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使命 奋发有为
—— 访中国船级社党组书记莫鉴辉

2018-03-29 08:05杨培举
中国船检 2018年1期
关键词:船级社强国船舶

本刊记者 杨培举

近些年,中国船级社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已经成为国际船级社协会成员中最具后发优势的船级社之一。2018年,建设交通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海洋强国、制造强国、海运强国建设也将迈出新的步伐,作为国家船检主力军,CCS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那么,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征程,CCS如何谋划新发展,履行新使命,实现新作为?1月12日,在中国船级社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船级社党组书记莫鉴辉。

■ 丰硕的2017

记者:2017年,虽然国际国内航运形势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CCS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您如何看待CCS2017年的工作?

莫鉴辉:2017年,在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CCS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全面推进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众所周知,检验船队和安全质量是衡量国际一流船级社的两大重要指标,在检验船队方面,2017年,CCS检验船队达到13205艘,11586.26万总吨,较去年分别增长7.36%、12.26%;其中,非中国旗入级船舶吨位占比达到61%,平均船龄为8.95年,是目前国际船级社协会成员中,检验发证船舶最多、国际入级船舶平均船龄最小的船级社。安全质量方面,港口国/船旗国检查持续表现优异。其中,东京备忘录和巴黎备忘录持续保持极低滞留率,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港口国检查责任滞留率继续多年保持为零。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交通运输部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相关业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体CCS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像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挪威、日本、韩国等海事强国,都有与其地位基本匹配的船级社,它们依托本国工业界的支持,不断汲取和积累各个领域中的技术和经验,然后再反哺给工业界,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使这些国家长久地保持了在国际海事界的影响力。作为国家船舶检验主力军,在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CCS都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绩?

莫鉴辉:2017年,CCS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积极作为,全力为政府部门行业政策法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服务国家海洋战略,为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积极推进江海直达船法规规范优化和江海直达船型的研究;加大地方船检机构的技术帮扶工作力度,加强与地方船检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助力全国船检技术整体水平提升;引入风险分析和管理模式,对“六区一线”重点水域和“四类重点船舶”开展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与国内航行船舶应急响应预案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安全质量管控闭环,确保了“六区一线”重点水域和“四类重点船舶”的检验、审核质量保持稳定;在党的十九大和国家重要活动、重大节日中,积极发挥船检主力军作用,全力以赴做好关键时期国内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取得实效。同时,为国家部委政策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参加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工信部、认监委、交通战备办公室等部委相关课题和政策制定,涉及的领域包括:新能源应用政策、碳排放核查、船舶和航运税收政策、民船军用制度、认证认可标准、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安全和风险管理、港口危化品安全、长江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军民融合等方面。应该讲,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CCS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未来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技术是CCS的立社之本,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航运、造船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的根本动力,近些年CCS取得长足进步正得益于此,2017年的表现依然抢眼,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CCS就大放异彩,让人印象深刻。超大型矿砂船、江海直达船、极地科考船、极地多用途集装箱船、豪华邮轮等的研发和应用,以及高级屈曲分析软件、共同结构规范的工程计算软件、新一代船舶工程计算软件、疲劳断裂力学分析软件、船舶服务管理系统(SSMIS2015)主体开发、国内船“海事船检系统”升级改造等软件和系统开发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为航运、造船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近几年,CCS给业界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国际范”越来越明显,2017更是如此。这一年在国际海事舞台上,CCS给业界留下的是自信从容的深刻印象。您认为,这源于什么?

莫鉴辉:2017年CCS的亮点确实很多。而这些亮点,是我们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促进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的结果。在科研技术方面,2017年共完成46项,其中完成国家项目16项;在研项目119项,包括国家项目61项;全年完成规范编制9项,指南编制21项,组织研究制定、修订法规14项,组织开发、升级工程计算软件9项。完成科技工作顶层设计,编制了科技发展规划及重点任务清单,初步建立了科技工作协调机制,促进研发、应用、市场的互通。在智能技术、网络安全、无人船舶、风帆应用、深海水下生产系统、LNG运输应用、绿色新技术和能效技术、超大型集装箱船、

莫鉴辉:意大利有句谚语,叫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在中国,老子也有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毫无疑问,CCS这种所谓“国际范”源于自身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源于在建设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的稳步推进,也源于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中国航运、造船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一代又一代船检人的奋力拼搏。

