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2018-03-29 19:27宫立鸣张瀚文
四川水泥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软件

宫立鸣 张瀚文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130000)

0 前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建筑业占全球能源消耗的40%,垃圾产生率为40%。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的加快,建筑业短期内带来的环境问题仍然不可小觑。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建筑业必须要实现绿色发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的意义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与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关注的重点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经济效益看,绿色建筑追求的是长久效益,虽然在设计阶段会增加项目的成本,但从长远看,尤其是运维阶段,业主可以节省较大的成本。其次,绿色建筑可以推动项目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从这个层面看的话,会大大缩短施工进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社会效益看和社会效益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从设计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浪费,从施工过程中看可以采取更多的技术措施保护环境,对于提高居民的绿色意识和提高幸福满意度来说,具有很大的而推动作用。

2 我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方案研究

2.1 我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与传统相比,其项目目标融入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绿色建筑要求,其次加入了政府有关部门对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等级评价要求。

(1)从理论研究层面看,我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未形成研究热点,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其评价标准上;在其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在策略研究上。

(2)从实践推广层面看,相关主体绿色建筑意识不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虽然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实施,但未能形成系统的法规和激励政策,现有的技术体系和评价标准,对于管理模式的转变意义不大;对建设方来说,考虑前期成本的问题,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建筑和改变项目管理模式的意愿不强烈;对于施工方来说,单纯从改变施工工艺的角度看,对于转变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意义不大。

(3)从技术驱动层面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模式的转变,技术驱动是重要因素之一。绿色建筑主要应用的技术是BIM技术,目前我国BIM人才相对较少,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相关责任主体内部技术力量缺乏,内部协调能力较差。其次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建模标准,相关软件的研究工作滞后,在现有引进的软件管理中,也没能形成统一的数据转换端口。再次,由于BIM相关软件的引入成本相对较高,不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引入意愿不大。

2.2 我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的方案对策

我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的解决方案,主要从理论研究、实践推广、技术驱动这三方面,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推广是途径,技术驱动是关键,三者相互统一又相互促进。其次这三个方面涉及的主体,都包括政府、企业,二者是推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主力,二者必须通力合作。

(1)从理论研究上,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政府及高校科研单位加大对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和时间投入,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时间,加快产学研的推动速度。同时通过实践的检验,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此外一些体量较大的、在行业内具有领导作用的开发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在原有技术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绿色建筑研究机构,积累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经验,加快自有绿色建筑管理模式体系的建立,不断探索新的项目管理模式,比如积极推广总承包管理模式。同时,通过重组或收购,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强强联合,做到优势互补。

相关行业协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积极推广相关理论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做好调研工作,制定相关行业准则。

(2)从实践推广层面上,首先相关责任主体加快、加强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提高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理解,同时主动加强自身学习,紧跟绿色建筑发展的大趋势。

政府及有关部门先要做好推动工作,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从顶层设计上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推广提供制度保障。由于行政立法的周期较长,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不断完善地方行政法规和相关制度。根据制定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做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级和执行体系的建立。同时完善激励政策,充分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必要时可以建立政府专项资金,让各责任主体有意愿、有动力去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同时做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模式的探索。

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做的是提高绿色意识,积极组织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意识和对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理解。对建设单位而言,它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除了加强企业对绿色建筑的学习之外,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积极转变自身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在立项和设计阶段,努力降低成本,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对于下游的施工单位而言,针对绿色建筑项目,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探索新的项目管理方式、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从技术驱动层面看,政府及相关科研机构,努力做好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攻关,加大资金投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做好消化、吸收和改进,做好技术支持工作,做到相关软件技术接口的统一工作,同时完善相关的建模标准,为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相技术软件的推广,提供支持。

同时,企业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和相关技术软件公司加强合作,提高自身的技术力量,提高相关技术软件在自身项目和推广力度,提高技术软件与项目的契合度,通过技术软件,逐步改变相关项目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

3 结语

虽然我国绿色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趋势和进程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针对我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从理论研究、实践推广、技术驱动这三方面,构建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的一些策略,希望为国家和企业决策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软件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禅宗软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软件对对碰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