有效防护个人信息。在此过程中,我国要根据个人信息内涵、分类、重要程度等,明确关键性个人信息,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密保护,合理设置个人信息管理关卡,在身份授权、解密的作用下才能访问或者查看个人信息。此外,在个人信息技术保护中,我国要注重个人隐私保护,坚持相关原则,从个人信息发布、存储、挖掘等方面入手,科学构建可信程序等,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数据被恶窃取等。我国要要注重信息拦截服务软件的优化升级,科学构建“来电黑名单”数据库,实时识别并拦截恶意或者垃圾信息。比如,“微软新版浏览器”,用户在浏览页面中可以将广告拦截,影响个人信息安全程度,有效弥补传统信息保护软件功能缺陷。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我国要巧用技术手段,根据大数据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的具体要求,科学构建个人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实时优化系统硬软件,随时科学管理大数据下产生的海量个人信息数据,防止泄露的基础上,随时追查信息泄露的具体路径,促使应用到实践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更加精准。相应地,下面便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

(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保护个人信息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提高个人信息安全度的有效手段。在不同行业、领域运行过程中,我国要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大力宣传个人信息保护要点、价值等,让个人信息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使其在把握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等中,日渐把握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保护个人重要的信息。我国可以让地方政府部门引导各层次用户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技巧,巧用掌握的保护方法,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同时,在应用电脑中,用户不要在网上随意发布重要的信息,要将跟踪网络行为的一系列临时文件删除。如果日常办理的社会事务涉及到个人信息,用户要和对方共同明确个人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规则、保密与法律责任等,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现自身关键性信息被泄露等,用户要及时维护权利,在删除、断开链接等作用下,也包括调解、协商等方法,规范化处理被泄露的个人信息,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完善销售许可机制,深化个人信息买卖

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在行业、领域动态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资源,能够为地方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各方面发展战略制定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我国要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完善已制定的个人信息销售许可机制,规范个人信息销售范围,要深层次规范个人数据买卖环节,实现合法買卖,规范企业运营管理中个人信息销售、应用等行为。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要将个人信息保护放在行业动态发展的关键性位置,根据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从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动态而有效保护海量个人信息,防止个人重要信息泄露,促使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得到高效应用。以此,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过程中,不断推进大数据产业向前发展,促进大数据下社会经济全方位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欢,张梅.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挑战及解决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2):21+23.

[2]段正凤.大数据时代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危机与立法建议[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3):12-14+36.

[3]闫利平,马一超,刘翠莲.“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法治化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3):293-297.

[4]张诗韵,余鸿恩,尹炜杰.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侵权问题研究——依法治国战略下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6(05):51-53+56.

[5]王学辉,赵昕.隐私权之公私法整合保护探索——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隐私为分析视点[J].河北法学,2015,33(05):63-71.

[6]刘小霞,陈秋月.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搜索与个人信息保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5):125-128.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保护大数据时代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