2017年,对于CCS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CCS担任IACS主席期间,全面参与和主导部分IACS技术决议制定,在国际海事事务中,对若干重大议题发挥了关键作用,提升了IACS对全球造船与航运业的技术贡献和引领作用,加强了与IMO、政府主管机构和工业界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了IACS作为立法机构可信任的专业技术组织地位,全年组织参加IACS/ACS/其他国际会议及交流共43人次,充分展现CCS技术实力和对国际海事界的贡献;向IMO海安会、环保会以及各分委会研究提出11份提案,组织参加近20个通信工作组工作,继续代表中国政府IMO检验协调通信组主席工作,完成了IGF规则等检验导则的编制等工作,维护我国业界利益;积极参与了东盟海运工作组会议、中挪海运会谈、中韩海运会谈、中欧海运会谈、中美海运会谈等;推介中国标准和技术“走出去”;发挥在亚洲船级社(ACS)技术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亚洲海事技术研发合作和履约工作;在共同结构规范的研发中,是参加工作组最多的成员船级社之一;在国际油轮结构合作论坛、气体燃料动力船协会(SGMF)等重要国际海事研发和协商机制中,充分行使成员的权利、履行成员的义务,在维护我国行业利益的同时,也向国际业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2017年,通过加强与船旗国主管机关的沟通,不断扩大船旗国授权,CCS新增保加利亚、越南、图瓦卢、塞拉利昂、缅甸法定授权,目前已接受4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授权。CCS积极推进海外网点建设,增设圣地亚哥、巴黎、加纳、福冈等海外网点,成立CCS海外技术中心,全球服务网点已经超过90个,其中海外服务网点共有38个,进一步提升了CCS全球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 勇担新使命

记者:2017年,CCS成果丰硕。2018年,CCS又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起点。对此,您如何看?

莫鉴辉:无论是站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还是自身角度,CCS都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新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和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建设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中国船级社在规模、技术、服务、管理和国际化五个方面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品牌信誉高的国际一流船级社。对CCS而言,需要全面提升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能力,勇担新使命,实现新作为。

记者:在您《不忘初心 继往开来 开启建设新时代国际一流船级社新征程》的报告中,我特别注意在第二部分中,您提到“新时代提出新目标,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对CCS提出了哪些新任务?

莫鉴辉: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从助力解决行业发展不充分的角度,要加强高新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标准研发和技术研发,推出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安全、经济、节能、环保、舒适的新船型、新装备、新设施,形成全面的技术服务和支持保障能力;二是从解决行业发展不平衡的角度,按照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要求,进一步发挥国家船检主力军的引领作用和专业技术优势,引领和带动全国地方船检机构和队伍的现代化、专业化建设,为加快推进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三是不断提高检验服务质量,促进水上和装备的人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更好地保护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安全”和“美丽”需要。出去”的排头兵,推进技术和标准输出,促进规则标准的“软连通”,为加快谋划和构建新时代的全球运输供应链做出积极贡献;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海事治理,主动参与并争取在部分领域引领国际海事规则、标准的制定,深度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维护我国产业核心利益,助力提升我国在相关国际海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贡献度;四是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四个交通”中献策出力、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国战略共有的特性首先是高质量。在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科技强国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率是必要因素。

中国船级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道路上,要建立一流的标准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服务,来支撑我国相关产业的强国建设。一是要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二是要提升国际话语权,作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汇集中国行业智慧,提升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份额和份量;三是要促进行业升级与进步,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提升国际竞争软实力。

记者:党的十九大对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战略部署。CCS作为向航运、造船、海洋开发装备等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将扮演什么角色?

记者:对于CCS来说,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莫鉴辉: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船级社的历史新使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本质是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提升,从效率向公平的提升,从硬实力向软实力的提升。而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是世界通用语言,定义市场基本规则,在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尤为重要。各种强国战略之间具有联通性,强

记者:水上交通运输是交通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CS是水上交通的一支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交通强国建设赋予了CCS哪些新的任务,CCS将如何参与和支持“四个交通”建设?

