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现状、问题与展望

2018-03-29 19:05王辉园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范式学科理论

王辉园

(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的几种方向

库恩认为,一门学科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有可能且必要开展关于“范式”的相关研究。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科范式是否建立则标志着这门学科成熟与否。正因为如此,范式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许多学科研究者的热捧,迅速在许多领域内展开了研究。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于自身 “是否已经可以展开范式的研究”“学科应该具备哪些范式”以及“如何运用范式理论”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这些讨论对于推动学科的科学化,开拓学科新的研究领域及视角,增强学科自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方向。

1.1 作为实际工作方法的范式研究

这一方向的范式研究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际教育教学方法及研究方法而展开,万美容教授将其归纳为经验总结范式[1]。从本质上来讲,对于这类范式进行研究是对具体工作方法的经验总结。譬如在当前所面临的新教育载体冲击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所能发挥的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因此,探索新的教育范式来适应教学则成为化解这一困境的关键。这类范式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实践性质的方法研究,其与从理论层面对范式所展开的研究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又离不开理论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论层面进行的范式研究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构建,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才能真切地指导实际工作,使其焕发生命力。

1.2 系统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理论

通过对学科范式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可看出,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进行的研究日趋细化[2]。从范式分类出发展开的相关研究,推动了学科范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范式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使得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但从目前来看,从整体视角出发系统性剖析学科范式理论的文章并不多见。其中,张耀灿教授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对范式研究中的学科定位等进行分析考量,在比较国内外相关范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优化学科范式研究等方面的构想。此外,由于一些学者对于范式一词的理解有偏差,往往在对范式体系的研究中反将具体的工作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如果是朝着这样的研究方向展开更加细化的研究则会出现研究方向的偏离。因此,柳海民教授提出应划分研究范式和学科范式,避免研究对象的混乱,从而构建涵盖不同研究取向的范式系统[3]。从方法论的层面来讲,运用哲学思维对当前研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从而发挥学科的能动性便成为亟待学者们展开研究的关键。但从整体性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来看,在哲学层面进行学科反思仍有较大的留白。金林南教授通过对范式论的研究,从学科范式研究现状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当前范式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他提出要系统性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体系,从本体论的维度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问题,为学科范式的研究提供哲学根基[4]。

1.3 关于范式转换的研究

库恩认为范式转换是一种科学革命,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这种转换却要复杂得多。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内在规律与其他科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差别。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也提出了不同方向的范式转换理论,譬如有学者提出社会哲学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结构进行深入剖析,从这一理论基础上对范式进行阐释,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人文关怀。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转换。相比于社会学范式,人学范式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人的发展规律上来,注重人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以此发挥人的社会功能。 无论是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还是向人学范式的转换,都是在为适应当前学科需要的基础上对原有学科范式理论的改进与发展。但也有学者对人学范式转换提出了担忧及质疑,认为人学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自身的地位,造成了对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解有所偏差从而成为学科发展的阻碍。

2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可看到,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取向对学科范式深入剖析。尽管对于学科范式研究的分支主张不一,但也基本达成了理论共识,为学科建设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是初步确立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围,学科共同体成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核心学术概念、主要研究方法等达成初步共识;二是关注到作为个体的人的情感、价值等的发展,研究注重以人为本;三是发挥了学术规范作用,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内容、扩大学科范式研究外延的同时,推动本学科不断取得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时期,相关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学者们对于学科共同体的构成要素等仍有分歧,对共同意识的认同度还不够,学科范式理论的整合度及协调能力还比较弱。就学科范式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从概念体系上来看,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研究仍存在学科归属不清晰的现象。学科范式研究中对于相关概念界定仍存在不明确的现象,相关研究的展开仍是以未能形成共同的理论认识为基础的。由于学科范式这一概念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生的,因此在研究中存在概念、范畴等的移植,学科基本理论框架仍缺乏自身独特性。

其二,学科范式研究方法论立场仍不够鲜明。目前大多数研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目的,缺乏哲学方法论的指导。有些研究还存在借用其他学科方法论指导实际工作的现象,尚缺乏对方法论运用的边界及适用性的自觉及反思,没有做到吸收和内化。在当前的研究成果中,还存在学科自身的方法论与哲学层面的方法论相混淆,以及理论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同实际工作方法相等同等现象。

其三,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成果来看,学界有关范式的分类已经相对完整,但研究也呈现出明显的分支性。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对学科范式进行的研究,还是从文化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所做的阐释,目前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5]。但这也造成了分支研究成果日益显著,主干研究支持不足的现象。这就好比一棵树干已经中空的大树上结满了累累硕果,在当前似乎并未显现出其危害,但从长远来看,这势必导致学科范式研究的后劲不足,以致相关研究无法深入展开。

3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的未来成长与展望

对照库恩的学科范式理论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及条件等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我们可以看到其仍存在不足之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的未来发展,应从夯实学科理论基础,强化学科意识以及规范学科研究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从而推动学科范式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成熟。

首先,应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身结构要素,努力构建自身理论分析的逻辑“元点”,从而确立符合学科自身特点的基本理论和框架。库恩的“范式”理论固然是20世纪科技哲学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其学术影响力也具有世界性,但在研究中也应意识到,范式只是从某一立场或视角出发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而非全部,对于“范式”的研究仍应保持理论上的自觉意识。所以,我们应始终以学科本身为研究的出发点,结合当前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需要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而不是靠对其他理论的照搬照抄来“丰富”学科内涵[6]。

其次,要加强学科立论基础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学科目标、研究内容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从当前学科范式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来看,制约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是学科立论基础的相对不足。若学科研究仅是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那么研究的深度便只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的层次,如要深入根本解决问题,则需要研究者自身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及思维意识才能对问题进行追本溯源,而并非只是流于形式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学科研究系统化及深化的关键。

最后,要避免研究的粗糙且机械、教条地套用库恩范式理论。库恩的范式理论是对自然科学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的,因此这一研究方法运用到我们学科的研究也并不是没有前提条件的。若是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发展规律而简单套用范式理论,不仅会造成学科研究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导致学科研究失去自身的理论根基。因此,在学科范式的研究中要明确学科属性,界定学科边界,不追逐所谓的潮流,在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的同时彰显自身特色。

[1]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4.

[2]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17-21.

[3]柳海民,林丹.困境与突破:论中国教育学的范式[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12.

[4]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论:现状、问题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5):28-33.

[5]孙其昂.高校生态德育范式的系统探索——评《高校生态德育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95-96.

[6]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体化二重性”范式——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二元论”思维向“二重性”思维转换[J].教育与研究,2016(8):50-58.

猜你喜欢
范式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