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到来华中地区昼夜温差大,泛塘事件频发引发的几点思考

2018-03-29 01:04郭志文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
当代水产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浮头增氧机氧量

■ 郭志文 ( 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

水体缺氧导致养殖长吻鮠发生“泛塘”现象

水体缺肥,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差导致池塘缺氧

池塘缺氧导致养殖对虾夜间浮头

鱼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体征,水中没有足够的溶解氧,养殖鱼类便不能存活,且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鱼在不同季节对氧气的要求各不相同。当水体中的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养殖鱼类的生理需求时,养殖动物就会感到呼吸困难,继而浮于水面呼吸,用口吸取氧气,这种现象称为“浮头”。在精养高产的养殖池塘中,水产养殖动物放养密度相对较大, 施肥以及投饵量也较大时, 池塘“水呼吸”耗氧量增多, 常常会出现养殖动物浮头的现象,当水体含氧量低于其最低耐受限度时,就会引起养殖动物窒息死亡,即“泛塘”。一般在天气突变,气压低,无风浪,闷热,水体耗氧物质过多,浮游生物又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容易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缺氧浮头或“泛塘”。

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质过浓的池塘在夏季闷热天气(雷阵雨前后)及黎明前特别容易引起鱼池“泛塘”。四大家鱼在养殖水体中含氧量为1mg/L时开始浮头,当低于0.4~0.6mg/L时就会发生“泛塘”。日常巡塘过程中,当发现池塘的鱼呈不安状态,狂浮乱窜,横卧水面,背部和鳍条边缘均发白,鱼的下颌皮肤显得特别肿大而突起,鱼群集中上浮,头上尾下,受惊易散属等浮头现象,一旦出现此类现象,就有“泛塘”的危险。内陆地区养殖池塘如出现成群的鸥鸟盘旋于池塘的上空时,则表明养殖鱼类已缺氧浮头,更应密切注意“泛塘”的发生。“泛塘”是相对较为严重的浮头现象, 甚至会导致大量鱼类死亡的结果产生, 从而为鱼类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 辨别出导致精养高产池塘中的鱼类出现浮头现象的原因, 了解鱼类浮头的预兆, 对日后更好的管理和采取补救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深秋季节,养殖水体溶解含量相对较低,往往会使池塘水体缺氧严重, 从而产生水产养殖动物发生浮头现象, 并且在傍晚和凌晨时刻出现频率较高。出现浮头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 笔者总结认为导致养殖池塘缺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养殖池塘载鱼量及投食和施肥量过大,水质较肥的池塘,好氧物质增多直接导致池塘缺氧;养殖池塘缺肥,水体发白, 透明度过大, 浮游生物量减少, 从而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产氧量降低,水中溶氧消耗量大于光合作用产氧量,造成池塘缺氧;高产养殖池塘, 傍晚最后一次喂食过饱, 水产养殖动物夜间消化食物大量消耗池塘溶解氧, 造成第二天凌晨发生养殖动物缺氧、浮头、死亡等现象;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变化大,白天阳光强烈,温度较高, 而傍晚温度下降明显,促使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 底层水温高于表层, 造成水体上下层对流,池底的腐殖质随之翻起, 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水中溶解氧, 导致池塘的溶氧量急剧下降, 造成池塘缺氧。

笔者服务市场一线过程中,发现水产养殖动物发生浮头现象也有轻重缓急之分。

1 水产养殖动物浮头5大层次

1.1 暗浮头

一般发生在已经天亮但太阳还没出来时,养殖鱼类在池塘的中央和上风头的水面上活动,可见阵阵水花。养殖池塘此时的溶氧量在2~3mg/L,属正常浮头。

1.2 轻浮头

多发生在黎明前后,养殖鱼类在池塘的中央和上风头的水面上,野杂鱼在池边浮头,面积不是很大,浮头鱼集群,受惊后会迅速下沉。池塘此时的溶氧量在2mg/L,也属正常浮头。