莫鉴辉:在交通强国建设中,中国船级社责无旁贷、大有作为。一是围绕高质量发展,在助力提升运输装备设备专业化标准化,淘汰落后生产力,提供优质高效绿色的运输服务等方面要积极作为;二是当好交通运输领域“一带一路”“走

莫鉴辉:总起来看,CCS未来面临六大机遇和五大挑战。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仍保持位居世界前列的稳定发展速度;二是中国因素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带动新型航运、物流业新发展,产生新的需求;四是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化进程加快;五是政府主管机关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船级社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工信部陆续出台政策,明确支持建设国家一流船检机构、建设国际一流船级社;六是CCS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卓越精湛、素质优秀的队伍。五大挑战是:一是航运运力和造船产能过剩依然存在,行业发展将更注重质量和效益;二是船级社之间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竞争力更注重能力和服务;三是各种新技术、新标准层出不穷,对CCS技术储备能力形成很大的考验;四是CCS的国际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CCS发展所需的体制、机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

■ 谋划新作为

记者: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起步之年,更是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建设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的意见》的重要一年。显然,只有全力建设好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才能为中国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那么,您认为CCS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顶层设计?

莫鉴辉:这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同时,继续秉承“安全、环保,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宗旨,以“建设国际一流船级社”为发展目标,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技术立社、诚信为本、与众不同、国际一流”的建社方针。按照新时代的发展特点,不断丰富发展理念的新内涵,并做好顶层设计。

战略方面:做出清醒的战略判断,谋划好未来发展。一是在政策上做出前瞻性安排,注重以人为本;二是积极“走出去”,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有效供给,不断吸引国际客户;三是要大力发展工业板块业务,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四是要确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建立适合发展的管理体制。

改革方面:以改革促发展,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努力营造适合CCS的发展环境;二是推进运行机制改革,激发组织机构活力和科技创造力;三是优化管理架构,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技术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顶层设计,促进科技创新和引领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增强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三是加强适用性技术研究,提升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品牌方面:建立品牌战略规划,多措并举推进品牌建设。一是通过服务建品牌;二是通过合作树品牌;三是通过产品塑品牌;四是通过宣传扬品牌。形成品牌促进发展、发展提升品牌的良性互动。

服务方面: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客户的获得感。一是提升服务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二是持续保持优异的质量表现;三是提升服务的国际性、及时性、便利性;四是加大增值服务的研究和推广。

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社规划,继续打造高素质的三支队伍:一是高素质国际化的管理队伍,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管理团队;二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要创建国际性、权威性、创新性、专业性的团队,创新科技人才的用人模式,形成颠覆性技术研发能力;三是复合型验船师队伍,打造一支国际化检验和审核员团队。

记者:中国的交通强国建设,需要CCS继续发挥独特作用,2018年,CCS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莫鉴辉:2018年,CCS将全面落实交通运输工作会工作部署,积极投身交通强国建设。为此,将在五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发挥技术优势促进综合交通建设。继续参与内河船型标准化、船舶新能源推广、江海直达服务中心建设、助力江海联运发展等国家战略,为政策落实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推广服务产品助力绿色交通建设。研究成立CCS绿色航运服务中心;推进中国水运船舶能效和碳排放数据中心建设;继续支持财政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关于节能船舶、新能源船舶车船税减免政策的实施。三是研究推动交通运输部智能船舶测评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跟进和落实有关船舶证照数据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等要求,发挥CCS在智能船舶领域形成的优势,支撑国家智慧交通建设。四是扎实开展国内船舶专项行动,促进水上安全;提高船舶检验质量,有效解决影响船舶安全的重点、难点问题;继续加强对“六区一线”、“四类重点船舶”的检验控制和专项稳性核查,提升长江客船、散装化学品船、油船和液化天然气船等船舶的安全质量水平。五是发挥智库作用。主动开展相关政策和规划研究,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参与船舶检验相关法律和规章的修订工作;加强相关行业、竞争对手、地缘政治等战略研究,为科学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记者:技术是推动船级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年CCS将有哪些新动作?

莫鉴辉:加强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是CCS2018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先,从宏观层面,CCS将不断加强规划提升科技工作科学化水平,研究国家科技政策及重大科技战略,制定CCS科技创新政策,优化科研机构,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激励机制。

其次,面向未来,加强前瞻性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智能制造、机器人、3D打印技术、纳米技术、深海空间站技术、海洋能技术等;完善智能船规范、指南,研究制定无人货物运输船及无人艇技术标准,提升试验、验证、风险评估等技术服务能力,主导相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保持在LNG全产业链应用技术的领先优势,推进LNG罐箱、氢燃料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应用推广。

