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2018-03-29 19:27
四川水泥 2018年4期
关键词:驾驶人员公路交通视距

柏 谧

(四川省凉山州公路管理局勘察设计队, 四川 西昌 615000)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运输载荷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路设计阻力,并且公路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进而公路投入使用期间极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本文探究“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这一论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具体探究如下。

1 公路合理化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公路问题不断增多,最为常见的问题即交通安全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即公路设计缺乏合理性,进而会增加公路运行压力,影响公路性能发挥,导致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发生。做好公路合理化设计工作,能大大提高交通安全性,能够全面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由于公路设计因素较多,内部各个因素对交通安全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对公路设计因素细分,并针对性提出保证交通安全的有效措施[1]。

2 公路设计因素影响交通安全的表现

我国交通系统越来越完善,公路交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问题应高度重视,做好前期阶段的设计工作,了解设计因素,能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公路的应用性能。下文具体分析了公路设计因素影响交通安全的表现,这能为公路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2.1 视距因素

视距类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类型为平面视距,第二种类型为纵断视距,这两种视距均对行车安全性有重要影响,优化视距设计能够营造良好的环境效果,并且驾驶员能够在突发情况下找到合理的处理措施,并且能将车辆载到相对安全的区域。其在公路设计中具体细分为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停车视距,其中超车视距合理化设计工作应被高度重视,因为一旦视距设计工作达不到要求,则交通安全风险会大大增加,并且驾驶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思考空间不能被充分给予。从中可以看出,视距设计工作对公路交通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2.2 纵断面线型因素

这一因素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且该设计环节常出现在大型纵坡条件下,只有全面考虑纵断面,才能为驾驶人员提供较长的思考时间,并且驾驶人员能够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在较长纵坡路面以及危险路面能够谨慎驾驶。

2.3 平面线形因素

平面线形因素设计效果对驾驶员在心理感受以及视觉效果两方面有较大影响,这一因素合理化设计能够大大提升交通安全性。由于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存在差异,因此,平面线形因素设计时应坚持个性效应,以免驾驶员在突发情况下做出不合理的操纵行为,进而产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平面线形因素与视觉效果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具体设计时应注重这一因素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4 平纵组合设计因素

除了上述介绍的三种影响因素外,平纵组合设计关乎公路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效果,做好这一因素设计工作能够起到辅助行驶的作用,并能大大降低交通安全事故。这一因素实际设计时,应全面考虑驾驶人员的操纵习惯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影响[2]。

3 优化公路设计的有效方法

我国公路交通行业为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行业进步的同时,应不断优化设计方法、合理控制设计因素,针对常见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尽可能的减小设计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对设计人员设计思路拓展、设计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同时,我国公路交通安全危险性能够大大降低。

3.1 优化视距设计方法

视距设计方法优化应从问题解决入手,针对超车问题应给予充足的超车时间和超车空间,这能为驾驶人员留有思考余地,以便顺利化、安全化超车,同时,这也是保障驾驶员生命安全的基本表现,只有按照设计标准完成设计目标,才能提升安全系数。视距设计的过程中,应以相关设计规定为标准,确保特殊功能的设计内容迎合我国标准化要求。由于设计期间存在不可控因素,因此在特殊路段张贴交通标志,以便为驾驶人员提供正确引导,这对驾驶员安全有保障作用。此外公路设计过程中存在边坡设计问题,对于这类设计项目应做好预算,以免因非合理化设计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

3.2 优化纵断面线形设计方法

从上述内容可知,纵断面线形不仅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能,而且影响视距设计效果,这一因素设计时应全面考虑公路工程内容,按照规定执行设计任务能够提升设计合理性。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时,常通过平均纵坡完成连续上下坡的有效控制。对于上坡路段,要想提升车辆的通行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坚持爬坡车道这一设计原则;对于纵坡路段,要想提高其安全措施,可以通过增加路面摩擦力以及降温等措施予以防范,此外,必要时设置停车区域来提高路面安全性。

3.3 优化平面线形设计方法

在掌握上述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对其设计工作针对性优化,当车辆由简单路段进入复杂路段时,为确保车辆顺利过渡,应用曲线技术指标来应对紧急情况,这时驾驶人员能够事先发现路段的复杂性,进而驾驶员能够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充分的心理准备,这能降低事故风险。与此同时,直线路段应合理控制长度和宽度,在了解公路交通现状的前提下,准确化计算合理的路段长度。此外,为确保线性有效协调,应将平面线形设计工作的圆曲线半径限定在规定的数值内。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工作开展之前,设计人员应到现场考察公路运行现状以及地理环境,这对设计方案制定和调整有依据性作用,并且设计完成的方案能够对周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驾驶人员的驾驶体验也会大大提升。

3.4 优化平纵组合设计方法

平纵组合设计方法优化的过程中,为确保驾驶员在规范行使,避免出现轨迹交叉现象,应有序进行渠化设计,这不仅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还能降低事故几率。参照规范性要求避免车流冲突点,对于冲突区域形成几率较高的公路进行分隔设计。平纵组合设计时,应迎合视距要求,尽可能的减少三角区出现视觉障碍物。此外,合理控制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平纵间距,必要时借助辅助措施吸引驾驶员注意力,确保驾驶员遵守驾驶要求。

3.5 优化安全设计措施

一方面,增设护栏。根据公路道路通行现状合理设计护栏,并将护栏设置在适当位置,这能避免车辆在撞击事故中减少二次伤害,同时还能保障驾驶员的生命安全,目前,强度较高的刚性护栏在公路设计中被多次应用,这类护栏能够减轻车辆损坏度。另一方面,设计轮廓标。它作为视线诱导设施主要以方向示意、边界线确定、线形明示为主要作用,驾驶者通过观察轮廓标来分析路况信息,夜间驾驶者能够借此进行视线诱导,这对驾驶稳定性提升、驾驶安全性保障有促进作用[3]。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公路车辆的逐渐增多,通过优化公路设计因素来保证行车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不仅能够减少交通安全事故,而且还能优化公路设计效果,这对公路交通有序管理有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提升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此外,相关学者还应深入分析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全面保证公路交通安全性。

[1]赵兢.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252.

[2]朱丽.浅析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223.

[3]刘意.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09-110.

猜你喜欢
驾驶人员公路交通视距
极端天气中的车辆安全驾驶技巧分析
如何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驾驶人员的服务意识
西藏2020年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35亿余元
俄罗斯
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与驾驶技能的培养探讨
大数据分析在公路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安全驾驶 远离“路怒”情绪
一种基于非视距误差补偿的协同定位算法
安全视距应该成为道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共识
数读2016年公路交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