1.3 一般性浮头

池塘水草生长茂盛,底部缺氧导致对虾发生死亡

池塘缺氧导致鱼类浮头

养殖草鱼长期缺氧导致下颌突出

持续缺氧导致花鲢下颌突出

深秋季节“泛塘”频发,渔民损失严重

调节优良水质,维持肥活嫩爽

浮头开始时间在黎明前1~2h,养殖鱼类多集中在池塘的中部,浮头的面积比较大,在没有惊动时鱼群时而靠边,受惊后迅速下沉,池边的野杂鱼已呈重浮头状态,并可发现有少量野杂鱼失去平衡,但没有死鱼。池塘此时的溶氧量在2mg/L以下,属正常浮头极限。

1.4 重浮头

一般开始时间在午夜前后,浮头鱼类由池塘中间扩大到池边,养殖池塘几乎所有的鱼都处在缺氧状态,受惊吓也不下沉,池边可见野杂鱼发生死亡,池塘此时的溶氧量在1~1.5mg/L,情况十分危险,此时如果池边发现有失去平衡的鱼在游动,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

1.5 泛塘

一般开始时间较早,池塘水质已坏,在岸上远处可闻到池塘发出的腥臭味,养殖池塘鱼类全部浮头,呼吸急促,游动无力,并发现池塘中死鱼逐渐增多,此时如不及时增氧、注水,存塘鱼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针对池塘浮头、“泛塘”的原因,笔者结合实践积累总结如下几点预防举措:

加强饲养管理。年底清塘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合理密养,科学混养。养殖过程中要适时施肥、科学施肥,施肥时要少量多次,并注意水质的变化。

培育优良水质。保持池塘水体合适的透明度以及含氧量, 定期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光和细菌”、“乳酸菌”、“粪链球菌”、“EM菌”等调节优良水质,维持养殖池塘水质的“肥”、“活”、“嫩”、“爽”;经常引入优质新水, 有条件的养殖池塘可长期保持有微流水的状态,适时清除池塘中的剩残饵料。

科学使用增氧机。增加养殖池塘的增氧机配置, 一般情况下精养鱼池每667m2的水面需配备1台增氧机, 从而直接有效地增加池塘水体的含氧量;科学使用增氧机,保证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机,浮头提前开机的使用原则,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施肥、天气炎热、水面大则开机时间要长,反之则开机时间可适当缩短;注意天气、水质的变化,防止缺氧现象的发生,天气闷热突变时要减少投饲量,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池塘养殖鱼类发生严重浮头时, 不能立即打开增氧机或人为大声喧哗和搅水, 应立即加注新水, 保证进水口水源与池水面基本平行缓流入池, 最好形成全池的圆圈循环,使鱼聚集在水流的两侧, 以缓解浮头现象;发现鱼类浮头时, 如果无增氧机又无注新水条件, 应立即在鱼浮头的密集处施用“过碳酸钠”、“过氧化钙”或“过氧化氢”等化学增氧剂。

最后, 如预测到某一养殖阶段鱼类浮头的可能性很大, 则要控制投饵量并停止施肥, 同时适当提前喂料时间, 保证所投饵料在17:00前吃完,对于投喂青饲料饲养鱼类,要及时捞出已经投下去没有吃完的草类, 避免堆沤发酵影响水质。当养殖池塘水质较肥,且阴雨天气时, 最后一餐应少投喂或不喂,一般半分饱即可,防止养殖动物晚上消化食物大量消耗水体溶解氧。

猜你喜欢
浮头增氧机氧量
含硫废弃物系统、反应炉燃烧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细谈精养池塘鱼类浮头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巧妙应对鱼类缺氧浮头
精养渔池增氧机的合理设置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加州鲈鱼塘蓝藻暴发,导致缺氧浮头、肝脏病变怎么办?这里有一份技术干货,请收好
常用类型增氧机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技巧
养殖鱼类缺氧浮头的应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