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成效与措施

2018-03-28 10:40朱少芝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

朱少芝

摘 要 随着农业产业的日益壮大,先进农业技术与机械的应用日益广泛。基于此,对苍梧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成效与措施进行分析,并对该模式在水稻生产中的成效进行详细论述,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为其进一步的工作开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6.005

通过对苍梧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成效与措施进行分析,对其水稻生产进行案例分析,逐一阐述该模式应用的优化措施,为苍梧县水稻的增产提效打下重要基础。

1 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概述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向现代化技术性转变。以往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工及半机械化进行,改革开放以后,科技革命日益创新,全程机械化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模式。全程机械化是指以生产机械设备为主,通过对农业生产耕种的整体规划及预先设计,将相关农业生产以全程机械化进行,逐步取代了原有的人工及半机械化生产。基于此,以苍梧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成效及措施为研究对象,对绿色增产模式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性及影响性进行侧重分析。绿色增产模式是一种新颖、环保、效率性的农业产量提升模式,绿色增产模式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十九大以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都将“绿色发展及绿色农业”作为当下时代发展主题,而全程机械绿化增产模式正式绿色农业的重要代表。只有将农业产业及生产进行绿色保障,才能实现农业增产的最终目的。

2 苍梧县水稻产业现状

苍梧县位于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省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产业是苍梧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2年梧州市实行区域调整后,县内水稻播种面积2.13万公顷(含复种)。苍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农机应用率达95%以上,两个拥有标准化育秧工厂及全程机械化设备的梧州市蝶山区隽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和苍梧县沙头镇阳光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着苍梧县水稻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苍梧县粮食产量稳定持续增长,2018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2.013万公顷,稻谷总产11.8万吨。苍梧县水稻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以国道207线的旺甫、梨埠、石桥、沙头和国道321线的京南、岭脚等镇平原地带为主,以集中管控、统一施肥、控水、控药为主,并对适合自然条件和土壤环境生长的水稻品种进行总结,优化和分类后组织专人进行统一采购及选择。同时,在育秧方面采用集中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工厂化育秧、塑盘育秧与机械化播种,在种植规模方面采用连片种植。

3 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的技术方式

3.1 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保障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成效的重要前提基础,该技术措施主要体现统一性及集中性,在育秧、机械化开展、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必须按照统一集约式进行科学管理。同时,通过科学技术及现代播种手段的配合应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实现产业增效及产量提升。在插苗作业中运用全程机械化,可以合理配置苗数与行列距离,使其之间的距离更为合理化与科学性。最大限度提升了苗数与植数之间的比率和生长所需指数,保证生长需求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另外,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的技术方式强调集成与创新。集成与创新分别代表了该模式所具有的独特性及效率性,该技术方式中的集成是指相关生产流程与环节必须进行一系列新型的集约式管理,各环节流程必须做到紧密关联、环环相扣,这样才能使整体水稻生产得以同步进行;该技术方式中的创新是指通过现代化机械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理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技术措施是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的重要核心基础。

3.2 品种统一

品种统一是水稻生产增效的重要基础核心,针对水稻品种选择方面应该以“优产增效”为主,将产业提升与效率生产两者相结合确定为其主要实质目标。水稻品种类型较多,在其选择方面笔者经过多方考证、实地调研,认为应该遵循以下3点:1)根據广西苍梧县实际情况,其面积为100.33 hm2,667 m2产量500 kg,通过对其生产地形进行认真考察,建议采用4个示范处理田328.56 m2,其每个实际测量面积为823.55 m2,实际情况下在收获时667 m2产量为552.12 kg,针对性选择更为适宜的水稻品种。2)认真鉴别水稻品种,对水稻品种的特殊性与适应性进行严格考量,保证了水稻品种的优质性与增效性。3)实现品种统一,品种统一是产业增效一个重要的基础前提,通过品种统一可以保障其水稻生产的规模性及集中性,同类品种的生产周期基本相同。因此,品种统一可以充分保证生产效率与数量增长[1]。

3.3 育秧统一

在广西苍梧县水稻生产中主要采用集约式的统一育苗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对其主体进行安全保障及风险避免,并将集中育苗进行全面开展实施,通过该方式方法可以使催芽风险及烂秧风险降至最低,进而使发芽率及出苗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统一集中的育苗方式可以充分保障秧苗的质量,这样一来就大幅度提升了产量,达到了产量与效益双提升。

3.4 密植统一

广西苍梧县水稻插秧是主要通过全程机械化,在栽插过程中通过全程机械化,可以使密植距离与形式进行统一,在整体配置及规划方面起到更为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通过统一密植及全程机械化应用,实现了穗大、穗多的最终目的。

3.5 肥水统一

广西苍梧县在水稻种植及生产方面,针对实际环境及发展需求,进行相对的统一施肥及施水。1)通过对土样及品种发育的深入分析与检测化验,准确判定其所需肥料的种类,进而采用相对的特效肥料,并对施肥量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在施肥时期及时间方面主要是根据水稻发育情况与季节气候因素,科学、合理对其施肥时间进行整体确定,以保障施肥效果的提升性。另外,在施肥方法上主要采用统一集中施肥、一次性集中施肥等。同时,可根据水稻发育个体的不同,针对性采用阶段性施肥,保证整体水稻发育的优质性。2)在施水方面应该进行统一规划,不可盲目放水。可以通过指定派遣放水员,根据土壤湿度及苗体需求,进行统一施水[2]。

3.6 病虫害防治统一

广西苍梧县水稻生产时应该统一对病虫害进行统一防治,并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综合性防治方案应以综合性为主,构建立体性病虫害防治,1)通过飞行机抛洒农药、地面规模性防治及稻田养鸭等形式,对其进行综合病虫害防治。2)在农药选择方面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并对农药性能及参数进行精准确定,保证农药使用的合理性及科学性。3),要对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保护,在进行农药抛洒时一定要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可造成环境污染。

3.7 机械化生产统一

广西苍梧县在进行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生产统一的方式,具体如下:1)逐渐专业性机械化工作队伍,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同时保证其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及时做好养护维修工作。2)统一对采用机械耕种、机械插秧、机械收割等作用,并在统一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3)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对相关事宜进行提前规划及设计,对机械燃料供给、维修保障、日常保养等进行统一规划。综上所述,通过采用集中统一的全程机械化开展,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而在水稻产量及生产效率通过全程机械化的应用得以明显提升[3]。

4 结语

通过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成效与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将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的重要性及作用性进行全面论述,并对其模式方法与技术保障进行逐一阐述。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以水稻产量、生产效率为目的核心,将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进行全面介绍,为苍梧县水稻产量的总体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苏梅,王小华.宜春市实施水稻高产创建与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成效与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17,12(2):12-13.

[2] 韦世宏.水稻高产创建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的成效、做法及问题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8,22(10):50-52.

[3] 黄红梅,程小关,钱荣明,等.南京市溧水区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创建的成效、做法及启示[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8,29(3):46-4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
咸宁市双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密山市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技术内容
金乡县高产示范田创建全程机械化项目发展情况
宣汉县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探讨
梨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圆满完成
玉米垄侧免耕播种全程机械化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