第三,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技术能力,强化技术支撑力度。完善特殊船舶规范,形成CCS服务产品;开展极地重型破冰船技术标准研究,为推动国家极地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深水大洋勘探船关键区域结构设计、高效推进系统及定位系统设计研究,制定适用的规范标准;加大核能在船舶的应用研究,以及乏燃料、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技术研究,制定安全技术标准;深化风险评估技术应用,提升定量风险分析能力和替代设计服务能力;深化波激振动和颤振影响等专项技术研发,建立系统的载荷分析预报技术服务能力;完善CCS邮轮规范及相关指南和软件;开展大型集装箱船船型比较分析,完善配套规范指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掌握LNG运输船薄膜舱围护系统技术,建立独立入级服务能力等。

第四、加强试验能力和数据分析,拓展服务新领域。加强试验能力建设规划研究,开展网络安全试验技术研究,研究推进实验室建设;开展船舶系统/设备软硬件测评技术研究,推出相关服务产品;开展大数据研究,梳理业务数据,完善数据加工和应用,提供数字化服务产品,形成服务新领域;完善营运检验船型经验积累机制,做好各型船舶结构损坏检验管理和技术分析工作,维护相关船型营运检验指南,梳理完善GBS船型营运检验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

事实上,CCS在科研方面开展的工作远不止这些,科技战略是CCS的长期战略,我们坚信,在2018年,CCS将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奉献给工业界。

记者: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建设,国际影响力和全球服务能力建设尤为关键,2018年,CCS有何谋划?

莫鉴辉:首先,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加中美、中欧海运会谈、中挪自由贸易谈判等政府间双边和多边会谈,增进与相关主管机关的交流合作;优化国际海事工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各国际组织战略计划和工作重点做好内部策划,强化议题研究、提案策划和服务产品开发;做好IACS轮值主席工作的策划与组织;继续拓展与东盟等“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合作,促进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积极参加多边技术合作工作,发挥CCS在IACS成员中检验技术方面的引领作用,在重大问题上加强沟通,发出中国声音;做好国际船级社检验工作组主席工作,继续支持参加IACS工作组/项目组的工作。继续深入开展IMO技术研究,提高提案的数量和质量,做好国际海事组织检验协调(HSSC)通信工作组主席工作,引领成员国完成船旗国授权协议模板等技术文件的编制。积极参加东盟和交通运输部的双边论坛工作。

其次,加强海外机构设置和岗位管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加强海外机构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投资管理体系,梳理所有海外网点的机构属性、投资架构、法人治理结构,开展海外机构岗位优化工作,加强海外市场拓展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建立科学的市场考核机制,提升市场自我拓展能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在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新造船订单、营运转级和海工业务。深化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长效合作和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军民融合”业务,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船舶、海工、工业服务业务的拓展。

记者:如果说还有什么是值得您特别强调的,您的答案是什么?

莫鉴辉:人才和品牌。

首先是人才。对CCS而言,人才是发展动力的最根本源泉,也是最稀缺资源。因此,2018年,CCS 将从四个方面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机构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全面优化和完善岗位工作,深化岗位分类分级管理,继续优化完善分配制度。将岗位设置、聘任、用工、考核和分配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重实绩、重贡献,坚持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聘用工作,推进高级技术岗位及专业组设置,推进基于贡献的科技人员评价办法及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施,积极营造适合复合型和领军型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机制,积极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附加值、大型船舶专业检验队伍建设。三是加强海外机构管理,开展海外机构岗位优化工作,加大海外员工属地化工作力度。四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其次是品牌。品牌建设是CCS建设国际一流船级社的重要方面,对CCS而言,品牌是市场对CCS的产品、技术、服务、文化、价值观等的一种整体认同,它是一笔能给CCS带来溢价的无形资产。2018年,CCS将继续加大品牌建设,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工作,制定品牌建设的专项计划,并充分整合和利用多种资源和平台展现CCS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加强服务能力的提升与品牌建设的融合,通过服务能力的提升使CCS品牌影响力产生倍增效应,从而提升社会和行业对CCS的认可度、信任度。

记者:最后,请您用一段话对未来做一下展望。

莫鉴辉:这是中国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期、中国船级社发展的机遇期。没有哪一段航程是一帆风顺,没有哪一个梦想会轻松实现。但我们坚信,随着建设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步伐的不断加快,CCS必将成为中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制造强国、海运强国的坚强支撑。

猜你喜欢
船级社强国船舶
大数据分析的船舶航迹拟合研究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从规范要求看各船级社对柴油机认可的差异化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意大利船级社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访问中国船级社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船舶救助的影响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